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a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筆記整理記錄
發現Obsidian + Typora的配搭很讚

又,轉用Obsidian之後,要將在Roam Research的零散筆記整理、打包,就能發現以前習慣用Simplenote的好處了……可以匯出成Markdown plain text真的很重要。
latest #17
Christia
3 years ago
Roam的backlinks是很爽,但滙出來真的不太方便……
還有更根本的層級分類 vs 鋪散分佈之分。Roam最初主打的優勢就是不用分類,先在daily page建立新筆記,把想法記下來,之後先整理。

所以,兩者其實不一定對立,只要整理筆記,層級分類最終還是會出現,Roam只是為免打斷思路而將這個步驟押後了。
Christia
3 years ago
使用Roam兩個月的觀察:
- Daily page真的很方便,每日從草稿紙開始,更容易進入狀態
- 以及,Outliner設計也方便入手,還是那個觀點:以點列式記錄想法,以段落寫作
Christia
3 years ago
- 技術上要建立新頁面很簡單,心理上覺得不想建立新頁面,即使Roam不會要求我分類,我還是習慣設想「這篇筆記要放在哪裡、是幹甚麼的」。
- 除了習慣,還因為我沒有把握在日後將筆記找回來。這篇筆記需要依附在某個更統籠的分類,我才能按圖索驥,找回來打開
立即下載
Christia
3 years ago
接著去了解Roam的筆記分類,覺得結合Metadata + Template功能最方便:

How to use metadata efficiently via templates
Creating page templates in Roam Research
比如我在[[書名]]頁面加入#[[書籍]]的metadata,然後將#[[書籍]]加入側欄,以後就能直接在「書籍」頁面查看。

那變相就是新增了名為「書籍」的資料夾啊。
Christia
3 years ago
還有Roam Untangled(不知道現在開始收費了沒)的分類方式也很實用,至少配合template用了兩個月還是覺得非常方便。
Christia
3 years ago
Roam Untangled – A course on Roam Research — Jamoe
原來是部分收費,覺得有點太貴
Christia
3 years ago
那麼為甚麼還是轉用呢?

其一之前提過了,很難write initially,那個環境與用法促使我下意引用資料或參考舊筆記,而不是直接將念頭直接倒出來。

確實是有人用Roam寫Morning page啦:
Morning Pages
所以只是我不適應那個環境而已,比如有些人要書桌亂亂的才能工作,有人則非清空檯面不可——指的是這種環境。(又,比如我只能隨意散漫地用Twitter thread,做不到plurk的碎碎念效果)
Christia
3 years ago
其二是提取筆記時出現障礙。還是環境佈置問題,即使按以上方法將特定目錄頁面釘在側欄,依然覺得不好用,難以言喻的不暢快。

後來嘗試推斷,原因可能是沒有預覽。還是比較喜歡Evernote / Simple那種1)標籤或筆記本側欄 2)筆記預覽表 3)編輯版面

一旦不是這個環境,就不自在。我可以不看預覽,但不能不顯示(。)

Roam的側欄可以做到相近效果,但不夠直觀,當我要決定左右各自顯示甚麽內容,就要多做一次決定,很快會疲勞。彈性大其實是雙面刃。
Christia
3 years ago
Simplenote*
Christia
3 years ago
另一個原因,總是想不起筆記的名稱www
我既不以筆記名也不以標籤記住那篇文字,於是很多時候找不回來,或是壓根沒起要找w我大概是按課題或隨機keywords當作記憶鑰匙,但不肯定,要想想例子。

那跟Roam有甚麼關係?沒有直接關係,倒不如說是atomic notes與outliner設計帶來的影響。

對了,還有TOC,我最不能離開的只有這個。
Christia
3 years ago
如果要從茫茫腦海釣出一份資料,需要選擇合適的魚餌。「選擇」這個字眼用得不太好,因為很多時候,魚餌並不取決於釣魚者。

假設我曾經記下標題為「用Excel將數據視覺化」的筆記,同時還記下了100則類似的Excel筆記,用「Excel」作關鍵字範圍則太大。而我記起這篇筆記的方式是:

→「我在Youtube看過Excel教學」

→「那個Youtube影片標題貌似是『製作甘特圖』」

→「那我用這個影片標題的搜尋」

→ 用「甘特圖」搜尋筆記
Christia
3 years ago
由此可見,找出「用Excel將數據視覺化」的記憶鑰匙(即魚餌)是「甘特圖」。我想說的是,要找出特定資料的線索未必取決於我早已定下的關鍵字、標籤或資料夾,而是要細聽大腦隨機蹦出哪個字眼,然後牢牢抓住。
Christia
3 years ago
那麼,為甚麼不將這篇筆記標題命名為「Excel / 甘特圖」?

因為這篇筆記的主要內容就是「數據視覺化」,甘特圖只是打開房間的鑰匙而已,跟房內傢俱是甚麼未必有關係。

這種想法背後的規則:筆記標題本身是一種概括,可以讓人一眼看清這篇筆記關於哪個課題

而規則源於Atomic notes。原子筆記鼓勵在一篇筆記之內,只記錄一個觀點、立場或概念。例如,閱讀一本書後,可能會擷取十項有用的觀點,按照Atomic notes的做法,應該將內容化成十篇以觀點為標題的筆記,而不是一篇以書名為標題的筆記,詳見:

Digital Smart Notes in Obsidian Part 2 - How to Crea...
Christia
3 years ago
恰恰是這種做法,導致我記不住筆記標題,也就無法找出筆記了。因為無論是10篇還是100篇筆記,記憶鑰匙還是「書名」。

既是如此,Why do the same work twice

https://images.plurk.com/2uP4uz7CdTPSJF0wpVgg5z.png

那就乾脆只寫一篇筆記,以書名為標題,雖然沒atomic notes那麼清晰,至少我要找的東西都會在這裡。

因為目的不在於寫出清楚的筆記,而是確保我能夠在需要時,可以快速而精準釣出那份資料。
Christia
3 years ago
好像有點關係但不清楚:
Existing spaced repetition systems discourage evergr...

超出知識範圍了。
Christia
3 years ago
Outliner的情況上面提過了,最後是Table of Contents的功能,類似Word的大綱模式,可以在編輯內容時,在側欄顯示筆記的子標題。

由於放棄Atomic notes的模式,將所有筆記內容放進同一則筆記內,TOC成了很重要的導航地圖。如此,為甚麼不能建立目錄頁,然後列出相關筆記的連結,做出類似這樣的總覧

因為越是局限自己專注的單調環境,越是容易心散。這是個人偏好。之前說自己喜歡Evernote / Simplenote的版面設計,那麼TOC則是一篇筆記之內的類似設計。
Christia
3 years ago
Outliner本身已經提供比較整齊的環境,方便將想法逐條列出。

對我來說,要是前後文沒有關係,還是要用bullet points連起來感覺太奇怪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