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oing
2 years ago
批判思考:當代文學理論十二講
【跟H偷偷弄的讀書會】
把一些主要的問題先紀錄下來,也有可能是我誤讀。

作為一本文學理論入門書寫得非常好懂,可是大概也是為了簡化理論的發展,出現一些過於暴力的論述。例如:忽視了歐陸哲學出現語言轉向的社會背景,把新批評的去個人化跟後結構主義直接放在一起。又或者是把後現代主義的歸因於資訊爆炸的產物。

這些問題是因為作者忽略了理論發生的問題意識。後結構主義是法國哲學對於結構主義的反省,是當時相當重要的思潮轉向。後現代主義則基本上是屬於美國對於消費文化的反省。雖然理論的傳播致使很多東西看起來相似甚至是有所關聯,但是忽略問題意識跟社會背景正是理論時常被誤用的原因。

除此之外,有些理論的安排我沒有很懂,像是
將讀者反映理論放置在後結構主義的章節。
latest #8
有隻彧君
2 years ago
Forgoing
2 years ago
z91371323: 放這群可愛圖是什麼意思XD
有隻彧君
2 years ago
期待啊
立即下載
旅人路過,噗主勿見怪~
我覺得你提出一個很好的點,也就是後現代跟後結構主義的差別。我以前一直以為後結構主義算是後現代主義的一種稱呼,或說後現代其實是一個比較廣的概念,而後結構相較下較窄。當然,這個稱呼背後有其問題脈絡,只是與其說這稱呼有什麼必得跟後現代做出區別不可的理由,倒不如說只是一個方便討論分類的詞彙而已。
但現在看來,這兩者應該有實質上的區分才對。只是說,結構主義在當代歐陸哲學的意義,其實若就是一種現代主義的話,那麼是不是後現代/後結構的區別其實沒有真的很大?
Forgoing
2 years ago
nothing_in_puzzleland: 謝謝你這麼認真的回覆,也點出我一些思考上的盲點。我自己是文學系所的學生,對於哲學的理解並不是專業,所以知識上也有不夠完整的地方,那我大概就我所知的部分盡量回復。

我認為,我們的在認知上的主要差異是對於後現代主義的理解。我在上面提到的後現代主義指涉的是對於現代消費文化的一種反思,例如詹明信提出來的部分。相對之下,解構主義就是挑戰結構主義的中心概念、甚至是挑戰形上學傳統的封閉性。

但是你所提的也沒錯,有更多的人認為,後現代主義的主要精神是對「現代性」這個概念本身的反思。所以在這樣的定義下,解構確實是後現代主義的一部分。
Forgoing
2 years ago
只是,我會做出這樣區分的原因是因為,這種現代性的定義導致了後現代主義的界線也很模糊。如果結構主義(興盛於1960年代)是一種現代性的理論,那為什麼後結構就不是一種現代性理論?如果結構主義是反思現象學跟存在主義的問題,為什麼就不能被視為是一種反思現代性的後現代主義?

這些問題都源自於我對於結構主義的歷史發展以及後現代主義的理解有限,如果不嫌麻煩的話也再請提供解答!非常感謝。
Forgoing: 感謝follow up。
其實噗主肯定在這方面的議題比我認識得深,我只能從比較偏哲學的角度討論這兩個主張的差異,文學、藝術等我就完全門外漢了。
但我覺得後結構主義(或解構主義)之所以不是現代性理論的一個可能理由,是在於我們認為現代性是從「啟蒙」的角度去談的,而啟蒙若是一種堅持二元區分(結構主義延續這個傳統)的主張,像是理性/感性、自然/社會、主觀與客觀等,那麼後結構主義自然會反對這種觀點。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部分結構主義者可能是對現象學或存在主義的反動而來的(雖然這部分我不是很肯定是哪些人),但這或許不一定蘊含他就自然會被歸類於解構主義的陣營,例如(換一個完全不同的例子)哈伯瑪斯,他算是反對傳統現代主義者有關「現代性」概念的哲學家,但他大概也不會認為自己是解構主義者。
目前大致想到這~
Forgoing
2 years ago
nothing_in_puzzleland: 謝謝你,其實我也沒有真的很熟悉這些概念。但是你提到啟蒙跟二元性之間的關係這件事情很有趣,之後有機會我會再去閱讀相關書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