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閱讀紀錄 ▪️
《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其他人的存在,使他興奮和聒噪,迫使他夸夸其談,陷在製造身分或尋覓身分的錯亂狀態裡;但花木扶疏、幽靜的花園,是一種非人類的次序,他無須社交,不必有人類的表現,這讓錯亂的自我得以放鬆、退隱。

藉由與大自然無言的深交(超越所有的人類認同與關係),他存在世上的感覺又回來了,也變真實了。”

#讀嘛讀嘛
latest #29
阿白🕊
4 years ago
這本很好看。
因為原作出版於1985年,讀的時候會感覺到當中有些用語或概念和現今不太一樣,但某些核心與無解處至今依舊相通。

// 

書中從目錄起劃分成四個主題面向:
-不足
-過度
-神遊
-心智簡單者的世界

每個主題底下各有5~9個獨立章節,每個專章介紹一個主要個案。 開篇引人入勝地介紹本章主角,後續穿插一些解說、接觸過程與作者聯想到的其他個案,旁徵博引,收以後續及總結。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我喜歡作者書寫的方式,也喜歡文中他與個案互動的氛圍。
(btw他其實在書中噹了"個案"這個詞XDDD 覺得這種去人化的稱呼沒比"病患"高明,但在當時已經是種趨勢)

從字裡行間可以讀出作者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除了醫學及心理學背景,還在文學、美術、音樂等藝術領域廣泛涉獵。

筆法並不聳動獵奇,近似雜誌上會出現的小專欄。讓神秘陌生的精神疾患與大眾橋接。
阿白🕊
4 years ago
噗頭的段落引自第十二章〈失去現實感的人〉,是我讀的時候特別喜歡的一章。

本章的主角名叫湯普森。
他出現嚴重的失憶症狀,但不確定是因為無法察覺或不願承認,他後來又多了一種新的(是對應方式?衍生症狀?)行為模式:滔滔不絕地虛構。

他似乎完全認不得、或者該說記不住事情,包括眼前人是誰,但他會以對方的特徵或身上的象徵物(例如白袍、聽診器)推敲其身分;如果被回應他的猜測錯誤,他也不會有太大反應,反倒像個圓滑又厚臉皮的政客,自顧自圓場,而後接下去編造或猜測。

如果陌生人只與他相處短短幾分鐘,或許根本察覺不出他有什麼異樣,甚至可能還會被他說的故事所吸引。例如他曾告訴一名計程車司機他是牧師,儘管他壓根兒不是,就連邊也摸不著。
立即下載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 ♦
「他似乎去過世界各地,見過所有世面,我簡直無法相信一個人的一生能過得這麼豐富。」計程車司機說道。

「這未必是他的一生,」我們回答:「而是非常奇妙的角色扮演。」

♦ ♦ ♦
阿白🕊
4 years ago
(同樓上這段,以下截引書裡對湯普森的描寫以及作者的敘述,因為實在太觸動了,忍不住一直往下節錄)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 ♦
他的記憶稍縱即逝。失去方向感是家常便飯。失憶的無底洞總不停地出現在他腳下,但藉著行雲流水的閒聊和花樣百出的杜撰,他總能敏捷地將洞補滿。

對他而言,他並沒有虛構任何事,他所說的,都是他在瞬間所見、所能領會的世界。剛開始,他那種變幻無常,毫無條理可尋的狀況,常讓人一下子無法忍受、無法理解。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想了解一個人,我們會問:「他的故事是什麼,他真實、內心的故事如何?」我們自己就是一部傳記、一篇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獨一無二的;故事的內容,透過人的知覺、感情、思想和行為,在加上我們的談話交流,在無意識中不斷地建構起來。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要成為自己,必須要「有」自己,需要擁有自己畢生的故事。我們要將人生的片段重新整理,將自我內心的戲劇和故事,重新集結。一個人得有如此的故事,一篇不斷線的內心故事,才能保有其自我認同,保有自己。

說故事的需求,或許能指出湯普森猛編故事、喋喋不休的原因。他的連續感已經被剝奪了;不為人知、連續不斷的內心故事不在了,這促使他成了故事狂——他有說不完的故事、談天說地的癖好、愛打誑語,就是由此而來的。因為他無法保有真實的故事或其連續性,無法擁有真正的內心世界,驅使他必須在虛擬的連續性、塞滿虛幻人物與妄想的虛擬世界裡,繁衍出根本不存在的故事。
阿白🕊
4 years ago
/
湯普森能感覺出這情形嗎?或,再一次要問,他「對現實的感覺如何」?他是不是一直活在痛苦之中——找不著真實,掙扎著想自救,卻陷溺在最無止境的虛構故事和幻境之中?看得出來他並不自在,他的神情緊張,不時繃著臉,彷彿承受一波又一波的內心壓力;偶爾,他也會流露出坦率、沒有遮掩、令人同情的困惑,只是這情形並不常有,他會刻意隱藏。

