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瑛
1 years ago
@Edit 1 years ago
一言難盡,還是要整理看看...
2022.12.30 如夢之夢
國家戲劇院1樓3排視線受阻區,能看到3面舞台加投影轉播
latest #14
-瑛
1 years ago
我沒什麼立場去討論這個作品的歷史定位、藝術成就,但隨著它的規模帶來的製作難度應該是能很客觀說十分艱鉅,我相信它還是有機會再演、但再演不一定能看到、或者到時可能也不想看了XD
再來我也想為2013年的我贖罪,當時我獲得票券入場看戲,但我最後睡著了(原諒我當時是個每天比狗累的研究生),而且醒來完全想不起過去8小時發生什麼事,只覺得頭很昏、脖子很酸、遺憾(唉沒能看完)、無奈(但畢竟有八小時耶)、羞愧(對不起留票給我的好人)…
總之,覺得這次錯過好像不應該、便在今年8月初加入兩廳院付費會員買了早鳥票,滿心期待等到年底,打包好咖啡和零食
再戰
見證被譽為臺灣劇場里程碑的作品是怎麼呈現的
-瑛
1 years ago
各種報導和研究資料已經描述環繞形舞台和蓮花池觀眾席構成的空間的特殊性、和它高度的創意展現,但到現場看過更能明白它們與敘事方式結合地密不可分、是缺少這些設計就無法成立作品的要素。四面舞台讓敘事有更複雜更細緻更多層的發揮空間(或是為了要處理複雜細緻多層的敘事而產生這個舞台設計是必要手段),最佳觀眾席位理所當然是在所有舞台中間的蓮花池、讓觀眾浸泡在黑盒空間中追著演員和事件旋轉
-瑛
1 years ago
但即便我沒錢入池,在一般的觀眾席上觀察表演現場,也是忍不住在心裡頻頻讚嘆它的巧妙,特別是在兩個或更多的舞台同時或交錯敘事/表演的時候,在對照/並置現在和過去、寫實和寫意、表和裡帶出的空間感裡,更能理解這樣的作品它必須在舞台上才能完全成立,觀眾也必須進到劇場才能感受它為什麼特別並且既特別又必要、又做得好
立即下載
-瑛
1 years ago
藝術表現從來不缺乏新奇或瘋狂的創意,但能好好地執行出來甚至有機會被譽為經典,也不是誰都辦得到(想想要讓這麼多演員在對的時間站到對的地方說出對的台詞做出對的動作、並且持續近8個小時),就我所見台上能看到的各方面(設計、調度、表演…),我想表坊不負臺灣指標性專業劇團的名聲,連續流動著如夢般的故事裡,組織嚴謹、執行精準,不負期待達成再現經典的任務,對我來說是很壯觀、值得親臨現場體驗的作品
-瑛
1 years ago
表演部分,只要沒有感到尷尬我都覺得很好,都是專業演員也沒什麼好怕的(?)。除去角色設定的口音之外,有少少幾位口條我覺得不是容易聽入耳,但我是木耳所以...表演部分沒有太多的感想XD
-瑛
1 years ago
接下來是心情複雜/想太多/莫名好奇的部份
回想整個觀劇經驗,我被作品的敘事深深感動,但對被敘的故事本身、對劇裡不斷被重複的「看見自己」沒什麼感覺。我覺得有些東西在困擾我,讓我無法信服於故事,我就是…容易被表象迷惑分心的俗人呀XD
-瑛
1 years ago
戲裡有現在、過去、更遠的過去三個時間層次,故事從「現在」的時間點展開。如果沒有特別指示我直覺會認為故事裡的現在就是2022/23年的現在,但開始不久就覺得哪裡怪怪的,對話裡有種年代的氣味飄出來…啊,我打開的方式好像不對呀…好像應該要把現在的錨點放在距離現今更久以前的樣子、但是到底多久以前呢…
-瑛
1 years ago
對劇情/故事內容沒有做什麼功課的30代阿姨我,一邊看戲一邊掙扎著調整時差想對上頻率,努力回想小時候看過的影視作品和舞台上進行的對話比對設法推算出我們「現在」在哪裡(最後推測「現在」應該是劇本創造的千禧年前後、「過去」約莫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更遠的過去」在劇情中有比較明確的點出從戰前20年代開始)
-瑛
1 years ago
除了我自己對整個故事架構感受到時序的錯亂之外,對故事中男女(5號-妻子、5號-江紅、德寶-香蘭、伯爵-香蘭)互動,偶爾也讓我產生不合時宜的尷尬感——不是對表演、是被表演內容
也許對關係/情感描寫不是作品中敘事的核心,但這些場景出現時,我總不時感受它們多少帶著某一個時代的男性認為/當時女性也能認同的浪漫情懷建構的,一些對話/段落/笑料,我覺得好像已經有些勉強和現下2022/23的性別價值觀和娛樂品味產生共鳴...
但這應該會像胎記一樣跟著作品吧XD
-瑛
1 years ago
不禁好奇,現在的年輕觀眾(例如01/02年後出生正在上大學的戲劇系學生)會怎麼看這個作品呢,會不會能夠無痛地直接把如夢整個當作古代的故事處理?
對不曾生活過的年代(例如第三幕戰前夜上海)年輕觀眾的懷想和出生50年代劇作家所懷想的落差在哪裡呢?
這部作品在2030、40、50…會帶給未來的觀眾什麼感覺呢?
它是否可能被重構成削弱特定時代感的故事、還是成為一個時空膠囊封存時代的切片?
到那個時候我是不是能夠心無雜念、淡定純然地欣賞它呢…
-瑛
1 years ago
已經花了太久時間,差不多就寫到這裡吧~
-瑛
1 years ago
解開了10年來的疑惑:我當時應該是在第四幕(晚上9點到11點半)整個睡過去了,這次對它的內容完全沒印象XD
提醒未來的自己:還是要戴上頸枕才對的,看到第四幕時特別累呀(老
老娘🙏
1 years ago
我週四就要去看了...怕
-瑛
1 years ago
ipracticewritinghere
: 別怕,是好看的,不要想太多🤣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