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三顧茅廬】
於官渡之戰中與曹操大戰數日,但終因兵力懸殊而敗陣。
雖然有徐庶相助才能屢次出奇制勝,但果然還是無法改變最根本的事實。
百般思考之下,只得率領眾人前去投靠劉表,務求之後再戰。
latest #30
這幾日都與徐庶談到深夜,但卻見他臉色越來越不好--
「元直,究竟發生何事?吾看汝臉色相當不好。」終於在某日的下午,劉備忍不住關心的詢問。
只見徐庶緊咬下唇,深深嘆了口氣,站起身來就朝自己深深一揖。「元直這是怎麼了?怎麼會--」
『其實是……在下數日前收到了從許都來的信,說是母親……已經病重……』低下頭,等到劉備過去扶他站好,這才面向人。
『在下深知,這或許是曹操之計,但在下無論如何都無法拋下母親,在下……恐無法繼續侍奉主公。』
聽到這裡,劉備微微嘆了口氣,曹操那人,當真不肯放過他。
「……吾知道了,元直若是要回許都,等汝準備好,吾定馬上派人送元直回去。」
這幾日都與徐庶談到深夜,但卻見他臉色越來越不好--
「元直,究竟發生何事?吾看汝臉色相當不好。」終於在某日的下午,劉備忍不住關心的詢問。
只見徐庶緊咬下唇,深深嘆了口氣,站起身來就朝自己深深一揖。「元直這是怎麼了?怎麼會--」
『其實是……在下數日前收到了從許都來的信,說是母親……已經病重……』低下頭,等到劉備過去扶他站好,這才面向人。
『在下深知,這或許是曹操之計,但在下無論如何都無法拋下母親,在下……恐無法繼續侍奉主公。』
聽到這裡,劉備微微嘆了口氣,曹操那人,當真不肯放過他。
「……吾知道了,元直若是要回許都,等汝準備好,吾定馬上派人送元直回去。」
『……主公大德,無以回報……』徐庶深深低下頭,不斷地道著歉,想來他也相當的兩難,而他又是事母至孝,自然無法不管。
「……無事,希望家母能夠平安。」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徐庶點了點頭,之後馬上想起什麼似的緊盯著劉備。
『……只怕這一別,主公處境會更加艱難。』
看得出徐庶仍是耿耿於懷的模樣,劉備苦笑一聲,仍是安撫對方不要緊。
「於這亂世之中,家人乃是最為重要之羈絆,元直無須自責。」
徐庶感激涕零的看著他,稍微平緩情緒後,仍是和劉備談完了今後的局勢。
許都那裏刻意的不斷催促,無奈之下,徐庶用一天收拾好行囊,隔天便要出發去許都,劉備為此也替他辦了盛大的餞行宴。
隔天一早,劉備等人親自送徐庶出城門,徐庶翻身上馬,頻頻道謝,最後騎馬離去。
立即下載
但才走了段路,徐庶又折返回來,並且有些驚慌地看著劉備。
『這幾日因家母之事,心慌意亂不已,差點忘了與主公說最重要的事。』趕緊下馬,小小的喘著氣。
「元直慢慢來,究竟是何事?」
『主公可曾聽過,這天下有名為臥龍、鳳雛二人?傳聞此二人皆為世間少有之人才,若能得其一,必能得天下。』
聽到這句話,微微感到驚訝,然後搖了搖頭。「這,吾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二人究竟是?」
帶著徐庶回位置上坐下,他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臥龍名為諸葛亮,字孔明,目前傳聞隱身於深山的草屋之中;鳳雛則名為龐統,字士元,可他行蹤難以捉摸,性格古怪……在下還是建議主公前去拜訪臥龍。』
聽了以後只覺得嘖嘖稱奇,天下既有兩位如此賢才,那曹操怎可能不前去邀請?但或許正如徐庶所說,這是只有他們才會知道的消息。
「那二位真如此厲害?依吾看來,元直已是相當厲害的人才了。」聽見這番話,徐庶笑了笑,揮了揮手:
『不敢,但與臥龍、鳳雛相比,只是劣馬比麒麟、烏鴉比鳳凰,完全無法相比啊!』
沒想到竟讓徐庶如此自謙,劉備點了點頭,握住了他的手。
「謝謝元直相薦,吾定會誠心誠意去拜訪臥龍先生。」然後有些不捨地看著徐庶,拍了拍他的肩。
「元直,這一路上舟車勞頓,千萬要當心身子啊。」
『……是,謝謝主公,在下定不會忘記主公之恩情,告辭。』翻身上馬,這次徐庶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劉備站在原地不斷看著那抹身影,就連徐庶的身影要被竹林遮住了,他還命人把竹子給砍了,直到他消失為止這才回城。
『大哥,咱真要去找那臥龍?』回到府裡後,劉備把關羽和張飛喊來商議此事,張飛馬上困惑的提出。都說這讀書人性格古怪,何況還住在那深山之中,說不定根本是個難搞之人。
『……大哥如何想?』
「這自然是要去,且是元直推崇之人,肯定不會有假。」關羽問了自己的意見,他馬上不疑有他的回答。
況且如今軍師之職空著,那肯定不行。
商議完後,他馬上吩咐人備好馬,準備隔天就前去找那位臥龍。
位於洛陽二十里的簡陋草屋,裡頭傳來陣陣琴聲,只見名雖已蓄鬍;但樣貌清秀男子在彈箏,修長的手指在琴弦上來回彈壓。

