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放在置頂文裡,如果有興趣(有興趣)可以回去那裡翻⋯(氣音)
主要是因為我有一些短篇集想推薦&紀錄⋯但是不想狂洗河道所以集中一起寫!
-
【短篇集推薦書單】
1. 佐野洋子《無用的日子》、《沒有神也沒有佛》
2. 約翰·齊佛《游泳者》、《告訴我他是誰》
3. 村上春樹《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4. 宮澤賢治《銀河與鐵道之夜》
特別推薦時間很零碎、沒有辦法長時間集中精神的人看短篇集!
另外,個人覺得有些作者的短篇寫得遠比長篇小說出彩,而且能在短短數十頁或直白或隱晦地勾勒出一個立體的角色、完整的故事,個人都覺得非常考驗寫作技巧!可以吸收到超濃縮的才華精華
閱讀的輕鬆度:
佐野洋子 > 宮澤賢治 > 村上春樹 > 約翰·齊佛
如果很久沒看小說,或者只想輕鬆看看,很推薦從佐野洋子的書看起!
佐野洋子是很有名的童書作家,代表作是《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但是我個人比較喜歡他晚年罹癌的作品。可能因為死亡近在咫尺,所以書中對生活、對交友、對死亡都有很有趣的見解。(而且是以很詼諧的方式,他是我看過最有趣的クソ婆)
-
個人喜歡《沒有神也沒有佛》>《無用的日子》
(無用的日子裡有些短篇有很重的大帝國主義味⋯那些篇章看得很痛苦,但大體是喜歡的)
個人喜歡程度:
《游泳者》=《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告訴我他是誰》>《沒有神也沒有佛》>《無用的日子》>《銀河與鐵道之夜》
齊佛跟村上的文風其實⋯滿像的⋯(村上有提過受齊佛影響很深)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翻譯的問題,所以我覺得齊佛比村上的文字艱澀一點。
但喜歡聲東擊西地間接帶出故事這點兩個人很像。
個人特別喜歡《告訴我他是誰》的《五點四十八分》、《游泳者》的《游泳者》、《海邊的房子》、《愛的幾何學》、《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的《獨立器官》!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印象中只有佐野洋子的書沒有電子版,其他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試閱
古川本舗 "魔法 feat.ちょまいよ" [A faulty Day.ver] (Official MV...都已經九年了!!!九年了!!!!怎麽還是那麽前衛@@
順便不甘寂寞地搬運一下很久以前寫的感想⋯
-
《魔法》從MV劇情、元素到歌詞都看得見《香蕉魚的好日子》(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的影子。
從戰爭歸來的 Seymour 對海邊遇到的小女孩說:「香蕉魚游到一個洞裡去,那裡有許多香蕉。它們游進去時還是樣子很普通的魚。可是它們一進了洞,就饞得跟豬一樣了。它們吃得太胖,就再也沒法從洞裡出來了。」
Seymour 自己就是受困的香蕉魚。被困住的他最後把早就放進行李箱的手槍抵上自己的太陽穴。
嗙。
香蕉魚或許象徵著向童年告別的人們,而香蕉大概是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誘惑吧。
如果想著《香蕉魚的好日子》,那就不難發現看似情歌的《魔法》其實是在與童年的自己對話。
「就這樣、在這裡、再見了。
向空無一物的日子而去,思念早已遠離。
若能忘記就好了。」
「即使如此,仍朝著你發出聲音的方向而去,墊起腳跟,乾脆相視而笑後消失吧?
