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看前言的時候我沒甚麼興趣(那幹嘛借),等實際開始看這本書的時候慢慢覺得有趣了。
今天看到作者說,人類學會說話這件事情是天性使然,口語有其專用的基因;但是對於閱讀這件事情,因為在演化歷史的時間還不夠久,所以必須經由後天的訓練才能學會。我們的確有涉及語言、視力的基本能力基因,但是這些基因本身不會生出閱讀能力。我們必須有環境來協助發展閱讀的過程,每一顆年輕的頭腦透過這些協助之後,才能自己形成新的閱讀迴路。
也是如此,作者特別強調,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理想的閱讀迴路。
講到這裡我就想到閱讀的確是非常私人的一種體驗,你看到一篇文章、一段文字,你腦海中想像的畫面其實是只有你有而已。那些在閱讀時瞬間出現的細節累積、文字的顏色、聲音、畫面,都會跟你過往的經驗作結合。
每個人在看到同一段文字時,腦海裡出現的畫面都是獨一無二的。
光想到這樣就覺得很興奮啊!
說到這個,他就舉了一個海明威的小故事當例子,他說海明威跟朋友打賭,用最短的字數寫出一篇小說。
海明威後來寫了:
For sale: baby shoes, never worn.
售:嬰兒鞋,未穿過。
短短六個字,蕩氣迴腸。
你會忍不住推敲,在這雙嬰兒鞋上發生過甚麼事呢?這個賣家為什麼要賣從未使用過的嬰兒鞋?
(歐,說到這裡我又忍不住岔題。
住在漢堡的時候我熱愛逛跳蚤市場,有次去逛了住家公園附近的臨時跳蚤市場。我在那裏買了一個保存狀況非常好,很新很漂亮幾乎可以說是完全沒用過的小推土車玩具。
賣我東西的那對年輕夫妻,看得出來出生良好,服裝穿著都是上流社會的氣質。
玩具很新、價格很低廉,我當時完全沒猶豫的買了下來準備回家讓小川玩。
在拿錢給那對夫妻的時候,我看到太太露出了悲傷的微笑收下了我的錢。
在看到上面那六個字的短篇小說時,我腦海中瞬間浮出的是那個太太的微笑。
所以,閱讀的確是非常私人的事情,而我們的腦神經可以在一瞬間召喚回我們個人獨特的思考內容,這真是非常神奇的過程)
後來作者用了TRACK這個字,用馬戲團當作範例,帶領讀者去理解你的眼睛在看到這個文字時,腦海是如何從字母觸發後續的所有流程(例如看到字的這瞬間你的腦海的Spotlight會打在哪裡、會有多少腦袋中的小精靈先把這個字拆解成tr 跟act、可能還會同時跳出一些類似的字幫忙組合,然後從track = 軌跡 = 火車的畫面等等),超喜歡這一段比喻,也因此讓我對這本書評價瞬間變高。
但這個段落有點長沒辦法抄下來,只能推薦大家去看了。
在深刻的閱讀這一段裡面,她提到有一個研究發現,童年時字彙豐富的人,字彙會越來越豐富;相對的,字彙越不豐富的人,可用的字彙也會越來越貧乏。閱讀廣泛且嫻熟的人,會擁有許多資源應用在他們閱讀的東西上;閱讀不廣的人,可用的資源較少,會繼而給他們比較薄弱的推論與思考基礎,使他們容易淪為未經判斷的資訊(新聞或是假消息等)的獵物。我們的年輕人將不會不知道自己是甚麼。
下一篇章,她提到了數位化閱讀對成人的影響,這一段我超級有感的。
她說,數位化後的資訊量因為太大,所以當我們習慣在用電腦找資訊時,會自動發展出一種略讀的模式,這種略讀模式會是一種F或Z字型的風格,眼球在閱讀資訊時會先看最上面幾行、再直接看最下面幾行直接找結論,如果得到證實,眼球會再回頭到中間的文章挑出支持這個結論的細節。
但是一旦形成這樣的略讀習慣後,當你回歸紙本,就很難回復原本紙本比較細膩的閱讀理解方式了。
!!!
這根本就是我!
