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Stay True
by
Hua Hsu
Hua Hsu是台裔美國作家,為紐約客雜誌寫文章,而Stay True是他的第一本回憶錄。書中的主軸圍繞作者大學時的好友Ken,同樣身為亞裔美籍但個性迥異的兩人,在半夜抽菸看電影間建立起友誼,但Ken卻在大三暑假被搶劫犯無情殺害。在得知好友去世的當下,作者買了一本日記本,開始執筆記錄不想忘記的片段: 他們之間私下的笑話、曾經共享的回憶、或是來不及告訴他的事。二十多年後,那本日記本便成了現在這本書。
#讀嘛讀嘛
latest #8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這本書從作者的出身開始記錄,前面一部分講述作者父母20多歲,從台灣到美國去念書相識的經歷,在作者讀高中時,父親又因為工作回到台灣,一家人分隔兩地。而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時他們彼此連絡是透過兩台傳真機,作者在晚上會把不會的數學題目傳真給父親,因為時差早上差不多會收到回信,而他的父親總是會在空白處寫下對兒子的一些關心,從好奇他聽的音樂、看的球賽到學校的生活、升學的壓力、生活的點滴。讀著這些父親對兒子的關愛滿令人感動的。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當然書中最主要的部分是Ken,一個外向、好相處、交友廣泛的日裔美籍學生,與作者在柏克萊大學宿舍相識,在一開始作者其實對Ken有些排斥,當時著迷獨立樂團、非主流文化的他,有些瞧不起或排斥喜歡大眾搖滾樂團、加入兄弟會的Ken。但兩人開始相識談話後,逐漸建立起兩人獨有的互動與語言,像是在一個一群人的房間內,他們其中一人會向對方說一起去外面陽台抽根菸,儘管當初他們倆都不抽菸,但這只是一個讓他們兩抽離群體的暗號。我很喜歡那種透過作者描述的一些片段,拼湊出一段關係的感覺。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有看到一篇書評寫道"This book is all about vibes.",的確,書中最讓我著迷的是作者堆疊營造氛圍的能力,他能夠很貼切地描寫一些日常看似微小的細節,或是精準地刻劃當時當地的風氣與背景(尤其透過音樂),他藉由這些元素讓讀者沉浸在90年代的柏克萊大學,可以很輕易地感受到當時那一群好友的氣氛,就好像我們看著兩個剛開始邁向成熟的男孩成為好友,也看到痛失摯友的作者如何被悲傷綑綁。
立即下載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我原先一直以為書本封面的照片是作者Hua Hsu(畢竟是他的回憶錄),直到讀完後去看一些出版社的發文才知道原來封面上男生的不是作者,而是Ken,是作者鏡頭下的好友,不知道為何這讓我覺得更有些感動~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我是聽作者親自朗讀的有聲書,總覺得多了一層真摯的感覺,但我後來知道原來書中有照片也覺得有點可惜XD,(不過我有在作者IG看到一些)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這是紐約客登的一段書中節錄,就是我上面提作者與父親透過傳真聯繫的段落
My Dad and Kurt Cobain
作者的訪談我覺得滿有意思的
#PouredOver: Hua Hsu on STAY TRUE
一些照片可以到
作者IG
去看
ɴᴏᴀʜᵒᵒⁿ
2 years ago
今天在看一些作者的post時發現,他為了這本書建了好幾個網頁,可以從他的網站首頁開始探索,接著就會連到各種像剪貼簿般的網頁,裡面貼滿了書中那個年代的簡報/唱片/AOL message,裡面點進去會連到相關YT影片/spotify歌單/還有看起來像作者自己錄的電台? 我覺得超酷的XD
hua hsu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