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凱爾特.最初的歐洲,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
https://images.plurk.com/1ZlEk3qzBSMmlE2yHNMAEz.png
latest #7
這本書的內容和我預期的有不少出入,我原以為這會是本詳細介紹當今歐洲節慶中有多少文化來自凱爾特人,或者凱爾特人的政治、宗教、生活文物有什麼特徵,但從篇幅來看,這本書可以說對這些部分僅一筆帶過,幾乎不到四分之一。
  「被羅馬與基督教覆蓋的文化水脈」才是本書重點。
作者首先說起「凱爾特文化」在二十世紀如何在全世界掀起一陣風朝,然後筆鋒一轉,以稱得上嚴苛的態度將「被誤會成凱爾特文化的普遍元素」一一點出。
  前兩章從水、樹木、妖精、死後世界到一般人認為的凱爾特文明代表──巨石文化──等觀念下手,從這邊可以看出,比起有形文物作者更看重該名詞是否從凱爾特語(或其衍生)演變而來,而沒有獨特性或語言學脈絡支持的對象則普遍歸納為萬物有靈的俗民信仰。(作者甚至對凱爾特和巨石文明的關聯抱持懷疑)
  順帶一提,比起一般人認為屬於凱爾特文化重鎮的不列顛,作者用更多的筆墨描述法國的布列塔尼(古名阿莫里卡)半島。
在第三章根據實際指涉凱爾特一詞的史料,給出凱爾特人始於西元前四世紀這個比我原以為的更接近現代的答案,雖然作者也表示部分學者認為凱爾特可以溯及更古早的鐵器、甚至青銅器時代,但作者選擇了比較保守、有史料文物佐證的說法。
  在三四兩章節作者分別敘述了「凱爾特對羅馬」,和「羅馬對凱爾特(以高盧為主)」的影響,雖然羅馬曾統治不列顛島,在英國也有發現為了對抗拉丁文而發明的歐甘文字,不過篇幅上微乎甚微。這邊最教我意外的說法是,作者認為「真正的德魯伊」是受到希臘畢達哥拉斯學派影響而產生的知識階級,一般人認為的德魯伊只是在凱爾特人所在區域活動、被誤稱為德魯伊的咒術師、占卜師,實際更接近世界各地都有的薩滿。
立即下載
五到七章可謂本書精華,隨著羅馬衰弱,不列顛島上的差不多根據民族的不同建立起七王國,這時候知道的愛爾蘭、蘇格蘭、康瓦爾、威爾斯、曼島等地的海洋凱爾特語分支已經建立,而隨著四世紀因為盎格魯薩克遜人等日耳曼民族入侵又受到衝擊,有部分布利吞人移民到當時雖然屬於羅馬帝國、但實際位於文化和政治邊陲的阿莫里卡,阿莫里卡過去就是凱爾特人活動的區域,因此他們輕易在這裡延續源自凱爾特的文化。作者用當地融入基督教的「聖人渡海」傳說,佐證至少到十世紀布列塔尼(阿莫里卡)的居民都還知道自己是來自大海另一端的民族。
在布列塔尼重新發祥凱爾特(布利吞)文化的同時,海另一端的凱爾特人後裔也一邊對抗日耳曼人(還有在八世紀後入侵的維京人),一邊以基督教為憑依發展出自己的文化,廣為人知的凱爾經、林迪司法恩福音書等就是在這時候出現的。
  緊接著,從八世紀前就開始醞釀的亞瑟王傳說在十二世紀開花結果,一時間風行全西歐,甚至因為獅心王查理參與十字軍東征而被散播到拜占庭去。作者認為亞瑟王傳說(王的回歸)的誕生和布利吞人接連受到異族侵略,渴望被拯救的想法有密切關聯;而將亞瑟王傳說進一步推廣的大功臣則是(有點諷刺的)維京人建立的諾曼王國,以及從此衍生的、橫跨英法兩地的安茹帝國,在安茹帝國宮廷有四種語言被普遍使用,分別是法語、諾曼法語、步列斯語和卡利吞語,後兩者都演變自布利吞人的語言。
第八章起開始講述布列塔尼的地位演變,從英法百年戰爭的黃金時期到逐漸被法王掌控而衰微,海島區凱爾特也隨著英格蘭的茁壯而日益衰微,直到十八、十九世紀因為民族主義興起才再次復甦,法國就是從在這時候開始稱高盧人是他們的祖先(不過貴族是法蘭克人,即日耳曼人),凱爾特文化開始在民俗學、考古學的幫助下重建脈絡,二十世紀後各種結社誕生,其中就包含新德魯伊信仰的團體,最後作者舉出以愛爾蘭為代表的凱爾特語文化再生。
老實說,因為作者非常重視語言脈絡,而不談實際內容,這本書看完我幾乎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凱爾特獨有的文化元素,不過要是想參考一個民族的語言或文化是怎麼被同化、吸收、衰微再重生的話,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