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漫畫時偶然有一種心得
但不曉得是不是只有我這樣?
https://images.plurk.com/62eCSn9gvsFszwwcoYGZIv.jpg

我認為這跟心理學有關
以後創作時會小心避免這樣的事情
latest #14
雖然每位讀者的經歷各自不同,所以反應也會不一,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評價某部作品是好,有些卻說很爛
覺得是描述手法的問題
RsR
3 years ago
意思是因為遇到同樣的事情會這樣;還是說因為情境的鋪陳手法讓人容易陷入情緒。
前者是難免的,若是後者我會覺得作者很厲害耶!什麼狀況要避免呢?

是擔心心理受影響嗎?我以為厲害的作者在作品收尾的同時,也會把讀者的情緒完整收回,不會留下傷害。

不過也有心理素質比較脆弱的讀者,那可能作者的功力要更強一點。
立即下載
確實是很厲害的,這表示他們情緒渲染的功力很強
但我覺得我沒有做好收尾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多數人對『那年高一的我』以及『與你最近的距離2』閱讀起來比較有心理壓力甚至比較難再重新翻閱
RsR
3 years ago
《那年高一的我》我還沒看,但是連載的作品會有情緒沒收回,我以為是正常的。為了讓讀者延續下一集的劇情,不是都會這樣嗎?

或許留下一點餘韻,讓人無法割捨,像上癮般不斷翻閱前面的集數,而不是痛到不敢再讀,是非常理想的狀況。

不過能替讀者的心理考慮,我讓相當期待第4集呢!
lucaer: 我也認為以連載來說那是正常的,不過確實還是會去在意一些讀者的反應~希望能夠慢慢累積經驗達成理想的狀況
譬如...該怎麼說呢
假設故事裡有一件這樣的事件好了:「親人出車禍死亡」

如果把故事描述的焦點著重在角色人物怎麼去面對這個外在事件的心理狀態變化,那麼因為角色有角色自己的想法,角色的行動也不會完全等同於讀者的行動,所以可以讓讀者比較能區分自己以及主角?
但如果是把故事描述的焦點著重在細膩描述事件本身,而非放在主角的心理及行動上的話,那樣對擁有同樣經歷的讀者來說可能是「精神衝擊再重新播放第二次」?
因為客觀事件本身是無法扭轉事實的,如果只是單純描述令人難過的事實,應該會讓人感覺到無力感吧。每個人看故事或許都是希望從中看見現實中無法得到的「扭轉力量」,所以角色要有能夠扭轉現實的力量、成為讀者寄託的希望才行——也就是說,重點在於角色面對事件要有所行動?
不過這些都只是我在摸索的假設而已
如果知道答案的話就不會走錯誤的路了XD
然後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以前好像有學過類似的心理學理論吧(學生時代了⋯),就是說是一種自我防衛機制,也就是人們為什麼會說受到巨大精神衝擊時會產生另一種人格,因為以客觀角度去看事件比較不會有心理衝擊,如果自己是當事者的話會比較承受不住
為什麼有這樣的疑惑想法產生,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看了鬼滅跟咒術這樣內容有靈異恐怖鬼怪的故事不會覺得怎樣,但有時看一些稀鬆平常系的故事卻會覺得當下有些情緒被勾動難以平復,就在想是不是當下把遇到同樣事件的角色代入成自己的關係⋯
RsR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從兩個角度來說,一個是作者想透過作品表達什麼,另一個是讀者從作品真正感受到什麼。這兩者是不可能完全相同,就算作者再怎麼詳細呈現,讀者接收到再轉成自己的想法,中間就有差距了。

從車禍再舉例,作品想表達車禍很可怕所以要小心:但讀者看到可能7成贊成、2成覺得還好、1成覺得怎麼可以把這麼可怕的事情表現出來,超雷;或者車禍很可怕但經過什麼轉折所以成長:讀者7成覺得很棒,也得到救贖、2成本來就沒什麼,浮誇、1成太輕易就忘記傷痛了,我做不到,陷入自己的情緒當中。

差異就在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產生的感受當然不可能相同。我覺得可以努力把作品再完整一點,提升產生認同感的讀者比例,可是也不要逼迫自己達到百分之百。

就像鬼滅跟咒術,大人看了沒怎樣,小孩可就不一定,或許能理解但能不能接受又是一回事,覺得這是一樣的道理,因經歷不同。
RsR
3 years ago @Edit 3 years ago
不過其實越淺白的情緒,越容易觸動人心,這是無庸置疑的。

不好意思,回覆了一堆粗淺的道理。總之,有思考就會成長,就一定能做的更好。(覺得喊口號勵志的自己有點搞笑
lucaer: 這個比喻說得很對耶,說來說去再怎麼樣也無法猜測到所有讀者的心理,反過來若是讓自己變得綁手綁腳也不太好

話說回來回頭在補看月薪嬌妻的日劇,果然很棒啊~在討論一些很現實的議題,但又不會讓人覺得很沈重,這種就讓我覺得很理想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