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想針對這篇表達自己的想法,我蠻不認同這篇提到的很多地方
這邊先以前文細田守提到的「戀愛、動作、懸疑、生死議題、網路世界的正反面影響、人類的可能性」當作這部電影的重點要素
先從影評對同為標題的「龍的描寫過少」切入,我認同龍的出場時間或許不是很多,加上另一重要男配角忍的戲份也佔了不少時間。乍看的確會有龍的描寫不足的感覺,但我覺得龍每次的出場都有不同的意義、加上該角色很大部分是藉由他人的評價來側寫的,我不認同龍的角色立體性、成長上的描寫有不足之處。
龍在電影前段U的世界中描寫了他暴力、孤獨、封閉、但在貝兒被威脅時又捨身相助的兩面性。而在貝兒以深情地歌聲告白後兩人又互通心意,同時也留下了「龍的傷痕為何而來?」「龍在忍耐什麼?」的疑問
同時天使對貝兒的喜愛、引導貝爾接近龍、龍在乎天使的模樣,與網路漫天飛揚的批評臆測,也更加強了龍這個角色的兩面性,這些橋段都更緊扣著貝兒對龍的台詞「你是誰?」「哪個才是真正的你?」
而貝爾和龍的成長是互相的。
在找到龍與天使的真身(惠與知)龍起先不相信鈴是貝兒、接著因其他網民的留言認為鈴和其他人一樣是來嘲笑別人的痛苦,最後以「幫忙從來沒有幫上忙」結束通話。
從角色切入,這段一方面表現出了真實的龍依然封閉內心,也揭露了他對弟弟的疼愛與保護(對應先前在U世界的兩面性行為)更解釋了面對無法改變的現實,龍只能選擇忍耐、讓傷疤越來越多
從劇情方面切入,這邊再次強調了細田守想表達的「網路的正反面影響」網路讓鈴找到龍了、讓這樣的受害兒童被世界看見,但真的有幫助嗎?顯然是沒有,因為就像當初小女孩在沙洲中間時,手足無措地大人們想著要報警、還是怎麼辦,而網路的另一頭的某人的求救聲、就像不認識的小女孩一樣,不值得我們費心思、甚至冒險去拯救
我想這部分就是導演想討論的「人類的可能性」了,即使人性如此,我們「決定」也如此嗎?就像鈴的媽媽付出行動跳下了水,鈴也用真面目唱歌只為了傳達真心給龍,相信這段劇情大家都很感動、也鮮少批判的聲音,先簡單帶過
接下來先跳過爭議不斷的見到面的過程,聚焦在龍的身上。
1. 他起先受貝兒感動願意提供地址(但被父親中斷)
2. 接著對真實在眼前的鈴依舊不敢置信她就是貝兒(個人覺得其中也有明明沒成功接受地址、她是怎麼找來的成份在)
3. 直到被鈴抱著保護,才真心相信鈴就是貝兒
4. 因為鈴轉身張手保護兄弟倆的舉動,和鈴說「我也必須正面對抗才行,我會奮戰的」
這段是我覺得對龍,也是對惠這個青少年描寫的最好的地方哪有不足
作為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喪失了能依靠的母親、而應該要帶領及守護他的爸爸只知道對自己跟弟弟施暴(不論精神或實質上的)、盼望過的社會協助最終都是空談......這些要素串聯起來,其實愛護弟弟又不相信他人、除了忍耐不知道別的生活方法、累積的壓力只能用暴力釋放,這解釋了龍在U世界裡的行為與想法
他從來沒有想過正面對抗,作為尚無經濟能力的少年、作為沒有人教導過他他值得被愛的少年,他只知道忍耐,只知道用肉身保護弟弟,所以所有傷痕都在背後
這邊我覺得的也可以更深入的探討通常在受暴家庭中,小孩很難有反抗父母意識、以及個體意識等等話題詳情請見《家庭會傷人》
