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診的時候遇到一個比較仇視健保的家醫科老師,一邊說著希望健保趕快倒,一邊說自己不會幫健保把關,而是會想著怎麼樣幫病人ㄠ到最多的診療內容
覺得滿有趣的。因為我自己不太會判斷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尤其老師其實對教學又充滿熱忱,在剛開診前花了很多時間跟我們講台灣的四癌篩檢以及國外的標準。
只是講著講著老師也提到台灣的防疫都是低成本的作法,只是地利關係所以用這種方式還真的撐得住。國外人根本無法參考。這只有在我們台灣做的起來
也要漸漸習慣在醫院環境中不要輕易的跟老師起價值觀衝突,除非我是有存在感的上進住院醫師。想到之前在精神科跟一個所有人都推的大V,結果跟診期間遇到病人來讓她坐了快十分鐘都在打病歷不問診。開始說話時又頻頻打斷並且說這些不是重點。然後在某幾個看起來比較是社會人士的病人身上又跟著一起批評一例一休多爛多爛,而且是從資本方說這樣勞動力多難處理的觀點。
現在不會那麼討厭他們了。他們也是在醫院工作討飯吃的人。反正我根本沒有那麼喜歡他們,說討厭就真的有點太無聊。而且未來如果不會一起工作,維持一個表面上的和睦似乎也有必要性
另外今天試著看一篇在討論DID(多重人格疾患)的精神動力角度的論文
還沒看完,但滿喜歡的。論文中在討論DID時談到歷史上對DID的精神動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缺陷,另一種是衝突。缺陷是指因為個人的內在韌性無法處理這麼巨大的外在壓力,因此把我們的觀點限縮,把某些感官切掉不去接受,導致記憶無法整合,所表現的解離症狀。
衝突是指內在情緒或是外在刺激太過劇烈,導致自我為了不要吞這種東西進去,在感受的同時強烈拒斥,把這些東西都拋出去導致的。
後面正在看一個case,但因為很懶所以沒有很認真看XD
是說告訴每一個人說我選內科組都得到「你會死」的表情,我現在真的有點害怕
很想說如果我真的不行,好希望有人可以借我聊天。但想來想去,或許應該是說,我到那個時候,一定要明白這些都是巨大的傷害。要不停地接受自己纖細的內在真的是會一直受傷的。然後再重新去接納與感受,記住那些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