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同EP】
時序:夢境→聯繫(with盲蛇)→電影→低語(with亞諾德/夏日)→with彩子2.0→平行→日記
STAGE2本來預計在尋找的期間完成,因應交流調整時序後,尋找就變成了完整的戰後心理重建。
論一場死亡能產生多少影響(誤
死亡只是最後的那根稻草,真正出狀況的是葉玹進商場前也沒正常過的心態。
最早定下的篇章,其實,只有核心低語和聯繫,然而低語硬是被拖到了最後才完成,聯繫也因應STAGE2調整完全偏離了原大綱。
寫得挺滿意了但是時間上……從10/19公佈第一次上映到11/17真正完成,半個企劃時長,就算中間有交流也實在不忍直視。
電影院開放後,首先定調了葉玹會去看、甚至是會看到精神失常也不離開的沉迷。於是有了作為平行交流的【混沌】,和定下大綱的低語——後來寫成了三篇。
最早完成的夢境作為與襲擊的銜接,其實卻是先定下戰後的情緒、才據此往前補完了當晚的行動;內容上是原低語的前半,選擇去看電影的原因。
聯繫本意是「拉回低語中的失序」,系列第二篇也是最後一篇。調整後作為STAGE2的預備章節,引出了納什這個角色。
電影是突發章節,補全葉玹在電影院看到的一部分場面。與平行、日記在同一天確定了內容後因為情緒太凝滯,和後兩篇來回跳著才寫完。
構想他看到的電影時沒有刻意,寫著寫著才發現好像能對上他的人生經歷(掩面
女聲尖叫是常見驚悚片配置了,但基於葉玹在聯繫中的思考,認為電影院擷取了他對歌劇魅影的記憶模仿克莉絲汀的高音也無不可。
沒有著重血腥描寫,因為那不是葉玹會關注的地方。
他在乎原本的劇情、在乎他隱約感覺到的影射,僅此而已。
離場時沒有人,自由解讀為沒有「人」或者「沒有人」都可以,甚至他中間聽到的離場聲,原本真的有人在嗎?
核心的低語。
開頭又一次的夢境,是葉玹沉迷電影最重要的理由。
再「驚悚」的電影片段,都好過無法逃離的自我譴責。
期間他發展了與納什的來往、逐漸產生了「同伴」的幻覺、「清醒著」選擇了墮落。
他知道自己依然在逃避,也知道在原本的自己看來,他正在做的事值得另一輪自我譴責,但提不起回頭的動力。葉玹幾乎是帶著「想毀掉現在的自己」的情緒在維持這段期間的「日常」。
調整過,葉玹所有對同伴的指稱都是「同伴」、「我的同伴」,一次也沒使用過他/它。
原本的安排是之後發生了STAGE2的事件,讓他重新思考死亡,並走出這段混亂。
但在與彩子交流後,平行、日記成為了新的、更有說服力的、讓葉玹從失序回歸常態的理由。
一場與納什的交談、一次對自己的扣問,他重新確定了自己的存在有某些意義,不能再自暴自棄地揮霍。這個理由荒謬、悲傷、不可理喻,但這就是商場壓迫著他們的規則之一。
某種程度上,如果葉玹最終做出留在商場的決定,可能就是因為這兩次問答。
——只要他還在商場,藉由「沒有人來自同一世界」的規則,他就能「保護」原本重視的那些人。(而留在商場,他也能保護「現在」開始在意的人)
平行的彩蛋(?)
葉玹的問卷窮舉和納什以為的多次殺人都是錯誤猜想,這一系真正的第一傳播者其實是這麼個畫風:
「誒?我覺得就是這樣啊,非得要驗證嗎?」少年有些苦惱,「好吧,直接說說不通的話……」
如果說是「有很多人知道」,大家就會相信了吧?
後來,伴隨著『我也是聽說的,信不信隨你』的開頭,少年以直覺做出的猜想在商場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