一邊拯救他、卻又詛咒他的,就是他這不自然的、或說防衛性強的膚淺人生特性;他的人生所呈現出來的,只有表面的五光十色、變化萬千,除此之外,就只是一團幻象、精神錯亂的現象,談不上深度。
阿白🕊
4 years ago
他無法感覺到他失去了感覺(因為這種感覺已經失去了),也沒有感覺自己失去了深度——失去內心深不可測、無人能知、一層又一層界定身份或真實的深度。在任何時刻與他接觸的人都有這種印象,在他流利的言談、甚至說他的狂熱之下,是一種奇異的感覺喪失。
阿白🕊
4 years ago
/
「我的弟弟包博,剛走過那扇窗」,他說話的語調就如同他接下去的長篇大論一般,始終高亢,態度卻平穩而冷漠。

一分鐘後,我嚇得說不出話,因為一個男人探頭到門邊說:「我是包博,我是他弟弟,我想他看到我從窗外走過。」從湯普森的聲調和態度,從他活潑生動、但又毫不在乎的長篇獨白中,我完全沒有想到他講的話中有些是真實的。

湯普森談到自己的弟弟時,雖然那是個真實的人,他所用的語調(或說是沒有語調),與他在談論「虛幻」事物時,完全是一個調調。突然間,在幻影中跳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阿白🕊
4 years ago
更有甚之的是,他並沒有把他的弟弟看成是真實的,因為他沒有表露任何真實的感情,一點也沒有從其精神錯亂中稍稍得到方向和解脫的跡象,適反其道地,立刻將他弟弟看成是虛幻的,在更加紛亂的精神錯亂之中讓他隱沒、失去影蹤。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
在其耀眼卻虛浮的外表,與替代真實世界毫無休止的笑話(在這當中如有隱藏著絕望,也是他無法感知的)之下;在他明顯對於人的關係和真實的輕忽,只一味瞎掰的背後,可能已完全找不到救贖。他的喋喋不休,他的怪異行為,以及尋找意義的狂熱,成了最根本的障礙,將任何意義拒於其外。

這是一種一體兩面的矛盾。為了能時時跨越那個愈破愈大的失憶症無底洞,湯普森「愛閒扯」的重要天賦得以發揮。然而,這項天賦卻也成為他的咒詛,如果他能安靜下來;如果他能停止喋喋不休、語無倫次;如果他不再用表面的幻象來自欺欺人,那麼,真實才有可能滲入;某種真正、發自內心、純然、真實有感的事物,才能進入他的靈魂。
阿白🕊
4 years ago
在他身上,最終的、「存在性」的損傷並不是記憶(雖然他的記憶已被摧毀殆盡);他的改變這麼大,並不只是由於失去記憶,而是對情感的感覺能力也喪失了。

♦ ♦ ♦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關於是什麼疾患造成湯普森的症狀,作者推測這與額葉症候群*和柯薩科夫症候群*有關。(*皆按書中譯法)

然而關於治療,他們用盡方法,最終只能承認他們束手無策。湯普森像與世界斷線,就連專業醫護也無法為他修復連接;湯普森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他連痛苦的感受都已經失去了。

本章的最後,作者寫道:
阿白🕊
4 years ago
♦ ♦ ♦
我們想要使湯普森「重新連接」的努力都宣告失敗,甚至還增加他暢所欲言的壓力。然而,當我們放棄努力,讓他自求多福時,他有時會逛到醫院周圍寧靜、無拘無束的花園當中。

那兒一片平靜祥和,他尋得了自己的寧靜。其他人的存在,使他興奮和聒噪,迫使他夸夸其談,陷在製造身分或尋覓身分的錯亂狀態裡;但花木扶疏、幽靜的花園,是一種非人類的次序,他無須社交,不必有人類的表現,這讓錯亂的自我得以放鬆、退隱。

藉由這分寧靜與天地自得,他也享有了一分難得的寂靜與自在。藉由與大自然無言的深交(超越所有的人類認同與關係),他存在世上的感覺又回來了,也變真實了。

♦ ♦ ♦
阿白🕊
4 years ago
個人覺得這是一個溫柔得近乎浪漫的寧靜收尾。
即使這可能不夠實事求是,我仍希望這是真的。
阿白🕊
4 years ago
這一章很觸動我,雖然自己沒有失憶症金魚腦另計TT,但裡面很多橋段的描述都讓我感到共鳴。

尤其在「自我」來源於建構那段,正好打中最近的在思考的事情和現階段的結論。

以前我覺得,自己的內在或許是一塊大理石原石,我得在那之中摸索全貌、看見自己的真實,然後才有辦法雕鑿打磨使之面世。

最近我認識了「建構」這個概念。有別於釐清或歸納,建構是一個主觀性和主動性都極為強烈的字眼,建構的原意與途徑是透過對話建構問題,那麼,延伸到自己身上,我能透過與自己的對話建構自我嗎?

