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霧雨 ξ( ✿>◡❛)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好奇有沒有哪位噗友對西蒙波娃的思想或《第二性》熟悉的?尤其是西蒙波娃跟當代女性主義流派間的異同
極地釘子戶📌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我還沒看完這部,直譯本三大冊我只看到第二冊,就目前的感想稍微提出交流,不保證完全精確:
我相當喜歡波娃引述醫療、精神分析、女性口述歷史、甚至文學作品,來討論女性的成長經歷與社會處境,這些豐富的案例都很好地佐證「女人並非天生是女人,而是逐漸成為女人」的論點。
小女孩最初並不覺得小男孩與自己有什麼不同,但以月經來潮為分界,社會開始教導、暗示女性的身體如何不潔,男性將女性的身體視為永遠的客體,女性漸漸開始對身體現象(月經,懷孕,情慾)產生焦慮與自我否定,甚至陷入抑鬱、拒絕社交、病態地節食與渴求醫療手術等。這些直接赤裸的經驗敘寫對我是非常震撼的,殘酷地揭示隱形的社會角色規範,可以如何讓青少女陷入痛苦。
極地釘子戶📌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波娃深受存在主義思潮影響,所以她對男女社會地位的解讀,無可避免地有存在主義色彩:當時的女性只被社會允許作為內向性的存在,男性則被視為超脫肉慾、能實踐超越性的存在。當男性屬於精神、女性屬於肉體的二元刻板印象成形,女性的性與肉體就不再屬於她們自己,她們的成就也無可避免地取決於她們伴侶的成就;女性只能透過與男性的結合來超越肉身的有限,但她們的肉體實際上又被男性控制著;透過將女性建構為「本質劣於男性」的「他者」(或者,「她者」)男性得以從身體到精神全面地宰制女性。
極地釘子戶📌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波娃提出的觀看角度很有啟發性,也許因為《第二性》太豐富,概括為「女性存在主義」或「受到存在主義影響的女性主義」都讓我覺得太過簡化了一些。她收集各年齡層的女性種種受到賤斥貶低的經驗,受到性騷擾的經驗,質疑婚姻制度的剝削本質,鼓勵女性工作與閱讀,對60-70年代的女性運動無疑產生很大影響;也指出女性的性需求長期被隱匿、性經驗無法被訴說,在我看來其實也頗有自由派/性積極女性主義的色彩;她也專章分析女同性戀個案,肯認女同性戀經驗與姊妹情誼的連續性,性取向可以是個體自由意志的選擇,可能也啟發了往後的基進女同性戀女性主義。
立即下載
霧雨 ξ( ✿>◡❛)
2 years ago
onlyinyy
: 能寫出這樣文字的你好厲害啊⋯⋯!我目前才讀到第一冊的一半左右,所以還不確定繼續看下去會不會發現自己的誤讀,不過或許說書本來就是因為會超脫自己的視野才值得閱讀吧,期待繼續看下去會有新發現!
回到一開始的疑問,目前為止看的感覺雖然波娃在撰述上偶爾用到「雌性人類」這樣的說法,也有一節討論生物性的給定(應是given?),但大多時候波娃仍然直接用「女人」一詞作為女性經驗或女性存在處境的主體,加之在〈歷史〉一章書寫性別史,這部分讓我感覺比較有「女性主義」的傳統味道。
霧雨 ξ( ✿>◡❛)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然而,從波娃強調「互相對等的親切關係(忘了確切用詞)」,加上拒絕把性別簡化成階級,反而強調女性自身的存在超越性,這部分讓我覺得波娃跟女性主義談論的「姐妹情誼」拉開了距離。所以,我覺得波娃的博學與細微觀察讓她覺察女性作為「絕對他者」的處境(作為他者則是不可免的),但波娃的立場更像是從「
作為女性身體的存有者去描繪(自身的)女性經驗及存在處境
」。
而這樣的觀點讓不同性別族群之間共有作為「人」的基礎,所以我想波娃會同意自己是「首先作為一個人,才逐漸成為人以及女人」這樣的說法。但這樣存在主義味道濃厚的觀點,強調個人的覺知與超越,好像也讓社會批判的力度比較不足,甚至都會讓我猜測某些典範的女性主義者可能會批評波娃被男性(或男性建構的存在主義)影響過頭了。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