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的歷史來看
英國的遠古史將近是不存在的
若非與西歐的愛恨情仇交戰
他的歷史會不存在於世界史上
但以傳說來論
遠古以前得不列顛群島是傳統的多神信仰
也就是萬物皆有靈
稱作賽爾特信仰
目前看起來不列顛史從基督教傳入後才開始有斷斷續續的記載
在那之前得賽爾特信仰記錄得歷史都被消失了
用被消失一詞是沒有說錯的
基督教傳入後開始詆毀消滅賽爾特信仰
賽爾特信仰中
山羊是很神聖的生物
他帶著神諭
同時是塞爾特信仰的中心
基督教中將惡魔的意象轉嫁到賽爾特的山羊信仰
讓此信仰開始沒落
而更早以前的基督教傳說是
路西法是上帝跟前強大能力的大天使
最後背叛了上帝被逐出天堂
他帶領著叛軍墮天使
成為黑暗一方
被稱做惡之代表
歷史上威爾斯和蘇格蘭還有愛爾蘭都對英格蘭是從以前到現在都互看不順眼還很賭爛
而且蘇格蘭跟威爾斯還有愛爾蘭還很不爽為啥要被英格蘭管
根據那則連結
吉爾達斯對於此戰最重要的記載則是不列顛人戰勝了入侵的盎格魯薩克遜人,
並喝止了蠻族的進犯。
隨後,不列顛維持了一定時間和平與穩定。
<--當時得不列顛幾乎被盎格魯薩克遜人佔領
這樣的寓意也許來自書寫的僧侶渴望的擊退外敵
亞瑟肩負著聖母塑像,在十二次的戰役中一一擊敗進犯的薩克遜人。
<--從這邊就可以看出基督教傳教的文化意義了
而著名的紅白龍之爭
傳言中不列顛島是紅龍的出生地和據點
不列顛島即為龍之島
自此敘述已經看出威爾斯的傳說融入了英格蘭主體的記述
(至於伏提庚,他就是黑傻寶具中台詞「卑王鐵槌」中的卑王,
FATE中乃是象徵不列顛神秘本身的巨龍,在被阿爾托莉雅擊敗後不列顛便逐漸邁向衰亡。
所謂的卑王鐵槌應該並非卑王的鐵槌,而是予以卑王裁罰之意。)
<--
伏提庚代表的是威爾斯傳說中的紅龍
被黑傻擊敗得寓意
我相信比較趨近於英格蘭征服威爾斯的意義
同時也有消滅基督教以外的信仰的涵義
但在英格蘭主體敘述中
象徵邪惡的白龍變成了伏提庚也代表威爾斯
原本威爾斯傳說中的正義方紅龍變成了亞瑟王的代表
卑王鐵鎚應該是「黑傻發動了此招,代表給予卑王伏提庚教訓的鐵鎚(擊敗伏提庚之意)」
《坎布里亞編年史》中還寫到了亞瑟的結局:劍欄之戰。
以及另外兩個後人熟悉的名字:
在劍欄之戰與亞瑟一同戰死的Medraut、以及瘋狂的吟遊詩人Myrddin。
(莫德雷德) (梅林)
<-----
卡姆蘭之戰起自於高文追擊蘭斯洛特後被莫德雷德擊殺
而亞瑟王與背叛的莫德雷德最終在此一戰
莫德雷德被亞瑟王擊殺
但亞瑟王同時身受重傷
最後在貝德威爾的幫助下靈魂回歸阿瓦隆
聖劍投回摩根出現的湖中
結束了亞瑟王的傳奇
莫德雷德他是亞瑟王同母異父的姐姐莫歌絲的兒子,名義上為亞瑟王的外甥,但實際上卻是亞瑟王與莫歌絲亂倫而生出的不義之子(私生子)。有的文獻及傳說中則描述莫德雷德是女巫摩根勒菲的兒子。
自此可以知道
若要掩蓋亞瑟王不光節的歷史
就需要將莫德雷德的身分轉嫁成摩根之子
但以前近親通婚是很常見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當初基督教為了塑造出亞瑟王傳說方便統治,把亞瑟王定義成英格蘭主體故需要醜化部分
在賽爾特信仰裡
他守護著威爾斯的和平
握著象徵意義的蘋果枝
從這裡推測
摩根是威爾斯傳說中重要意義的多神信仰之神
英格蘭主體的信仰概括了威爾斯文化後
威爾斯傳說中的良善意義加上傳言中擅長魔法
(基督教認為會使用法術的是邪惡的女巫,惡魔的使徒)
成為了亞瑟王傳說裡意圖阻攔亞瑟王的邪惡代表’