這個是一個新的切入面,我從未用這個角度思考,更沒有想過可以這麼做。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前幾年我漸漸感到/認知到自己缺乏中心,這源自不甚思想,更遠一點又溯及從小成長在比較傳統的家庭及環境。

小時候的我習慣(或者該說追求)當個好孩子/乖孩子/模範生/開心果。見到人就叫,要甜甜地笑,只要這樣就會被誇讚被喜歡,有時還有禮物拿,多麼輕鬆,大家都愉快。一種走捷徑的心態。

然而就像我人生至今最慘痛的教訓:「所有我想抄的近路,最後都會成為最遙遠的路。」

結果直到現在我還在努力於擺脫那種討好心態。值得誇誇自己的是,雖然有時進兩步退一步,我確實已經好了很多。
阿白🕊
4 years ago
習慣了討好、討喜、符合他人期待的行為模式→日積月累內化成思考模式,甚至變成一種不自覺的追求。

結果正是這種想被誇讚/喜歡,害怕被討厭的念頭,讓我在與人相處時(尤其是初次見面或社交場合中)反而變得很不自在。

而我在那些時刻的外在表現,正與湯普森的行為形成重疊。所以每次這類社交結束後我都有種筋疲力竭又後悔的心情,回想當天所犯的每一個社交小錯誤或應對失當,被懊惱環繞。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為了努力讓對方感到「我很友善!我真誠地想認識你!」
即使在不知道該說什麼時候,也無法安然度過沉默的空檔,倉促地開啟一個「我覺得對方會有興趣」、「我覺得可以聊下去」的話題。

>因為下意識裡有討好心態
總會過度地附和,急於認同,即使對於超出自己經驗範圍的敘述也連連稱是。
可我實際上根本不懂,是個屁啊。

人的無知難以隱藏,更進一步是「對自身的無知有自知,又害怕別人發現這一點」的欲蓋彌彰,這種蒼白拙劣的試圖挽救,具現成了夸夸其談的裝懂,空泛,笨拙,當然更毫無真誠可言。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因此在讀這篇的時候,像水的流動之於海倫凱勒那個"wa-"

湯普森的夸夸其談,是因為失憶症導致自我分崩離析,牽連感受一同褪色。

我沒有失憶症,那麼,我在社交場域上偶發的夸夸其談又是因為什麼呢?
阿白🕊
4 years ago
想了幾天,稍微找到自己現階段的方向。

在社交場域和人際互動裡,其實我沒辦法決定自己要表現得多討人喜歡,但我可以決定要揭露多少自己的真實。

如同《脆弱的力量》裡作者所說:人不是因為優秀而被愛,而是因為真實而被愛。

這是我最近的練習。
阿白🕊
4 years ago
回歸核心,我想關鍵仍是建構自己的真實=建構自我。

原本我覺得自我是塊原石,但漸漸地我不這麼想了。我喜歡想像自我是一片廣袤無際的地形,地貌起伏錯落。若想建造些什麼,得先摸透那一塊。如果在此處與彼處之間有條寬闊江河橫亙,我可以築橋,可以造船,可以蓋兩棟高樓空中連通,地底隧道水中隧道也好。

或者我直接走過去就行了:D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我特別喜歡噗頭引用的那段話。
獨處,自然,與人際連結相同,皆為生活之所需。

不想維持人形的時候,我想在被風吹動的葉隙光瀑下安穩地融化。
阿白🕊
4 years ago
/
除了這篇〈失去現實感的人〉,其他有好幾篇也很喜歡。有時看作者紀錄的患者如何察覺到「事情不對勁」→「!」→「我該去見見醫生」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阿白🕊
4 years ago
有一篇超級應景,情境細想起來實在很毛。
個案主角的老太太在睡夢中聽見音樂聲,熟悉又陌生,依稀像童年在收音機裡聽見的旋律。

然而直到她醒來,音樂仍在她耳中迴盪不去。
阿白🕊
4 years ago @Edit 4 years ago
這一篇很好看,溫暖中又帶著一點點惆悵。

這位老太太的起因源自輕微的中風,在她的右側顳葉有一小塊血栓或受傷,引發了顳葉的癲癇症狀。

這章作者提到另一名神經學家潘懷德(Wilder Penfield),他在自己的一篇報告中提及他的顳葉癲癇病人中,有患者同樣有聽到音樂的症狀。
那一節的小標是"腦中十大金曲排行榜"(p-music)(而且真的有把曲名列出來XDDD
阿白🕊
4 years ago
原本想再提一個但太睏了無法思考
總體來說,非常推薦這本書,當故事書來看也十分享受。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