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ag 這件事,部分使用者為了增加觸及率,放上一堆無關但(可能)有討論度,當商業模式(非個人)入住,使得對議題感興趣者,或潛在用戶,必須耗費更多成本。
2.部分社群直接將受眾依照話題分類,相對冷門的,無法形成有效討論,熱門的,也不一定能滿足用戶,甚至變成其他非用戶,對該社群的「印象」進而降低使用的興趣。
3.舉例,即便你對圖文創作者(或繪師)感興趣,那他的日常,那他分享的繪畫草稿,那他分享的感興趣的作品,......。而且隨著關注的人越多,這些碎片式訊息,讓人資訊過載。
4.即便社群創造一個,讓使用者覺得我可以放心說些什麼的(假象),還是有人會因為彼此的不快傷到彼此。我覺得大家只是保持著傷到陌生人沒關係,盡量不要傷到朋友、家人。也許你認為的陌生人是某個人的朋友,這就讓現象變得複雜。一個人如果完全不抱怨,除非他自我調適能力很好,一樣會生病。最後只是變成誰對誰重要,選邊站的那種。
5.人的記憶不是很精準,情緒也不是。社群的匿名性,再再顯示了 Negative feedback。
6.每個人的社群媒體使用原則不盡相同,用可量化的(愛心?讚數?轉貼數?)去影響不可量化的內心,然後調整自己的社交機制,每個人只會變得更加疲憊。
7.在社群媒體上面,讓我們感覺被否定的機會,更經常出現(他為什麼按我讚/他為什麼不按我讚/他為什麼看過我的動態/他為什麼沒有看我的動態/他的小帳為什麼沒有加我/他的摯友為什麼沒有我/他按了別人讚/他為什麼留言/他為什麼不留言/他留言的內容/他到底在說誰/他到底是不是在說我/他們為什麼一起出去/排版怎麼不太方便/我應該用什麼 hashtag),從友情到愛情呈現了 Decision Fatigue。
8.通訊軟體,通常再經歷以上,如果下載了社交軟體,那也有可能被否定,導致對特定性別有著錯誤評價。那些在社群媒體的不快,在通訊軟體的不快,成了原生內容一部分,每個人又習慣滑著社群媒體接受資訊,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