那是首慷慨激昂之曲,琴聲時而快;時而慢,忽高忽低的轉音,可讓人駐足停聽。

然而彈曲之人心不在曲上,他回想起前幾日徐庶前來拜會之事。
「元直怎會前來?」侍童領人進來時,諸葛亮是有些驚訝,目前在劉豫州手下當軍師,怎會想到要來此地。
但也不會到完全想不到,只是許久未與對方飲酒作樂了,隨後諸葛亮趕緊叫侍童熱酒水。

『只是許久未見,想念起喝酒的日子。』對方無奈的笑道,隨地而席與諸葛亮聊起天來。

小童送上酒水微微欠身後離去,只留諸葛亮與徐庶於室內。
冬日漸寒,席邊火爐裡的木炭正燃燒著,提供斗室內之暖以祛寒氣。

『不知孔明對日漸二分的情勢有何見解?』徐庶的目的諸葛亮不是不了解,此次就是來討論時事而來。

他已在深山中不過問世事,但是既然好友開口還是不免說起。
「曹操原是漢帝之臣,聰明卻容易衝動,雖然有眾多能士,其舊主稱其有才,我看非也。」摸了幾把自己的鬍子,諸葛亮平淡的開口。

「孫權出仕江東,以江東為業,待軍士甚好有識人之才,但卻無發揮軍士其長才,可惜也。」孫權乃其兄之主也,也曾由江東之時見過幾面,但諸葛亮深覺此人無法讓他發揮才能,實為可惜。

『那……劉豫州、劉將軍呢?』徐庶還是問到自己侍奉的主公,諸葛亮聽聞沉思了一會便道:

「劉豫州乃漢室之後,為人宅心仁厚,雖未爭到領地,但未來興許能三分天下……」對徐庶的主公,諸葛亮不是很理解,其實連見面都不曾見過,但皇室之後與仁世理想,諸葛亮是有點興趣的。
『那麼劉將軍來訪,你便如何?』徐庶硬著頭皮問道。

「吾人並無出山打算,天下之事乃至這盞酒杯之中,喝盡便也就消失無蹤。」諸葛亮很快的拒絕了對方,轉眼間酒杯裡的酒被他仰頭喝盡。

『也是……時候不早我先告辭。』徐庶這次的目的只達成了一半,他說出自己的主公的名字,引來了諸葛亮的興趣,不過沒有勸到對方為其謀事,還算是可預想範圍內。

徐庶已完成自己的原本目的,他起身向對方告辭離去。
曲正要彈畢之際,突然箏弦斷裂打在諸葛亮的手上,頓時手背多出一道紅痕,侍童慌忙的關心主人傷勢,只見諸葛亮淡淡說道:

「不必,剛只想到舊友,弦便自斷……看來情勢有變,幫吾人稍個口信給村口的農夫,要是有任何要人前來就念出那首詩。」諸葛亮曾經寫詩給了一位農夫,他雖然聽不懂其中含意,但很高興的收下了。