這樣或許比較好吧。」
「即使笨拙,仍每天吐出的歌曲、似乎曾幾何時做過的夢。度過漫漫長夜,但願能見到你。」
男子盯著對面的男孩卻怎麼樣也看不清他的樣子。
男子與男孩在隧道的兩端遙望,卻怎麼樣也看不清彼此的樣子。
「我想念你,但我再也無法是你了。」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最終男子吃下了香蕉,香蕉象徵慾望。
成了發胖的香蕉魚的他,再也無法穿越隧道。這個結局是不完美的,因為完美的結局即是扣下板機。這是屬於 Faulty Day 的結局。不再是A Perfect Day for Bananafish。
那麼到底是扣下板機,與對面的你相會;還是吃下香蕉,放下對你的思念繼續活著會更好點?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Supercar - Trip Sky最近一直聽 Supercar 的 Trip Sky⋯
找不到中文翻譯附上自己翻得很爛的歌詞@@
(抱歉我是日文幼幼班)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像是不存在般,像夢般的存在。
還看不見嗎?還沒學到教訓嗎?
沒有爭吵之類的事。
即使發誓要有理想的結局,
也會像是勾勒的夢般靜靜地,
浮現然後再度消失的啊。
((サイゴ應該是最期(死亡、終結)⋯但感覺語義不明所以先姑且翻成結局⋯)
曖昧的歌、飛舞而上的天空。
還看不見嗎?還學不乖嗎?
沒有爭吵之類的事。
即使發誓要有理想的結局,
也會強硬地把
跌倒的人的手緊緊抓住的啊。
也會像是勾勒的夢般靜靜地
浮現然後再度消失的啊。
也會向衰亡的世界的前方
浮現然後再度消失的啊。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眼睛別轉開,筆直看著我,有人在耳根這樣喃喃說道。因為這是你的心的模樣。--《木野》
關鍵字大概是超自然&很帥的神田(膚淺)
https://m.51du.org/...我覺得這個版本翻得沒那麼通順但是他是免費ㄉ⋯(小聲)
有興趣還是推薦買最新版的!!
忘記推薦白先勇的《臺北人》短篇集了⋯不能錯過的好東西!每一篇都很喜歡⋯
高中的時候讀《孽子》的時候才驚覺緊鄰學校的新樂園是一個那麽有故事的地方,有火焰般的蓮花,有反骨的青春鳥。(雖然時至今日已經演變成敝校學生放學後跟小男友/小女友幽會的聖地真的是代表敝校學生下跪)
高中時代跟剛上大學的時候也喜歡張愛玲的短篇。可能是因為她筆下的情愫實在太暗潮湧動,正襯當時的年輕氣盛,也可能是因為她筆下的香港莫名地與我初來乍到時遭遇的景色重疊(雖然更有可能是因為大學中文通識強迫我們讀張愛玲啦)反正個人覺得趁還年輕一定得讀過張愛玲,有些感觸大概要天時地利人和才能有。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anpan0417: 不是吧!!!我以為是放棄傳統樂團編制合成器加好加滿的才是@@他自己唱的最近也才出一首而已不是嗎(我相信他最近現場都自己唱只是因為規模不夠大喇⋯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很突然的彩妝推薦⋯!
欸葛是超級黑眼圈星人,畢生志業就是找到最強的遮瑕膏
-
最近一年穩定在用的遮瑕膏是
1. Dior 的 0.5N(在臉上偏橘偏深)
2. Addiction 002(超剛好的提亮色!)
3. Bobbi Brown instant full cover concealer # warm ivory(很橘很適合遮黑眼圈)
4. J/X 三色遮瑕(顏色對我來說有點太黃)
-
通常會選1或3打底,2或4提亮淚溝!黑眼圈這樣可以遮到幾乎看不見
啊⋯⋯⋯⋯!!!我太激動了⋯⋯我需要寫感想⋯⋯!!!