我在網路搜尋文章的時候可以非常快速的方式找到自己要的資訊,也可以很快的邏輯歸納出結論(而且我還蠻引以為傲的)。
但是我也發現,一旦習慣了這樣的閱讀模式之後,回到紙本的閱讀時,如果不是真的很吸引人的書的話,我也是會直接就用上了略讀法去看書,導致我常常很快的速度看完一頁後,腦袋根本就還沒吸收,於是只好又回頭再重看一次同一段落,然後才會看懂她在說甚麼。
嚴重的狀況下甚至可能要來回看上兩三次才行,這樣的閱讀品質真的不太OK啊。
作者在這段也有說,同時拿一個故事,分別在紙本與螢幕閱讀上讓受測者閱讀,使用螢幕的受測者比較容易忽略故事的細節順序。
如果我們多數時間都花在充斥分心事物、順序思維比較不重要的網際網路上閱讀,我們基本的腦部迴路就會反映這種媒介的特徵,而這種注意力品質的變化,特別是名為工作記憶的短期記憶也會變少。早期人類平均可以記住七位數的數字,但現在平均大家只能記住四加減一的數量了。
(這也是我!我覺得現在工作上雖然我可以完成一些分析報告,但對於數字實際上的金額或是比重,我都要再回頭找出檔案才能確認,不再像以前一樣自己寫完後就會大概記得數字是多少了。)(唉啊這也有可能是我變老了的關係?!)(算了莫再提了,多提多傷心。)
然後她說,因為閱讀時會走馬看花,也會導致深刻的閱讀不再是大家的主流了,你可以發現能吸引人的文字篇章越來越短,人們判別真偽的能力也會變低。可能一看到甚麼消息,就會完全不加思索地接受而且馬上轉傳出去。
中間其他篇章也蠻好看的,但我剛剛回顧的時候發現我沒有特別作記號,所以就先不紀錄。
只記錄其中一點:二到五歲是紙本閱讀的黃金時期,父母最好是陪著孩子先在這個時間,反覆的閱讀孩子感興趣的紙本書。因為人的大腦是可以形塑的,二到五歲的黃金時期建立好閱讀迴路,還可以讓孩子藉由父母念書的過程中,培養出同理心(這是小小孩也能理解的情緒)。
然後她還強調,這樣的陪伴最好由真人(也就是父母)來陪伴,你用手機放故事或是用電子螢幕取代故事,這些都會缺乏互動,並無法實際上培養出孩子的閱讀腦。
如果這本書只一昧的強調紙本閱讀的好處的話,我可能不會這麼喜歡這本書。但到了這本書的第八篇,她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也就是針對現在的孩子們,我們其實可以訓練他們打造出一個"雙素養"的閱讀腦。
例如出生在雙語家庭的小孩,能夠自然而然地學會兩種語言,如果我們能夠拿捏得當的話,其實也可以培養出一種雙素養的閱讀腦。孩子從一開始就能認知到,每一種媒介就像一種獨特的語言,有它自己的實用規則和特色,包括它的最好用途、速度和韻律。
在孩童2-5歲時,應該要和小孩共讀紙本書,在年輕的閱讀迴路中添加觸覺聯想,並提供最好的社交和情感互動。也可以透過詢問小孩問題,協助孩子把自己的知識背景和正在讀的東西連結起來。鼓勵孩子們設身處地、理解他人觀點,表達自己的意見。
要讓孩子知道紙本閱讀需要花費時間,也要回報以自己的想法。小孩容易被頻繁的數位瀏覽經驗吸引,所以更要讓他們有深刻閱讀的體驗。
五到十歲的階段,當小孩用比較緩慢的方式練習閱讀跟思考的同時,也會在快速轉換的螢幕上學習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這也是為什麼現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這麼被推崇的原因,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孩子培養閱讀腦的核心 "科學方法"的過程。
如果能順利地培養孩子擁有雙素養的閱讀腦,他們其實是可以自由切換兩種不同的模式的。
作者在這裡甚至還鼓勵小孩打電動(但當然是要篩選過的),因為它其實也有它能培養的思考性。
另外,作者還提到了,數位化的閱讀也有其優點,例如它不再侷限於文字的表現,對於有閱讀障礙的孩子來說,他們往往能透過數位化閱讀(影像、聲音)來學習原本透過文字無法理解的東西。對於比較貧困的孩子來說,數位化的閱讀其實也有打破階層的彈性。
第九篇作者提到了甚麼是好的讀者,不是我要說,看到這一段發現自己被歸類在她所謂的好讀者中時,我其實還蠻開心的哈哈。
好讀者的第一個要素就是:生活在蒐集資訊、習得知識之中。
第二個要素是:發現閱讀豐富多樣的娛樂形式,透過閱讀,遠離我們平凡無奇的日常生活。
第三個要素是:透過閱讀,可以得到反思。
總之啊,我其實一直隱約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但看完這本書,其實有那麼一點點安慰劑的作用,數位閱讀也不是不好的,也是有其可愛之處。
如果我們能教小孩如何辨明網路上資訊的真假,鼓勵他們有反思的能力,其實也不一定要執著於紙本閱讀這件事上。
然後,這本書寫的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相較之下,前面的推薦序真是有點無趣啊),我很喜歡;因為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看,又有了賺到的感覺。哈哈。
哇,我立刻就犯了提到的,看首,看尾再回頭看中間的閱讀迴路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