威爾斯傳說中
摩根與薇薇安還有妮妙三女神居住在阿瓦隆
而被稱作湖之騎士的蘭斯洛特
傳聞中自幼被薇薇安帶走
教養他成為高貴的騎士
而從這邊來看
摩根和薇薇安以及蘭斯洛特
都具備一體兩面的正邪兩特質
故不排除成就光輝無汙點的亞瑟王傳說
會讓這三人的歷史上呈現的傳說有很大的歧異
蘭斯洛特和莫德雷德的背叛
後面代表的可能是隱藏亞瑟王傳說的不光節
甚至好藉以隱喻「亞瑟王有能力,但是是被背叛所以才失敗」
同時也包含轉化扭曲過的威爾斯傳說
在愛爾蘭的傳說裡
摩根是仙女
基督教裡三位一體是基礎論
不排除自此衍生出摩根和薇薇安以及妮妙的三位女神
隨著傳聞的演變
摩根成為了梅林的導師
而梅林又有著魔法的力量
最後定型的樣子是夢魔之子
但夢魔在基督教文化意義裡是非常低階的惡魔
甚至有淫穢的意義
不排除有貶低多神信仰魔法論的前提上
而薇薇安在傳說裡與梅林有諸多牽扯
後世流傳的多半是薇薇安阻攔梅林
或是其他兩位湖中女神的對其的妨礙
亞瑟王的中心主軸是圓桌武士群
主要遵循所謂的騎士精神
這套法則在當時的歐洲很是盛行
不排除視為西歐文化已經融合進民眾的希冀之中
而另一篇威爾斯民間故事《安溫的戰利品》,
則是敘述了亞瑟王帶領部下前往仙境安溫尋找魔法大釜的故事。
現代許多人認為,這故事就是往後聖杯追尋傳奇的起源。
<---安溫就如同傳說中的阿瓦隆
裏頭有著摩根等女神的守護
而大釜隨著後世傳說的演變變成了聖杯
也是基督教的刻意
大釜也不過就是大一點的大鍋子
但在基督教認定的「女巫說法理論」中,是極其邪惡的存在,是女巫用來熬煮謀害他人魔藥的的道具,甚至連大釜都有魔法
《崔斯坦與伊索德》也有其不光節的內容
同時他也在傳說中被聖杯拒絕
fgo裡崔斯坦的經典名言
也許能夠概括傳聞中的亞瑟王
---假若這位亞瑟王真的存在,高潔英勇仁愛
但為何會走向分崩離析的衰敗?
也許崔斯坦和蘭斯洛特的傳說印證了那句話
根據連結談到
當時大力推廣亞瑟王傳說的亨利二世
正意圖證明自己即為混合了諸多威爾斯傳說的亞瑟王
好強化權力和統治
有可能克雷蒂安是自行創造了這名騎士,
又或者他可能參考了愛爾蘭傳說中經歷類似的英雄迪爾姆德。
<---蘭斯洛特的原型假設出自由此
則是大量混合了愛爾蘭的傳說來塑造蘭斯洛特
克雷蒂安另外一個重要的創作則是《帕西瓦爾與聖杯》,
這個故事將凱爾特魔法大釜的傳說融入了基督教的聖杯之中。
<---傳說中,來到愛爾蘭島上的神族,向天神學習,最後來到島上帶著芬迪亞斯(Findias)城的「不敗之劍(光之劍;Claíomh Solais)」、葛里亞斯(Gorias)城的「貫魔神槍(布里歐奈克;Brionac)」、莫瑞亞斯(Murias)城的「達格達的大釜(Dagda's Cauldron)」、法利亞斯(Falias)城的「命運之石(利亞法爾;Lia Fáil)」
不敗之光的光之劍,推測就是亞瑟王的神劍
貫魔神槍,推測是凱爾特神話中庫夫林的武器,庫夫林也是愛爾蘭的重要傳說
達格達的大釜,應該就是安溫的魔法大釜的傳說起源,推測轉化成了基督教中的聖杯,同時也成為崔斯坦最後無法觸碰的聖杯
命運之石,是蘇格蘭的重要傳說,英格蘭主體的梅林傳說裡,梅林創造出巨石陣,推測即自此衍生
假以崔斯坦因為不光節而低調,也許這就是他設定上都是閉眼的原因
崔斯坦的原型出自凱爾特神話
凱爾特主軸文化多半源自愛爾蘭和威爾斯
也許就是崔斯坦設定成紅髮的原因
(國王敘事詩中由古斯塔夫.多雷繪製的插畫,描繪的是梅林與妖精女王薇薇安。)
<--這邊就開始可以去讀梅林和他的傳說中的女朋友薇薇安的各種傳說(?