@exe21 - 沒完成的短篇我自己的解讀:
作家(上帝)創造了一個人本位的世界,然後有一天豬說話了,說想吃人。
阿學(男主角)因為與自己養的豬之間的施與受關係變得模糊而感到傷心,因為豬說話象徵了豬想顛覆原本的上下級關係,人應該是唯一有智性的動物,且人本來就該吃豬,而不是豬吃人。
然後阿學問豬想不想吃掉自己,但豬卻說不會想吃掉照顧自己的人,這對阿學來說是更大的打擊 — 豬不吃對自己好的人,這映襯出人類一直以來都吃掉信賴自己的豬是多麽卑劣的事情,阿學深信的優越感被一錘打爛。
世界觀被動搖的阿學想要穩固正在崩解的上下關係,於是開始用命令語氣說話。這某種程度也在諷刺人類只在有餘裕時對他人善良,善良是施捨。
阿學接著又向豬提問,但豬不屑為他動腦,回答他的問題,這讓阿學感覺更糟了,因為對他來說臣服者不該拒絕回答任何統治者的問話。
接著他們出門,豬在看到一群其他的豬的時候向阿學說,希望他不要再稱呼自己為「豬」,就像人希望能被稱呼名字,想要擁有自己的主體性一般,他也想要有自己的名字。阿學對於他飼養的豬開始有被承認的欲求感到憤怒。你不是該服從於我嗎?你不該擁有身分,你是我的附屬品!你只是畜生!他開始說出尖銳的話語,一人一豬之間一觸即發。在此同時,豬被另一個人(應該是象徵作家aka上帝的意志)擊中了,屁股大開花。
作家(上帝)到這裡發覺不對勁。為什麼總要回到人本位的結局?為什麼還是硬要讓所有脫序事件回到「正軌」?這樣我的角色是我?還是角色本身?這樣的話我做這個作品有意義嗎?這真是個爛故事!我受夠了!
於是上帝把自己的意志(游擊手)被殺死了,劇情開始自由發展,故事開始變得沒那麼有邏輯、事件與事件之間少了必然性。
然而劇情開始脫序之後,才是人生。他們需要的不是必然,而是平淡,沒那麼有邏輯、沒那麼完美的故事,那才是他們的世界、他們的生命該有的樣子。
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其實前面在鋪陳的不是主要想表達的,前面的劇情或許更是為了用他的必然性來映襯出「你看,我們的世界從來不是建立在必然的前後因果之上。正因為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我們才真正活著。生命唯一的必然是他的荒謬、不定性,以及讓人想大罵『真是個爛故事!』的無波無瀾。」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看完好漫畫之後想繞去講齊佛)
我覺得如果喜歡劇情翻轉的人應該都不會討厭齊佛的故事!
說到齊佛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幾個關鍵字是「荒誕」、「轉折」、「真實」,大部分他的短篇都是不讀到最後一句,不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本來以為好好的人下一秒就死了、以為下一秒就要死了卻什麼事也沒發生、以為的幸福實則是一片荒蕪⋯齊佛利用這些反轉去加強戲劇感,也同時增加現實的無常感(感覺很衝突的兩個效果居然同時做到了好神奇)
覺得齊佛荒誕反而真實的主張某種程度上跟今天看到的漫畫不謀而合⋯!
覺得日本文學⋯很看⋯譯者⋯
我很喜歡吳季倫跟賴明珠的翻譯(台灣譯者)不會過度咬文嚼字、保留適當的語助詞、狀聲詞。
早些年代的譯本(還有中國年紀比較大的譯者)文字常常太過洗練,辭藻力求華美,反而感受不到文字的韻律@@ㄞ⋯⋯⋯⋯
新治的四周是寬廣的海,他卻不曾嚮往不著邊際的雄飛海外的夢。對於打魚人來說,海就像是農民在觀念上之執著於自己所擁有的土地。海,是打魚人的生活場所,它的不定形的白色波濤,就像是田間的稻穗和麥子在容易感受到綠油油的軟土上不斷地搖曳著。
⋯⋯儘管如此,那天作業即將結束的時候,年輕人竟帶著一種奇妙的感動,遙望著一艘從水平線上的晚霞前通過的白色貨輪的影子。世界竟以迄今他連想也沒想過的巨大的寬廣,從遙遠的天際逼將過來。這個未知的世界的印象,宛如遠雷,從遠處轟隆過來,爾後又消失了。
船頭的甲板上,有一隻小海星乾癟了.坐在船頭上的年輕人,把視線從晚霞移開,輕輕地搖了搖他用白厚毛巾纏著的頭。
—— 三島由紀夫《潮騷》(1954)
看完後印象最深刻的果然還是這一段⋯寄情於景的天才@@完全沒有描寫新治的心態轉折單單用著眼點就表現出來了⋯!!紀夫~~~~~!!!!