看來他出山之日將要到來……
正在廳中準備禮物,好隔天前去拜訪諸葛亮,突然一名僕人通知,府外有一名白髮老者求見。
「莫不是諸葛先生?」趕緊整理好衣冠,然後親自出門前去迎接。雖以為是諸葛亮,但還是禮貌性地問道:「在下劉備,劉玄德,不知這位老者是?」
只見那老者朗聲一笑,然後朝劉備拱手行禮:「見過劉皇叔,吾是司馬徽,人稱水鏡先生。」
聽見對方說出名號,忍不住大吃一驚,然後趕緊邀請對方進入府內。「原來是水鏡先生!久仰大名!」
邀請司馬徽到大廳入座,然後準備茶水、點心招待。
「不知司馬先生來此,有何事指教?」微笑並禮貌地問道,司馬徽輕撫白鬚,然後說道:「聽聞元直在此,所以特別來訪。」
聽見來意,劉備只感到可惜的嘆了口氣:「司馬先生來遲一步,元直其母遭曹操所囚,已於前幾日離開此處。」
司馬徽拿著喝茶的手陡然停下,然後搖了搖頭,說明這是曹操的伎倆,並且說徐母必死無疑。
「元直已經前往,徐母何故致死?」劉備感到驚訝的問道,司馬徽說,徐母高義,得知自己拖累徐庶,必定自縊。
「唉,沒想到竟會如此……元直離去之前,薦南陽諸葛亮,司馬先生可知此人如何?」
司馬徽笑笑說道,此人可比管仲、樂毅,是天下難得一見的奇才。
「管仲、樂毅乃戰國名人,先生以此二人相比,不會太言過其實?」
在一旁的關羽聽聞忍不住挑了挑眉,然後問道,司馬徽更是笑著搖了搖頭:「若是將軍認為不可以此二人比,我自已另二人比之。」劉備好奇的追問,司馬徽說道:「可比姜子牙、張子房也。」這些對話更讓劉備深信,此人必為高人,明日定要好好以禮相待、請人下山。
之後又聊了一會,司馬徽告知有事要先告辭,劉備自是盛情邀請留下,但司馬徽婉拒,自己只能親自送他到大門。
「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離去前司馬徽笑著說出這句,讓劉備忍不住說道:「真隱居賢士也!」
並且命人加速備好禮品,明日要親自去趟南陽,懇求孔明下山。
當劉備三人行至南陽鄉間,見一農夫作歌曰:「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劉備聽聞便以欣喜而快馬至一山莊前

「我見來人無數,便無法記這無數名諱。」小童見其人來便說道。看其來者殷勤懇求,便說:「先生今早已出,不知去何方,也不知幾日歸來。」

劉備便如同未得高人而黯自離去,其後碰見了諸葛先生幾位友人,都以粗鄙農人為由拒絕再與其深談下去,便讓劉將軍深知此地為寶地兒才輩盡出,想必諸葛先生定是其上高人。

最後一次是待春暖花開之際劉備才再次前往……
隆冬之際,劉備使人去探聽孔明動向,來人回報曰孔明已回,於是劉備再次帶著關羽和張飛前往南陽,一路上大雪紛飛讓人難以看清,兩名義弟皆說孔明不過是名村夫,且根本有意刁難,大可不必理會,舉起雙手呼出白氣,嘆了口氣說道:「諸葛先生乃世外高人,要多點耐心才是,要不你們二人要先回去也無妨。」
關羽和張飛這才對看一眼,然後無奈地繼續跟著他上山。
而在將近茅廬之際,聽得一旁酒店有二人在喝酒、作歌,於是趕緊走上前,朝二人拱手問道:「二公誰是臥龍先生?」但二人皆回,僅是臥龍之友,都並非本人,失望之餘只得告辭二人,繼續前往茅廬而去。
下馬上前敲門,那小童前來應門,帶著溫和的笑容拱手說道:「先生今日是否在莊?」小童看了一眼,然後回道:「先生在堂上讀書。」然後便招呼三人進屋內,走到房前,自門縫看見一名少年擁爐抱膝,邊高歌,趕緊上前說道:「備仰慕先生許久,前一次未得見深感遺憾,今日得以見之,實為萬幸!」
那少年驚呼一聲,趕緊扶起彎腰行禮的劉備,然後說道:「將軍是劉豫州?來此是要見家兄?」
而經詢問之下,才知此人為孔明之弟--諸葛均,且孔明又再次出門遠遊,並不在家。
經諸葛均提醒之下,這才請小童備齊文房四寶,提筆寫下一封信曰:「備久聞先生高明,如今漢室垂危、奸臣亂國,備肝膽俱裂!望得見先生與之共謀大事,乃天下之大幸。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再訪先生尊容。」
之後又與諸葛均相談一會,這才告別離去。離去之時又見一先生在馬上高歌,劉備趕緊跑下馬問曰:「先生肯定是臥龍!」但那人又說是臥龍之岳父,名為黃承彥,此來也是要見孔明,但也未見得。
劉備深知今日再也無法見到孔明,只好與關羽和張飛先行離開南陽。
待春暖花開之際,選定吉日、齋戒沐浴以後,劉備又帶著關羽和張飛前往南陽,但二人極其不服,不斷說孔明就是擺場子,而劉備身為皇叔屢次拜訪都未相見,此人實在太過,經自己怒斥一聲,只得再度跟隨前往南陽。
上山快到草蘆之時,正巧遇見諸葛均,詢問之下孔明終於在前晚返家,欣喜之下便加快腳步前往。
上前敲門,小童說孔明正在小憩,張飛吼道:「俺大哥都來兩次了!快快叫醒,難不成還得我們在這等著?」
趕緊舉手阻止張飛,自己拱手說道:「無妨,先生小憩也不便吵醒,等他醒來再通知即可。」於是三人便在草蘆外等了一個時辰--
這幾次來的邀約的確稱諸葛亮之意,酒水好喝、聊人更甚,於是乎他幾乎都在外頭雲遊四海,他知曉有位自稱劉皇叔之人二訪,但總是遇不到頭……

