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慕姿《羞辱創傷:最日常,卻最椎心的痛楚》
出版社:寶瓶文化
類別:心理勵志
出版日期:2022.05
有一種痛,我們難以述說──羞辱創傷。
而隱藏在「為你好」下的羞辱創傷,更難以辨識。羞辱創傷,是我們教養文化裡,最沉痛巨大的傷害。
「養你真辛苦,養條狗都比你好。」
「你是從垃圾場撿回來的。」
「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一個很爛的人。」
這些話,我們耳熟能詳嗎?
這是我們習慣貶低一個人價值與自我的方式。
讓對方感受到羞恥、覺得自己很糟糕、不值得活。而,我們卻往往不自覺。
有一種很深的痛楚,你難以說出口。但它們牢牢箝制住你的人生;你無法愛人,也無法被愛。那是羞辱創傷。
#心理勵志的紙箱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14
每一次你
告訴女兒
你吼她
是因為愛她
便是教她混淆了
憤怒與好意
這樣似乎是還不錯的主意
等她長大後
便會信任傷害她的男人
因為他們看起來
跟你好像
⠀⠀⠀⠀⠀⠀⠀⠀⠀⠀⠀⠀⠀⠀⠀⠀⠀⠀⠀⠀⠀⠀⠀⠀⠀⠀⠀
——給有女兒的父親,露琵‧考爾《奶與蜜》
我們這一代,升學班,接著資優班,幾乎是一條成功的路徑。父母那輩是聯考來的,在他們的觀念裡,讀大學,或者唸技職體系,直接出社會也沒關係。但我們同輩間,沒有唸大學,卻會被笑錄取率90幾%,也考不上,而唸了大學,開始比誰是學店誰又不是。尤其有了高學歷,沒有做匹配的工作,便會換來一陣訕笑。
大環境已經改變,教育制度和產業的接軌,仍然出現問題,看過很多調查,覺得自己唸錯科系的人,佔比相當高,一直升學(但不清楚自身目標),只是不斷地延後就業。
這個產業需要什麼能力?這個產業飽和了嗎?這些基本的問題,對於一個大學生,沒有管道深入了解,和你同系的畢業生(所有學校)都算是競爭對手。你問學長姊,他們如何選擇工作,部分跟本科一點關係也沒有,那你為什麼讀這個科系,單純為了學歷嗎?
而在教育,羞辱創傷是常見的。當你越是優秀,他們越會拿現在的你和巔峰時期比較。最後或許成為一個成功人士(社會認定),內心已經倦怠了。他們卻很高興,教出來的孩子,一個成功人士的模版,時時向他人提起。
我們的社會沒有教導我們,如何處理創傷。以至於有些人積累了太久,身心症,而不自知。羞辱的話語,變成一種準則,自傷或傷人。
我已經把感情 reset 了,沒有喜歡任何人。被誰喜歡我也不在意,對我而言,能夠見面或一起吃飯,什麼的比網路任何,都更有意義。
暈船互助會也是,不是因為暈船所以加入,而是分析行為、案例,給予建議。
我終於了解為什麼我都對強者(才能、才華)有興趣,因為我想被保護,但保護正咩叫:英雄救美,我不是。所以保護我很可笑。
於是我只能變得更加完美(天才)
真正的愛情
應該快樂
如仰躺於四月的草地
不要留戀那個
喜歡看你哭泣的人
⠀⠀⠀⠀⠀⠀⠀⠀⠀⠀⠀⠀⠀⠀⠀⠀⠀⠀⠀⠀⠀⠀⠀⠀⠀⠀⠀
───〈瞬間的愛情感覺〉,林婉瑜《那些閃電指向你》(節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