也很喜歡三島用新治怎麼看待「貨輪的影子」去貫穿故事的手法⋯好欸⋯
不過不是很喜歡潮騷的譯者翻譯的方式 太古早ㄌ⋯雖然文字很美但是犧牲ㄌ流暢性跟故事的節奏我個人沒有很滿意(我心中ㄉ三島是可以很激動地一口氣讀完的)
然後因為個人比較喜歡三島寫的都市生活所以《潮騷》比較沒打到我!但還是好會寫喔⋯
講得太好了⋯這本看到一半就決定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Sally Rooney是我近年最不喜歡的小說家,遠勝過對彼得蘇、肆壹、樂擎的討厭,但我之前好像從來沒有針對他了無新意的故事以外仔細地批評。
我不確定我評價是否公正,但是光是看了他在The New Yorker 的短篇,還有《正常人》後我就決定把她列為拒絕往來戶,謝謝。
《正常人》裡有過多的描述跟人物設定都是作者對於自身的教育水準、政治思想的炫耀,從一篇小說裡面,看不到立體的人物,只看得到想出風頭的作者是一件非常不得了(對我來說是禁忌中的禁忌)的事。如果這些思想對故事本身或角色塑造來說是重要的,那我會欣然接受,但是她只是一昧的在女主角身上加上很多自己的特質而已,乾脆寫自己的傳記好了。
抱歉fo外打擾 很喜歡您這串心得 也偷偷加了一些推薦的到自己書單裡
主要是看到對Sally Rooney的評價也想來表達一聲
正常人真的好難看 後面的劇情更是不知所云
也認同日本文學的翻譯至關重要
(也有想過自己不喜歡正常人是不是譯者的問題 雖然是資深的譯者)
(不知道留言&內容會不會太唐突 冒犯到可以直接刪除><)
namigkm: 不會打擾!有人一起討論很開心!!
我覺得Sally Rooney 應該不是譯者的問題⋯有看過她的原文的作品,就是很普通甚至有點乏味的文筆⋯讀起來非常容易可能是她的賣點吧⋯
翻譯真的好重要!!不知道您真是喜歡哪一種!個人很喜歡把語助詞都翻出來,比起精煉更在乎現實感跟節奏的翻譯方式⋯!但這兩派也是各有擁護者就是ㄌ(╥﹏╥)
不過體感屬於後者的譯者近年有越來越多!
太真實了⋯⋯覺得瑪莉蘇到滿好看ㄉ,但不會想看第二次
覺得如果把他當成熱門網路小說看不會生氣,但不要太較真,然後男主角很帥,我喜歡(俗人)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真的是三島亂寫一通的爛作
我真的有懷疑他在故意寫童趣文
看到有人說推薦大家第一本三島入門可以看這個
確定不是黑粉嗎 如果我第一本看到這本
我真的會直接放棄看他其他書
我懶得用標點符號寫評論了 真的一肚子火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簡單紀錄一下太宰治的《斜陽》。
之前看《人間失格》,對無賴派的頹廢作風甚是反感,對主角大庭葉藏的人生觀更是嗤之以鼻。可能是覺得自己如此掙扎地活著,反倒被這個無賴嘲笑的感覺很糟吧(剛剛本來想說大庭葉藏「擺爛」,但想想不對,對他來說,這是他對所謂道德的起抗,所以修正為「無賴」)
但不可思議的是,在斜陽裡,太宰還是那個書寫著無賴們的故事的無賴,但是女主角和子,同是個無賴,卻美得不可思議。
我第一次喜歡太宰筆下的人物,七情六慾、美麗與醜陋、愚蠢與睿智、溫柔與強大,正反面並存所以立體,所以真實。
我在《斜陽》裡看到了一位女性的革命,並得以瞥見她的人生。雖然有點意猶未盡,但衷心祝福她在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她的抗爭。
「犧牲者。過渡期的犧牲者。你和我,肯定皆是如此。」
「革命到底在何處進行?至少,在我們的周遭,舊道德依然如故,毫無改變,阻擋了我們的去路。海面的波濤看似洶湧,但底下的海水,別說是革命了,根本文風不動,是在假裝睡覺。」
「但我們打算與舊道德抗爭到底,像太陽一般活著。」
積累的選擇成就命運。書中的人物們未嘗不都是反抗者?但同為反抗者,我只服和子的反抗。在看的時候也能一邊確認自己的人生觀,我覺得滿有趣的⋯!
