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女腐個人雜言
latest #17
有明教♥️💗🌊🎸🌈希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其實愛根本不分男女的啊…!
比起討論乙女遊戲裡有沒有BL,倒不如說愛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有明教♥️💗🌊🎸🌈希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是可以理解閱讀前因為對文本的認知「這是個乙女遊戲」,會抱持著「我是抱著BG的心情去玩」、「我是抱著全部男角都會喜歡女主角心情去玩」因此文本有和預期不同的發展的話,可能會有不符期待的情緒因此憤怒、生氣、失望。就像BL裡時常會出現厭女情節一般,BG裡面也時常出現這種恐同的觀點。抑或是會看女性妄想產物的BL的人,卻又會說BG的文本裡不該出現BL。
這種說法根本就像是說,我不歧視同性戀,愛不分性別,但我不是同性戀。
強調自己站在異性戀在社會的霸權地位。真的聽很多直男是這種言論XD
像是:A男和B男很要好,A男想要守護B男,但那也不表示A和B就是BL吧???
兩個男人一起就一定是BL嗎?不也是可以親情向?友情向?
男性角色跟男性角色的互動就一定是BL嗎?
立即下載
有明教♥️💗🌊🎸🌈希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腐女是所有喜歡BL文化的女性,她們有些是異性戀,有些自我認同是雙性戀、無性戀,有喜歡BL文化的男性或其他性別認同者,當然也有女同志存在,性傾向與BL文化是沒有絕對關係的。
我自己對BL的定義是還包含「性慾」的符碼,缺少了這部分我都覺得只是關係性的延伸。「愛的符碼」之所以能成立的前提:亦即男性間的同性情慾和同性社交之間的連續性是被截斷、且有距離的。腐女基於兩者間原有的連續性被截斷而產生的距離,才能夠想像BL。
男性與男性好友之間的社交不等於同性的情慾,即使他們有著關係性也未必是愛情。但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的距離,而有了妄想的空間。
其實把愛當成一種很自然的事情就好,不需要性別的框架去規範。
真正的愛是能跨越性別障礙和社會觀感的。我覺得當社會仍替同性之間的愛戀設下重重關卡時,那些跨越一切阻礙、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才是愛情的極致展現。
BTW乙女腐我本人是吃的,但官方沒給我糧我就不會想到性慾那方面去,單純就兩人關係性ニヤニヤ
真的很希望不論現實虛擬,各種性別、各種形式的愛情都能被溫柔以對
我就看著夜十不說話
愛不分性別+1
延伸一下,
BL很多直男被弄曲, 乙女很少看到曲男被弄直(不是本來就雙性戀那種)
*我只玩到過一位世上只喜歡另一個攻略角(男)的,
另外也有雙性戀偏向喜歡找王子但女人也OK的.

老實說, 兩位我都沒很喜歡, 內心在想, 女主不要把曲男弄直(rofl)
最近會低浮yun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想大家都知道愛是不分性別的這個道理 ..
但是就只針對乙遊來看 ..大部份的人還是會傾向以乙女女遊女主角為主軸 ..希望大家看的是BG ..弄了個男男設定不是不行 .. .畢竟也只是一方喜歡的 人剛好是男的 ..何罪之有. .但看了就很礙眼 ..

道理跟喜歡不喜歡不衝途
是推→媽的!乾!乙女腐什麽
不是推→愛是不分性別..這才是愛
kumanoqq: 不是推都可嗎
c11077: 我自己是, 推的話, 對男人有友情親情寵愛也OK, 完全沒有也很沒人間味, 寵的是女性我反而會不高興?!(喂
但不能有性慾, 不準腐=3=

別人怎樣想也可以啦wwww 選擇性回避
最近會低浮yun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lulusuzaku:總歸一句就像你之前說的 ..玩遊戲都是主觀 ..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在享受遊戲 ..你可以針對遊戲的劇情去做討論 ..沒必要針對別人去攻擊是用什麽觀感去享受遊戲 .. (比如..有人想乙女腐或夢向什麽的 ..)但前提是不要強迫別人吃你的乙女腐 cp ..

我不會意友吃乙女腐哦→ 但不要餵我吃
c11077: 所以我從來沒有在你的發言說過什麼XD你喜歡就好,而且我上面也有解釋是可以理解的心態了。而且我也有說,愛其實也不只有BL的愛情才是愛,親愛跟友愛也是愛,你可以重看一下我上面寫的。
因為開始玩之前心理已經設下大前提「我推必須喜歡主角=我」,所有推被別人妄想成喜歡別人,自然會跟自己的主觀有衝突,可以理解。
但不是每個人都說自身代入派,所以才會有解讀上的落差。
kumanoqq: 對啊,所以我說以性慾做分界。我自己是也很難想像乙女世界的男性角色彼此之間有肉體或戀人愛情關係,但光看兩人互動的關係性就只是覺得這個コンビ很可愛,說到底這兩人彼此重視也不只有愛情的關係才會如此,所以就覺得也還好,沒像大家說的那麼腐XDD頂多少少基味(?
比起去爭到底BG世界觀裡到底需不需要BL要素,其實每個閱聽人都會有自己的世界觀,沒有人喜歡被他人否定,若能與他人共有的話則會有分享的快樂。我一直以來都是第三視角的類型,所以沒啥抵觸。世界也不只是誰對誰錯的二分法而已。
因此我才會傾向把焦點放在為什麼同樣的文本有這樣解讀上的落差與成因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