今日春暖花開;百鳥爭鳴,他又趁深夜回歸,睡意襲來便小憩一會……

直到日上三竿方才起身,覺得此種心情便可吟詩作對,於是曰:「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待詩詞對完,這才發現草堂外有三人佇足,便呼小童過來這方知劉皇叔三度來訪。

他連忙起身去後堂梳洗,過了一會便將人迎入草堂內,一見到劉將軍的便說道:

「不知將軍來訪,方才便可呼亮起身。」如此重禮數的諸葛亮拱手向對方致歉著。
後來小童便迎三人進屋,一進屋裡,便看見一名男子身長八尺、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白袍,看來比想像中年紀要輕,但卻有股飄飄神仙之感。
「在下劉備,久聞先生大名,前兩次未得見先生,已留書一封,不知先生看過否?」
拱手行禮,在經歷多次的誤認之後,總算能見到這位臥龍,劉備感到十分激動且高興。
相較之下,在身後的關羽和張飛顯得不以為然,眉頭緊皺,但還是忍著沒說什麼。
「南陽野人疏懶成性,蒙枉將軍親臨二次,亮不勝愧赧。」想到對方竟二次未見到吾人,那羞愧之心便油然而生,諸葛亮頻頻致歉著。

「昨日見將軍一書,足見將軍憂國憂心之意,只恨亮年少才疏,有誤下問。」小童備妥熱茶水,兩人主賓而坐,開始商談起書信之意。
「先生客氣了。」看得出諸葛亮感到相當愧疚,趕緊舉起手表示這不算什麼,聽到孔明說出那些話,顯得有些慌張。
「水鏡先生、元直皆向吾力薦諸葛先生,望先生不棄吾鄙賤,給在下指點迷津。」語畢又是恭敬的朝對方拱手。
況且來過這草廬三次,在外頭見到的都是些不凡的人,而且他相信那些詩肯定都出自孔明之手。
「德操、元直乃世之高士,亮乃一耕夫耳,豈能安談天下事,二公謬舉矣。將軍怎棄美石而求頑石乎?」諸葛亮還是不敢抬舉自己,而讓自己落人話柄,但在劉皇叔殷切求取下,諸葛亮笑而答曰:

「願聞將軍之志。」聽聽尚且不算浪費時間之事,如果面前之人肯為其暢談也不是件壞事。
眼見諸葛亮不厭其煩地願意傾聽,瞬間感到有一絲希望。「二弟、三弟,你們先到外頭候著吧。」看見關羽和張飛離開,小童也識相地離去,現在只剩二人待於房中。
「劉備不才,漢室垂危、奸臣竊國,備不量力,欲以大義拯救天下,然智不足,望先生開其愚,乃天下之大幸也。」
聽取劉備之言,諸葛亮思付後曰: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曹操勢不及袁紹,但也是克紹者,非違天時,亦人謀也,今操擁百萬大軍,狹天子以令諸侯,此不可與之爭鋒。」

「孫權據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附,可為援而不可圖之。」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諸葛亮隨後便繼續說道:「今劉璋暗弱,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若將軍意成霸業,便讓曹操北佔天時;孫權南佔地利;將軍便可佔人和,以荊州為家,而後取西川建基業,後可圖中原也。」小童攤開西川五十四州圖,諸葛亮解說之細,望將軍可聽懂。
聽完以後,劉備大感驚訝,趕緊拱手大嘆:「聽先生一言,猶如茅塞頓開,先生著實不簡單!」
過去他麾下自然有多名能人之士,但卻從未有人給過他這般建議。「……可荊州劉表、益洲劉璋,皆漢氏宗親,吾怎可忍心奪之?」雖是為了對抗漢賊,可如今漢室垂危,宗親們也相當不易,他也實在無法下手。
「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將軍。」見將軍頓首拜謝,而後劉備聞亮不願出山,便淚沾襟袍此情甚誠,亮便允諾願效犬馬之勞。

待關、張二人進入後拜獻金帛禮物,亮予以拒絕之意,耐不過劉備曰為了表心意之物,亮方才受取。劉、關、張等人留宿一晚,次日與賢弟交代田畝不可荒廢之事,諸葛亮便隨劉備等人同歸新野。
------EN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