在後世被廣泛流傳的梅林與薇薇安的情侶約會照
但回歸我上面所說
薇薇安和摩根都是賽爾特傳說裡的良善女神
但在亞瑟王傳說中卻變調了
摩根是和平的仙女,薇薇安是女神
最後成為亞瑟王中的反派
該連結提到的《永恆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
是英國作家特倫斯·韓伯瑞·懷特(T. H. White)在1958年出版的一本關於亞瑟王的幻想小說。是懷特在1938年到1941年的作品的合集。本書的主題是人對於正義和人性的考慮的探索,當男孩亞瑟成為國王,並試圖平息「強權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在騎士中的普遍現象。但是最終騎士團還是功虧一簣,因為他還是使用武力來維持騎士團的正義。
本書的名字來源於《亞瑟之死》的亞瑟墓碑上的的描述:「亞瑟長眠於此,曾經為王,終將成王」(Here lies Arthur, king once, and king to be)
fgo裡的藍傻似乎印證了此書的主軸---試圖平息「強權即公理」(might makes right)在騎士中的普遍現象。但是最終騎士團還是功虧一簣,因為他還是使用武力來維持騎士團的正義。
如同亞瑟王傳說中的被人稱頌的騎士精神(希望消弭「強權即公理」)
最終要仰賴武力,也許暗喻的是分崩離析的圓桌武士最終只能相刃
在最早的傳說中,莫歌絲塑造為了烏瑟王和王后伊格萊茵的親生女兒,亞瑟王的親姐姐。後來生下了圓桌騎士高文與莫德雷德,而這兩人則是亞瑟王宿命中的死敵與亞瑟王命運的終結者。
莫歌絲有兩個親妹妹,一個是伊萊恩,另一個則是摩根勒菲。
在近代的傳說中莫歌絲有五個孩子,長子、次子、三子等分別是圓桌騎士的高文(Gawain)、亞格拉賓(Agravaine)、加赫雷斯(Gaheris)、加雷斯(Gareth)以及最小的兒子莫德雷德。
有的傳說中講述她也是統治阿瓦隆的九姐妹之一,但文獻《維塔·梅林》並沒有直接表述她的名字;通常在一些小說和電影中,莫歌絲與摩根勒菲被描寫為同一人物。
目前看起來莫歌絲的生平也與威爾斯的摩根女神傳說有所牽連
伊萊恩是傳說中居住在阿瓦隆的湖中九女神之一
傳聞中是蘭斯洛特的母親
而蘭斯洛特的父親死後
他便被湖中九女神之一薇薇安帶走
伊萊恩便和其他八位女神共同培養蘭斯洛特
目前考究起來
伊萊恩的身分有湖中九女神之一、蘭斯洛特生母、守護聖杯的少女(單戀蘭斯洛特)、眾多圓桌武士之人的某人妹妹(單戀蘭斯洛特)、身為王女的與湖中九女神之一妮妙的恩怨牽扯
摩根、伊萊恩、蘭斯洛特、莫歌絲的形象和傳聞多半互相衝突或是沒有關聯
