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的母親在社會底層掙扎,如何去修復和面對過往的人際關係,雖然以題材來說不算新穎,但主角演員的表現十分出彩,對於這種角色的惡與悲慘都更添加了層次。他臉上刻畫的憤懣與絕望,脆弱與強悍,還有彷彿由細小角落探出的欣喜,再再能使觀者與其共情。
《致蕾絲莉》角色身上的設定與特質,彷彿在呼喚過往的幽魂。毒害的家庭關係、沈淪的摯友、欲抽身卻又難以脫離的羈絆,又或者是想重新振作卻屢屢被自我擊墜,無論是親身經歷,或者是觀看過他人的苦痛,生命皆可能會有些經驗或對於痛苦的記憶能和其重疊,對於裡頭的傷痛、無奈、期望產生共鳴。
森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一再地自欺欺人,一再地故態復萌,一再把周遭人牽扯入一灘泥濘,直至身邊的人都喪失了所有願意協助的力氣,甚至也不明白其存活的意義,蕾絲莉使人痛恨,但也會在他一次又一次的挫敗中感到心疼,那些酒與菸草後的嘆息,你仍然會因為他的淚水感到悲傷。
有那樣的人,好像墜落到你完全放棄他了,但在那些苦苦掙扎的步履蹣跚間,又仍然希望著,他真的能夠好起來。
森無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我最喜歡的,是在電影末,Nancy講的那段話
”I ain't never gonna forgive you for that, and I don’t ask you to forgive me, but I think we’ve all done enough suffering.”
有些事沒辦法原諒,但我們可以往前走。
旅館老闆的角色太過夢幻,可也只能說也許這種絕望的谷底人生中只需要出現那洽好的一縷善意,就能有所治癒,就能擁有再起的可能性。也是給觀眾在觀影中一點良善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