然後也推推劉子倩的翻譯!(大牌出版)極度流暢而且非常美,不是用辭藻堆砌出的那種!我好喜歡⋯!
很少看完書後的餘味是那麽開闊(雖然很怪,但這真的是最貼近我的感受的形容詞)就像是在早秋清晨的山頂迎接日出一般的開闊感。上次這種感受大概是讀《莫斯科紳士》,真的太好了⋯讓讀者感到意猶未盡卻滿足未嘗不是最好的收尾!!
話說三島跟太宰的CP(CP)不是很紅嗎!想自作發言一下⋯注意很雷!
超級能理解三島為什麼對太宰又愛又恨,他們兩個就是在光譜兩端的人。面對世間的荒謬、自身的缺陷,三島的話一定是反抗反抗反抗!鍛鍊鍛鍊鍛鍊⋯!男子漢!日本男兒!太宰的話就是ㄚ⋯活著好痛苦⋯沒人能體會我的痛苦⋯
雖然頹廢是太宰對社會的抵抗,但站在如此兢兢業業的三島的角度來看,他大概無法接受有人躺平成這樣。但某種程度,他應該也很羨慕有人能活得如此逍遙吧(雖然太宰一定不會覺得自己活得很逍遙哈哈)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他們兩個身上都有很重的陰柔特質,太宰是接受的,三島是反抗的,但無論如何,如此相似的他們一定是懂彼此的,雖然認不認同是另一回事⋯^^
另外他們倆人的自殺,都反映了對死亡不同的看法,還有人格的差異。太宰崇尚輕鬆的死,死是一種解脫,然而對三島而言,這是他完整自我人格的將軍棋。
投河與切腹,小白臉與日本男兒,他們在光譜的兩端但本質上如此相像。
甚好甚好(色皇上語氣)
等了三個月~~~~~~好欸!!!!
簡單寫一下村上春樹短篇小說集《萊辛頓的幽靈》的心得。村上在這本後記有提到他只是把「想寫的東西寫下來而已」,並沒有深入地思考為什麼這樣寫,我覺得這點在讀的時候也蠻容易感覺到,半成品的感覺很強烈,個人不算喜歡。
個人覺得讀村上的書很容易陷入藍色窗簾,不管是網路上的評析,抑或者我自己在讀的時候都很容易過度解讀,但或許筆者無意,單純只是潛意識的流動罷了。我覺得讀這本不要抱持著「要讀懂」的心態,讀起來會有趣很多(不然真的是場折磨)。
論短篇小說集,我還是偏愛《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完成度高,故事的設計也更精巧。
不過得說村上有幾篇短篇我的感想真的是 りしれ供さ小 意識流不能過頭⋯看了會生氣⋯
舉個例子好了:
『更大的海浪就像磚砌的城牆崩塌時那樣,形狀一面慢慢地歪斜,海浪一面在我的頭上傾倒過來。因為實在太大了,看起來已經不像是真實的海浪,
而像採取海浪形狀的完全不同的別的東西。像遙遠的另一個世界來臨的,具有海浪形狀的某種別的東西。』
--《第七個男人》
我覺得偶而為之還好,但是一直出現這種不知道在幹嘛的,說了跟沒說差不多的敘述句真的會讓人脾氣暴躁⋯
在《沒有女人的男人們》基本上沒有這種敘述句,我猜單純就是《萊辛頓的幽靈》放的短篇都比較接近草稿。
但如果要選一篇我目前覺得最難看的短篇的話,我應該會選《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裡的《沒有女人的男人們》這篇同名短篇小說。
本來興致高昂地看著這本,最後卻因為這篇短篇,讓看完這本的餘味不太美妙⋯為什麼要把這篇!!放壓軸!!可惡!!