一個只懂得忍耐、對社會失去信心、認為自己沒有價值的少年經歷了總總,重新相信人性、認同自我、願意正面對抗,這樣的改變難道不動人嗎?至少我是深深地被感動了
瑠果形容忍像鈴的媽媽,恰巧忍最多的台詞是「你還好嗎?」「有沒有吃飯?」「是不是發生什麼了?」而鈴的爸爸則是「要我載你嗎?」「要吃飯嗎?」「吃一點水果吧!」兩方的臺詞相呼應,加上忍最後的「放下任務」更顯出忍和鈴的爸爸一同給予鈴一種「什麼都不做的守護」
大家都下意識覺得背著女主陳清謠言、在U世界裡做些什麼,這樣才叫守護。我覺得剛好很應對到惠與知的家庭,他們的爸爸一直認為自己在「養育」兒子、認為一家三口過的很好、認為提供三餐與住宅叫做「守護」
但其實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我們根本干預不了,有些傷痛要很久很久、甚至永遠好不了,旁人能做的「真正的守護」不是強拉著鈴做些甚麼,而是「你不吃飯也可以」「你不願意說也可以」「你想做甚麼都可以」----因為不管怎樣我都站在你這邊,我都願意等到你願意說、願意一起吃飯的一天,我覺得這樣才是真正的守護。
鈴身邊不管是半推半就打造出貝兒的小宏、假裝不知情、給鈴人生質詢的合唱團員們,都是用自己的方式給予鈴這樣的守護
(還沒算到提議以及逼迫鈴以真面目唱歌的就是忍這件事、還有抓住鈴的手以免鈴也往河流的那邊走去)
這點應該是爭議最多的吧!就從「鈴為什麼要馬上去?」這邊開始似乎就有人有意見了。表面上可以解釋為「因為48小時太長了」,但我覺得真正的理由是鈴知道惠與知有麻煩,而她「現在就要見到他們、盡己所能的幫他們」。就算相關單位能馬上到也一樣,先前惠也提過了他們得到過很多「沒用的幫助」,制止父親加害惠和知很容易,真正難的是讓他們知道「事情不會永遠都這樣」、「有人是真心地不固一切守護你」
從劇情分析來看,這裡也呼應了鈴的媽媽在第一時間拿起救生衣跳下水的行動,最後救起小女孩的不是鈴的媽媽(雖然畫面上看得小女孩身上穿著鈴的媽媽帶過去的救生衣)沒有人知道跳下水會不會成功救到,所以那個當下,你選擇馬上行動、還是再觀察看看?
鈴在對U世界的大家唱歌時想起了媽媽當年的樣子,她終於懂媽媽的心情了,因為現在她也想拯救一對未曾謀面的孩子,因此在現實世界中,她才會不顧一切、立刻就想幫助惠和知,即使理性來說這麼做可能不太聰明,就像鈴的媽媽事後也被網友批評一樣。
接下來是會什麼讓鈴一個人去的部分,首先我覺得最大的原因是「這是貝兒與龍之間的事」,其次是鈴的眾多媽媽們包含忍「相信鈴自己就辦得到」
惠和知認識的是貝兒、是鈴,惠直到被鈴抱住前都不相信她是貝兒,如果大夥兒一股腦一起找到兩兄弟,這只是另一個「相關單位」的幫忙而已,更是無法讓惠相信鈴就是貝兒
所以即使大家都有想幫助兄弟的心情,但其他人並沒有「現在非去不可」的心意,大家都知道和兩兄弟建立起羈絆的是鈴,沒有必要跟著一起去
對他們來說他們在乎鈴多過剛認識的兄弟,所以當然會選擇幫助鈴前往東京,而不是自己也跟去湊熱鬧
關於「明知道對方是有暴力傾向的成人、為什麼還讓高中少女隻身前往」的部分
前面一直提到聖歌團的阿姨們和忍都像是鈴的媽媽,這個問題如果換個說法就是「小孩要去救人、可能會遇到一些危險、所以當家長的要跟在小孩屁股後面看他什麼時候碰到狀況馬上跳出來幫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