也不算單純的防禦機制吧?是不少東西混在一起的現象。
例如有人說XXX很完美我就會想說其實他有某些缺點,反過來也是如此,有點像愛唱反調?
但我也知道附和人的意見,一起罵一起誇是讓人比較舒服的,所以大部分時候都會注意,只是很偶爾會不小心惹人不快。
但比較麻煩的是,在關心我的人給出建議時,我幾乎不能停下類似的行為,去說對方的方法沒有用之類,也許我內心覺得自己的事自己最清楚吧?
炮炮、鴿子、夏午茶...被我氣過的人不少,甚至諮商師的建議都會。
即使自己還是會在事後去反覆思考,然後執行那些建議,但我卻讓想幫我的人感覺受傷了。
今天在諮商師想要我去嘗試一些東西時,差點反射性的要開始"但是..."、"我覺得...",我只能用想要改變的慾望去壓制那種感覺,再和她討論。
試著追溯,我們發現可能一部分和童年有關,媽媽的控制欲很強,常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例如說媽媽要我馬上洗碗,我就不能把想看的節目看完再洗,那時的我想著碗放半小時也不會壞掉,但卻不可以說出來,說也沒用。
大概是類似的因素積累,讓我在面對別人的建議時,會反射性的當成要求,然後反駁吧…
當下會一直想著去挑毛病、找理由,不幸的是我很擅長這些,不段放大自己的抗拒後,帶給人的就是一種不聽勸的形象。
即使事後情緒過去,會能去想去執行建議,但當下應該讓想幫我的人很受傷吧…
我真的是小白痴
能覺察到這些後,比較能有意識的避免,但是那種感覺大概要花不少時間慢慢感受調整。
她大部分時間對我很好,有時又會因為控制欲做出讓我受傷的事,當時的我不知道控制欲是什麼,所以在我眼中,她大概就是為了傷害我才會這樣做。
不能分辨為什麼如此,無法明白自己做了那些事而受到懲罰,好的、壞的體驗和自己的行為表現間是缺乏邏輯的,所以充滿困惑和不安。
這大概對我人際互動有很大的影響吧,雖然漸漸能意識到,可以克制反射的行為,不過感覺還在呢。
還有過度思考解讀別人行為,甚至是自己行為會帶給人的想法,雖然這不全帶來不好的影響,但是那種不自然和疏離感真討厭。
最後諮商師提到想在下次試試空椅法讓我和父母對話,我又又又說了一堆抗拒的話,不過最後有說我們下次試試看。
越說越覺得自己是不是傲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