個人在《沒有女人的男人們》裡的首選是《木野》、《獨立器官》,《萊辛頓的幽靈》則是《沈默》及《東尼瀧谷》(《綠色的獸》也喜歡但是太草稿ㄌ),然後綜合喜好程度是《木野》壓倒性勝出,再來是《獨立器官》。
是說OASIS 在下最喜歡的歌是 Don’t Look Back in Anger(一定要聽remastered版的!)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 Remastered之前有人說藤本樹的《驀然回首》(ルックバック)就是捏他這首,我覺得應該是真的(想想他在さよなら絵梨裡偷塞了多少電影)
尤其是Don’t Look Back in Anger 可以說是完美呼應主人公的心境轉折⋯太好了流淚⋯when you look back, don’t look back in anger 大概是這樣的感覺⋯
批踢踢實業坊 - WesternMusic(這篇我覺得是目前看到翻得最好ㄉ歌詞!!)
好好笑我一直狂畫線乾脆把整本書泡進顏料裡好了
-
我覺得在疫情時代讀《鼠疫》會更有感觸,裡面描述的政府、民眾、醫護人員對系統性災難的思維與行為模式放到現在還是真實得可怕。還要這本書的書寫方法很特殊!!是用史記的方式去撰寫的,很有趣我很喜歡!
其實在疫情初期(2020)就已經有人推薦過這本書,但是當時看了《異鄉人》沒有特別的感觸所以就沒有繼續找卡繆的書來看,真的是錯過了好久!(村上春樹也是因為1Q84沒有很中所以拖了好幾年才回去看他的作品真的是人就是喜歡畫地自限!
扯一下輕小說話題
是說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台灣作家 久遠 的書⋯!他的《罌籠葬》在2009得了角川輕小說金賞,不得不說那是我看過最好看的輕小說⋯!!(當年把台灣輕小說真的很用力ㄉ看遍了好瘋狂)
但個人最喜歡的是他的《兩守》,特別是《兩守|晦》(aka 下集)文字的易讀性提升很多,世界觀跟文字的張力都極好,無敵推薦!
題材是架空台灣宗教文化+靈異題材,喜歡這類型故事的人真的可以看看!
不過我覺得兩守完全不能歸類在輕小說⋯但被貼標籤ㄌ感覺大眾ㄉ接受度就沒那麼高ㄌ@@
輕小說雖然分界還是滿模糊的,但是個人覺得輕小說比起故事以及世界觀架構,放更多力氣在強調主角這個人的人設,讓人想起來一個作品的時候會先想起主角的長相、特質等等,而不是故事?
反正兩守是比較強調故事線與世界觀,並淡化角色存在感的作品,個人很喜歡!!
這幾天重新複習了《炎拳》,所以這裡是2022炎拳小論文。
有劇透+藍色窗簾,沒有CP成分(好啦微量)、主要討論《炎拳》裡的存在哲學。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結局格局太小,或者覺得太浪漫派?但說到底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主角與配角之分,世界上沒有主角,且主角也不用為了配角而活。如果人只需要為自己而活,那麼格局小一點也沒差吧。
很突然的搬運在車上的影評
(搬運一下很久以前寫的《鴿子》書評)
-
徐四金《鴿子》— 孤僻型人格、逃避型人格的自白。
-
前幾天翻找有沒有可以用的筆記本的時候翻到隨意記在紙上的《鴿子》心得。
長話短說,個人認為值得推薦,畢竟篇幅短小,劇情卻有完整的起承轉合,隱喻也值得玩味。
但可能徐四金本職是劇作家,所以文字對我而言有點太過洗鍊,所有字都是為了推進劇情而寫 — 肢體強健卻少了豐腴的美。
-
[心得]
(會提到劇情!!!!)
