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是挑過的,一方面是覺得REBT作為自助的學派簡單易上手;一方面也覺得REBT裡面的很多概念對我們都挺適用的。
也想看看Ellis這個自助書大師的著作。
人具有前天或後天的傾向,可能容易焦慮、 憂鬱、自我厭惡,但並非無法改變的。
人可能輕易、無謂地順從這些傾向而陷入心理困擾。
透過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心理困擾和自我挫敗也將降低。
堅定、堅持地使用REBT的方法,直到可以自動化、習慣地遵循這些方法,進而減少困擾。
人同時具有正面及負面的傾向,也具有得以發展出不同適應環境方式的創造性。
正面、建設性的傾向讓人能積極地處理問題評斷並改善自己的糟糕感受,採取行動避免類似的情況發生。
負面、毀滅性的傾向讓人用自我挫敗、破壞社交的方式思考、感受、行動。自我挫敗、自我貶抑、藉口的想法可能為因應壓力而起,並進一步產生焦慮、憂鬱等負面感受。
同時,自動化的負面信念可能造成自我增強,使人難以脫離困擾。
人傾向把偏好轉變成要求和必須,這是最常見的非理性信念。
常見的非理性要求大致可以包括在「{自己、他人、世界/環境}必須/一定要{好、達到標準、滿足我、符合想像}」
這些要求容易造成如下信念:糟糕化、我簡直無法忍受、譴責自己或他人
可以藉由:「是否合乎現實」、「是否合乎邏輯」、「這樣想的後果是好是壞」三個角度檢視/挑戰這些信念。
例如:如果我把失敗和被拒絕定義為糟糕,而非不好或不幸,那這世界的人事物就廣泛地都很糟糕了,我會變得憂鬱而討厭一切。
非理性信念會使得原來的情緒困擾栩栩如生、停留更久、持續增強。
促發事件或生活逆境(A)引起你的負面情緒(C)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因為你對於自己的生活有其理想和期望,關鍵在於你的情緒反應將引導你朝著目標前進/讓自己憂鬱、潰敗
B->C的連結更為重要。若我們只注意到A->C的連結,情緒和感受沒有認知因素參與,只由環境刺激引發,那生命會是不可控、失去掌握、失落萬能的。
這樣的想法大概如同Bandura強調的能動性、交互決定論如出一轍,人與環境是互相影響的,且無論如何,人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超越環境
在REBT中,信念(B)常以絕對性這個指標作為理性與非理性的分類標準。理性信念如偏好、希望;非理性信念如絕對、必須。
我認為這是容易理解的,打個比方,偏好和興趣通常是個體主動與環境互動而產生的,包括天生或後天的與環境各式的交互作用、EBE理論對於兒童不同的氣質影響他們是否能在活動中獲得樂趣
勻,勻勻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非理性信念的「我必須做好...」、「我得要是...」等自我要求,許多都很有可能是來自父母和社會標準的內攝。
我覺得這就像Freud的superego
想當然地,當你的目標、行動、對於情境的認知評估遵守著來自非自我主動發展出來的、囫圇吞棗未經思考標準,你自然就行屍走肉、非理性的活著。
後面關於非理性信念的駁斥在上面提過就不多提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剛讀完書,小茄焦慮時便使用了ABC架構來分析並處理好了她的焦慮。
有點累了可能寫不完整個過程,但我希望我和小茄都能牢記那次的經驗。我們是能夠變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