推測大概是威爾斯單一的傳說最後集結起來
加上民間流傳的各種版本的型態
目前湖中九女神傳聞有薇薇安、摩根、莫歌絲、伊萊恩等人
三在賽爾特信仰裡是神聖的數字
往上翻倍到九就是最神聖的意義(以單數來說)
所以傳聞中的湖中女神,在愛爾蘭傳說中只有一位叫做摩根
他守護著極樂世界阿瓦隆,是三位一體的女神
在亞瑟王的英格蘭主體裡
薇薇安成為九位湖中女神的領頭者
所以薇薇安的女神意義,隨著阿瓦隆傳說從極樂世界變成亡魂之地,讓薇薇安和摩根的身分變成掌管死後的世界
愛爾蘭傳說中的女神摩根
他的極樂世界是和平的不是亡魂的歸所
照基督教的理論,難道伊甸園是亡魂的歸所嗎
阿瓦隆有一派理論認為是賽爾特語的「安溫」
(威爾斯民間故事《安溫的戰利品》)
故安溫等同於阿瓦隆
裡頭的女神也是摩根等人
英國編年史家,孟莫斯郡的傑弗里(Geoffrey of Monmouth)則認為avalon是蘋果島之意(isle of apples)
也許可以用來佐證傳聞中摩根女神手上拿著的蘋果枝
Glastonbury在凱爾特語中又稱為"Ynis Witrin",意即玻璃島(The Isle of Glass)。
目前後世推測阿瓦隆是指英國的格拉斯頓堡
玻璃則是指格拉斯頓堡周圍清澈的水
(這點說法我抱持懷疑)
亞瑟王傳說中
阿瓦隆在威爾斯傳說裡的伊甸園形象
變成了迷霧和樹林以及沼澤圍繞的島嶼
也許應該要推論於玻璃工藝的發明
也許也能推論在這個凱爾特語的前提下
玻璃剛被發明的歷史
玻璃剛誕生的時候
確實屬於無心插柳
但是通透又薄脆的透明樣子
深得人們所喜愛
但又屬高級奢侈品
故凱爾特語的玻璃島
也許就是指阿瓦隆如同玻璃那般罕見又漂亮並且稀世珍貴的寓意
亞瑟王傳說中
王者之劍在精靈國度阿瓦隆所打造,劍鍔由黃金所鑄、劍柄上鑲有寶石。此時梅林告誡亞瑟:「王者之劍雖強大,但其劍鞘卻較其劍更為貴重。配戴王者之劍的劍鞘者將永不流血,你絕不可遺失了它。」
但後來亞瑟王還是遺失了劍鞘(被摩根勒菲丟入湖中)
從這邊看也能知道
摩根是賽爾特傳說中的西之島嶼的精靈女神,照傳說的合理性應該是要由他打造出亞瑟王的聖劍,為什麼會由她來阻止亞瑟王的成功?
FGO劇情裡是小莫拿走該劍鞘當衝浪板
亞瑟王最終還是衰亡了
所以傳聞中讓亞瑟王絕不會死亡的劍鞘只能在傳說中消失了
而亞瑟王傳說中是摩根丟掉了劍鞘
但FGO劇情關聯性,由傳說中終結了亞瑟王命運的莫德雷德拿走
如同其終結亞瑟王的寓意
亞瑟王傳說中的莫德雷德
在亞瑟王遠征討伐蘭斯洛特時
將國家大事交給他
但莫德雷德起兵叛變
同時脅迫桂妮薇兒嫁給他
<---
有一說是蘭斯洛特是帶著桂妮薇兒離開的
所以我說,桂妮薇兒到底在哪裡???