七十多頁的小說其實只敘述了一天。故事由早晨,廊上一隻擋住路還大了便的鴿子開始,喬納坦一成不變的日子在這天出了差錯。 時間表偏離五分、十分,直至整天被失誤、不幸籠罩。在這天,他的人生迎來終結。
在日常任務頻頻出錯時,是不是會有種「連這個都做不好,我還配做人嗎?」的感覺?沒趕上每天搭的那班公車、走路不小心摔的狗吃屎、過馬路零錢掉滿地⋯生活中多的是覺得自己蠢的要死的時刻,而這些鳥事如果集中在一天發生,就會有種接近死亡的感覺。
不是他殺,是自殺。我發現我被世界排擠了,我該自我回收自己,趁世界來收拾我之前!這我想是魯蛇最後的尊嚴。
而這也是喬納坦的想法,意外合理。
「我明天就自殺。」他說。但是正當他窩在旅館(不敢回家怕碰到鴿子)度過他的最後一晚時,大雷雨驀地降臨。人生中從未遇過的轟天巨雷使他墜入今昔交錯的夢。回憶與現況交織,他既是在防空洞等著不會回來的雙親的男孩,也是準備自殺的老銀行保全。或許過去與現在唯一的共同點只有:他們都是孤身一人。
轟天巨雷降下,無論哪個他都在這聲巨響中死亡。
隨之而來的,是新生。雨過天晴的世界似乎不再貫徹原本的世界觀,喬納坦踏過數十年沒再踏過的水塘、享受鄰居原本惱人的咖啡味以及公寓早晨上工前的嘈雜。
而當他走上樓梯,走廊上的鴿子糞(他本來以為不會有人清)早已清潔乾淨。在這瞬間,他發現人心仍值得相信。
-
一切在徐四金的筆下,不論是心態轉折或是不順遂,都是多數人的日常,但多了一點荒唐。他不喜歡明示心態、劇情轉折,一切轉變皆藏身於主角如何解讀同一件事物的轉變上,使《鴿子》多了一分耐人尋味。
現在才11月但我要宣布《鼠疫》是在下本年度的第一名讀物!!卡繆是神⋯卡繆是神⋯⋯⋯(之後再來補讀後感先讓我嚎一下真的太感動了⋯
《鼠疫》一書是卡繆對自身的存在哲學的論證,大規模的社會實驗。
無法逃脫、毫無來由的苦難迫使人直面生存的意義,然而瘟疫即生活,生活即瘟疫,人卻往往只在苦難之下才願意面對生命,而待瘟疫減退又試圖假裝苦難不曾降臨。
現在是十一月中,但我確定《鼠疫》會是我的年度選書。
每到年尾,我都會回顧自己一年內看過的書(雖然總是看得不多),並問自己哪本書對我的影響最大。2019年的選書是《刺蝟的優雅》,2020年時,的選書是《上流法則》,2021年是《鬥陣俱樂部》,今年則是《鼠疫》。相信現在正耐著性子閱讀這篇超級不適合發在ig的長文的人不會想知道前幾年這些書的獲選原因(或許今年的也不想知道啦)但是請忍受一下我的任性,看看我今年的拙見。
好,廢話說了那麼多,我要開始下一段廢話了。
說來好笑,這本書在疫情之初就被大肆提及,我卻拖到最近才看。起初總覺得自己有點晚了,但看完之後反而覺得或許在疫情之尾的現在看這本書,才是最完美的時機。
《鼠疫》觸動我的部分是它的公正、平靜,以及絕望中的一絲光亮。卡繆用席捲奧蘭城的鼠疫來驗證他的荒謬哲學。在死亡面前,人是公平的,不管你是聖人還是無賴,你的生存機率都是1/3。面對這種絕望且無法逃避的災難,每個人都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 —— 最該珍視的事物、自己的義務,以及針對因無法逃避的死亡而引發的無力感的解方。
其中我對李厄醫師的觀點特別印象深刻。當藍柏、李厄、塔盧在談論組建醫療志工隊時,藍柏(因疫情被困在奧蘭的年輕記者)對李厄說,面對瘟疫,他們不該反抗,而該「去愛」,因為他不是英雄,無法救贖其他人;不是聖人,無法為理念而死。他只能選擇做不傷害其他人的事——為自己所愛而生、而死。
