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AKA ♧♢向死而生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今天原本是要寫團體ㄉ情境故事才跑去圖書館,結果腦袋太亂就跑去隨便挑本書看XDD
主要是想凝聚注意所以挑比較容易閱讀的書,沒有要寫心得也沒有要推薦甚至印象可能很薄弱
書名:《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
作者:岸本茂樹
#閱讀紀錄 #Sanaka記得去圖書館
latest #6
https://images.plurk.com/2wlt4Z4hpDE2w6z7ZgcqGk.jpg 這本(對我的手機鏡頭很糊)
說是社會學(作者是日本人在大學教社會學)但蠻多概念跟心理學也是共同ㄉ,可能心理學的論述一般會在多一點實驗操弄或是心理歷程(比較個體?)的部分,社會學關注的面相會比較接近群體或是大家都可以理解的抽象概念(?????)
我其實不太確定差別但是社會學念起來通常比較文組,基本上都是研究「人」的科學,所以可能的確有重疊。
作者是說:社會學像是綜合匍匐在地的螞蟻微觀&在天空上鳥瞰整個視野,兩者的綜合。
我只看了十章(好像共十一章?)
主要是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跟新聞、典故分享,再結合社會學的一些理論去探討每個章節的主題。
像性別刻板印象那章是提到常常被誇大生物性因素、文化差異的重要;無法被二元論的非主流群體;還有一些經典著作的情節跟角色特質……
https://images.plurk.com/5JfZcXZyMwlyyrRe18FVCr.jpg 這節有提到私偷卡的用詞和心理學用語逐漸出現在生活中,後續才開始有討論跟相關規則制定(但其實這些現象古早以前就在了,只是沒有被概念化)。我又想到當初學認知的時候被愛斯基摩的雪和俄羅斯的藍浪漫到ㄉ我:(三類組ㄉ奇怪感性)
大家真的是有了概念才開始更深入的了解自己跟自己所處的群體欸
怕忘記先寫看到一半浮現的想法(
不管是什麼心理作用或是邏輯短處,其實能意識到自己的情況(甚至不用善於控制)就已經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事了。
畢竟人不是完美的,也不是全然感性或理性的,也不用比所處群體的其他個體都適應的更好才能活下去。精力有限,用巧勁生存下來或達成目標才是人類這種生物最讓我讚嘆的地方(??)
好啦我真的沒有讀的很透徹還是很推薦就只是整理腦袋順便抓本書看看,然後把想法隨便寫一些出來讓腦子輕盈一點((沒睡飽很累)
之前買的真的很想看ㄉ書(還有前陣子下訂的)一堆還沒看我再想辦法找時間品品
希望會有新的想法,再繼續發噗紀錄。
立即下載
離題mur
那時候認知差點被當但是還是想繼續選修ㄉ原因大概就是因為認知是探討思考一個很專門的領域
它真的有很多很抽象、甚至說理解了也未必能馬上投入應用或是治病強身的概念。但卻是跟基模很像(??),無時無刻安靜的影響你的軌道運行(三類組的奇怪浪漫again )
認知不僅僅侷限於意識層面,但提到意識層面才有辦法做討論跟明確的批判(like meta)所以說真的不用意識到meta的很多東西還是可以活的很好
只是如果去了解會發現這邊是個大坑()
裡面也不乏生活中可以應用的小技巧或是幫助了解自己找到合適的思考方式的理論啦XD
社會學跟心理學比較明顯的差異是前者關注群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後者則是研究個體在環境下的可能反應 嗎 (插題的吉) ,兩者關注重點都是人這樣
SANAKA ♧♢向死而生 已經
2 years ago
結果借了教授的書還帶去南部趴趴造然後沒有看完就還回去了(ry)
《感性與理性》
有情緒和一些認知方面的討論,整體閱讀起來有點年代翻譯感(不到難讀但是我沒有讀的特別順,就把覺得比較值得思考的句子抄下來而已)如果有類似的書應該有讀書>看完這本
總之還了想說就多來看自己買的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