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讀完第一冊,會讀他大概也是因為聽過他的廣播,條理論據自有他的邏輯。所以在圖書館看到他的書,想說就借來看看。而我本來也就喜歡看歷史論述。
套句某個武俠小說的金句,一目十行過目即忘,我也非常有這樣的特性,書看過後,往往只有模糊的印象:哇~這本書好厲害唷~
先講第一印象,這本書很好讀,因為每一節都很短,但又很容易一節一節的往下讀。
第一冊的大部分,其實是在練"bring it on" 的中間讀的,練完一次,喘口氣,讀個一兩節休息一下,然後就可以再重複練一次。
但坦白說,不做任何紀錄,大概就跟之前看書的結果,過目即忘。
果然忘的差不多了,現在只記得人開始建城郭的邏輯,掠奪,不是只有遊牧民族,從一開始村落與村落間就可能有。
中國上古與文化是多點起源/並存與互相影響,夏商周各自起源,例如共主地位從夏轉到商時,夏文化與夏人並沒有因此消失,而從商轉到周時亦然。上古時代並非一脈相承。
周的封建一開始並不是福利,而是讓被封建的親屬/姻親去承擔開疆闢土的責任的。
所以在封建制度的試誤演變中,極端仰賴彼此是否可以互相信賴,所以“關係”很重要,“結構”與“位置”很重要。然後,雖然我不知道“封建”這個名詞的出處,但當初可能是“分封”與“建設”的合體?
因為要保證宗主跟封國不會忘了彼此的承諾,且這個承諾要讓子孫們也記得,所以不會消失的金文出現了。
現在在讀第二冊,也是很好讀。雖然只讀到一半,但前半部大抵總結上就是講時勢,或者說封建隨著時間,後代越來越多,但沒有足夠的位置可以分封或開疆拓土,所以開始解崩的演變。
封建崩壞的過程中,有人想抓住傳統但需要做出實際的改造,所以有了儒家。有人想因應現實需求提出合乎當下的策略,所以有了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