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掘光而行:洪瑞麟

2022/03/19 - 2022/07/31,北美館

「本次展覽以洪鈞雄於2020年捐贈予本館之家藏作品為核心,其他則來自私人收藏與博物館,當中多數作品已逾35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在洪瑞麟創作中少見之完整描繪礦場情景的大型油畫作品、罕見的留日素描,與重要的家人肖像等創作精華,皆將於此次展覽展出。」
latest #11
leahahaha
2 years ago
===
台灣美術的季節──給想要更了解島嶼面貌的你

《報導者》整理現正進行的台灣美術主題展覽(以展覽結束日期排序),提供有興趣進一步認識的讀者前往參觀。

【北師美術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2022/04/24)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2022/05/01)

【高雄市立美術館】大南方多元史觀特藏室 南方作為相遇之所(~2022/05/08)
leahahaha
2 years ago
【李梅樹紀念館】梅樹月.時代風景──繪筆下的風土紀行(~2022/06/05)

【嘉義市立美術館】人.間──陳澄波與畫都(~2022/06/26)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樂為世界人──臺灣文化協會百年特展(~2022/07/24)

【台北市立美術館】掘光而行:洪瑞麟(~2022/07/31)

【台南市美術館】南薰藝韻──陳澄波、郭柏川、許武勇、沈哲哉專室(~2022/07/31)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資訊出處一樣是報導者這篇:
疊加島嶼的歷史色層──台灣前輩畫家作品的保存與再發現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2022/4/13
文字 陳德倫
攝影 蔡耀徵、楊子磊、余志偉
核稿/張子午;責任編輯/陳思樺

===
立即下載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兩個小時看不完喔!展場空間好大!感覺需要來三次才可以稍微吸收。

場地布展安排相當舒服,使用不少粉彩顏色。許多畫的色調真的用了螢光或是粉色。

搭配相片效果更好。攝影的魔力。

走馬看花看完展覽架構,竟有些哽咽。好像更認識了洪瑞麟本人的精神世界,不只是礦工畫家這種片面印象。
leahahaha
2 years ago
許多畫作完成日期是1933年。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2 years ago
邊看展心中邊浮現兩個問題:

1. 實際上洪瑞麟在礦坑裡到底擔任什麼職位?做哪些事情?最基層礦工還是管理階層?如果是管理階層的話,由上層來畫基層的勞動,是否適合?

2. 一樣是旁觀他人痛苦的提問,亦即以作畫來呈現礦工的勞動辛苦,對實際身為礦工的人的意義何在?工作者的處境或是工作條件是否因此而改變?但,繪畫有需要改變社會嗎?
leahahaha
2 years ago @Edit 4 months ago
上週六才聽了世倫分享印象之旅系列中的《礦之旅》,以侯峒瑞三礦坑的礦工為拍攝對象,接著聽黃明川導演分享他在百工圖系列拍攝東部《採石為生的部族—石礦工人》的一些印象。

今天心血來潮去看展覽,已預期會看到一些礦工相關作品,但沒想到呈現方式除了繪畫以外,還搭配了剪報、投書、贈畫給蔣經國的畫面與畫作本身及背後題字。展方這些安排,可以讓礦工議題更跳出於畫作內容,進一步去思考。

這週斷斷續續看著世倫在國影中心出版的《映象之旅》的〈試論《映象之旅》的非虛構檔案意涵:以〈礦之旅〉及其衍生的現實性為討論核心〉,說明該片的時空背景,並提出或可重新評價的結論。
今晚回到家繼續接著看,一翻開便是世倫以洪瑞麟為例,敘述台灣社會對洪瑞麟礦工系列作品的重新發現,以及畫作行為與真實礦工擔憂之間的距離⋯⋯
leahahaha
2 years ago
看來最近正好遇到不少以礦工作為主題的創作。

好奇:是真的湊巧還是有什麼共通的特徵存在呢?
leahahaha
4 months ago @Edit 4 months ago
@leahahaha - 參加完 TIDF 「歲月.紀錄——張照堂:創作篇」講座。 看完:1976 年《...
=

非虛構映象:談電視紀錄片「映象之旅」(1981-1982)引:「⋯⋯該是在1978還是1979年左右,雄獅美術辦的。那個時候非常多人都會討論一件事情就是,我們能不能用視覺去呈現某種現實、某種苦難、或是某種勞動的感覺。洪瑞麟的礦工畫在那個時間點出來,就變成文化圈很多人在討論視覺怎樣處理現實的一個很好的討論範本。各位如果現在去看北美館替洪瑞麟先生辦的這個大型的有點,半檔案半回顧的展覽,它基本上比較沒有處理到那時候蠻複雜的一個東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