面對藍柏的論點,李厄則主張反抗從來無關英雄主義,那僅僅是「正直」,而正直的實踐即是盡自己的本分。那何謂本份?本分即堅守崗位,繼續自己的生活。身為一個醫師,他的本分是醫治他人,對抗死亡。正直讓他有機會干涉自己與他人的命運,而非希冀不知在何方的上帝來救贖所有人。
即使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失敗。
回到為什麼現在是看《鼠疫》的最佳時機這個話題,我想要引述本書的最後一段話:
「李厄醫師便是在這片呼聲中決定撰寫這篇到此為止的記事,為的是不當那些沉默分子之一,以便為這些受瘟疫侵襲的人作見證,至少能為他們所遭受的不公與暴力留下一點紀念,最後也為了能簡單說出我們從疫災中學到的教訓,那就是人類值得讚美的地方比應受鄙夷的地方更多。
但他知道這篇記事並非記錄最後的勝利,而是作為見證。有些人無法成為聖人且容不下疫災,儘管個人心碎痛苦,仍極盡所能想成為醫者。這篇記事見證的正是這些人應該做些什麼,或許以後還得再做些什麼,以便對抗始終全副武裝的恐懼。⋯
⋯事實上,李厄聽著充滿喜悅的呼喊聲從城裡揚起,心裡想到的卻是這份喜悅隨時有幻滅之虞。因為他知道一些歡慶群眾所不知道的事;他知道書上寫了鼠疫桿菌永遠不會死亡或滅絕,這菌可能潛伏在家具與衣物內十數年,在臥室、地窖、衣箱、絹帕、文件紙張裡頭耐心等待。也許有那麼一天,為了帶給人類苦難與教訓,瘟疫會再次喚起老鼠,把牠們送到一座幸福快樂的城市去赴死。」
書中拾豌豆的老人也曾說,人們高呼瘟疫來了,然而瘟疫並不代表什麼,瘟疫只不過是生活的一部分。
瘟疫並不會死絕,它正於暗處蟄伏,等待復辟,但瘟疫也不過是生活,我們怎麼面對生活,就怎麼面對瘟疫。
被鼠疫侵襲的奧蘭城無疑上了一課,那現正處於疫情的尾聲的我們學到了什麼?
或許是生活的答案。
藍柏的回答是「愛」;李厄的回答是「正直」;塔盧的回答是「拒絕殺人」,利己主義者的藍柏;利他主義者的塔盧;中間值的李厄。
那麼身為讀者,生活的答案是?
欸葛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附註:
其實藍柏的想法在疫情期間有很大的轉變,「愛」的確是他最開始的回答,但是隨著他與這座城市的羈絆加深,他也開始思考幸福是否是他的第一要務,不如說,選擇幸福,逃離奧蘭的他到底會不會幸福?逃走的罪惡感會不會反而讓他離幸福反而更遠?反正他總歸是留下來了,雖然他不知道為何自己背棄了愛,但他總覺得該這樣做。
免責聲明:
我一直相信即使閱讀同一本書,每個人的著眼點、解讀都可能大相逕庭,此外我也相信在被閱讀時這本書才算真正完成,不管觀點如何,每個讀者的感想都有一定的份量,不過每個感想的份量也不過那麼多。總之我的意思是,我的觀點重要也不重要,就看看就好。
我受傷了
Not fun fun fact:
傳聞中《鼠疫》中的瘟疫是暗指納粹主義(卡繆本人不否認),但是他也說解讀應是多樣的,全看讀者自身的經驗如何與之共鳴。
而在疫情的尾聲,理想主義者、人道主義者死了,利己主義者與現實主義者則得以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