亞瑟王的妻子桂妮薇兒在早期講述圓桌騎士的故事中並沒有出現。後來,直到相關文獻《馬車上的騎士》發表之後,桂妮薇兒才在法國中世紀描寫雅典愛情的小說中逐漸改寫成了必不可少的關鍵人物。
桂妮薇兒「Gwenhyvar」來源自愛爾蘭傳說中神聖女王康諾特的梅芙女王的女兒芬娜維爾(Finnabair)的名字,她的身世背景也和古代凱爾特象徵生育及王權的女神聯繫在一起,但英國傳說故事中她是一位無法生育的女子。
但是梅芙女王是愛爾蘭傳說中的重要一部分
她領兵攻打阿爾斯特(今北愛爾蘭)軍隊,在戰爭中其他女神運用法術,而梅芙則手持兵器親臨戰陣。
而梅芙的名字
來自凱爾特神話的梅布德---愛爾蘭的大地女神和多產女神
傳說中的王的姊姊莫歌絲也生下高文
高文的傳說與摩根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各位摩根又好可憐的被抬出來當反派了
後世流傳的高文故事是這樣的:
傳說亞瑟王與圓桌騎士們正歡慶新年的時候,一位綠騎士闖進了大廳,揚言要與眾騎士進行砍頭比賽。高文應聲而戰,他掄起斧頭一砍,綠騎士便身首分家,頭顱滾落在大廳中央。正在眾騎士暗自慶幸之際,沒想到綠騎士竟然不死,並屈身拾起自己的頭顱縱身上馬,並將自己的頭顱指向高文,要他一年後到綠教堂接受綠騎士的回砍。一年之後,高文爵士如約前往綠教堂,在途中來到了一座城堡里,城主邀請他留下,待時間到了再赴綠騎士之約。在此期間,高文拒絕了美麗的城主夫人的三次示愛,但出於禮貌,他接受了夫人贈於的綠色腰帶。高文不知道的是那個美麗的城主夫人竟是摩根勒菲所化,其目的是為了蠱惑高文成為她的綠騎士。
高文帶著綠色腰帶,離開城堡出發到了綠教堂,卻意外的發現綠騎士原來就是城主。綠騎士朝高文猛砍三斧,前兩斧竟然沒事,只在第三斧的時候稍微受了點輕傷。事後,城主解釋道,這三斧代表了高文在城堡的三個夜晚所受到的三個誘惑,前兩斧有感於高文面對女色,沒有亂壞,恪守了朋友之道,而第三斧讓他受輕傷是由於高文接受了夫人所贈送的綠腰帶。
綠腰帶象徵著綠騎士的頭銜。自此,高文身上的綠腰帶永不離身,時刻以此自戒。
14世紀著名文獻《高文爵士與綠騎士》中記載魔五星是凱爾特死亡女神摩根勒菲的神聖之物,高文將它放置於血紅色的盾牌上,就是向死亡女神表示敬意。
而在亞瑟王傳說中
綠騎士成為邪惡女神摩根阻止亞瑟王而成立的邪惡騎士團隊
而守護著阿瓦隆入口的綠騎士
會將未經允許入侵的人事物給殺害
而在高文傳說中牽扯的摩根女神
在後世傳說中,也會將其視作「摩莉甘」
一下是梅林跟薇薇安
一下是薛丁格的蘭斯洛特和桂妮薇兒
一下是高文和摩根
一下是莫德雷德和摩根
你們真的是對一個湖有什麼不滿啦!
看起來就是賭爛阿瓦隆對吧
(傳說中阿瓦隆沒有靠著搭乘小船是無法到達的)
既然賭爛阿瓦隆
阿瓦隆又是塞爾特傳說中的伊甸園
所以說起來就是個基督教為底對於賽爾特傳說的賭爛
接著把摧毀王國的罪名怪給女人,就只要把這個傳說中的薛丁格的女人說的很漂亮就可以了,連傳聞中不一定存在的蘭斯洛特做為第一名的圓桌武士都煞到桂妮薇兒(勾引走王的老婆還殺了一堆圓桌武士要救桂妮薇兒,最後導致王被綠帽,你看薛丁格存在的蘭斯洛特被寫得多難聽)
以及天殺超沒良心的私生子也愛上這個自家老爸的老婆(不覺得莫德雷德被寫得很十惡不赦嗎?逼婚老爸的老婆還殺一堆圓桌武士還對王叛變)
貴圈真亂
王跟姊姊莫歌絲有染生下莫德雷德,莫歌絲同時還生下高文,以及亞格拉賓、加賀雷斯、加雷斯。莫歌絲的妹妹伊萊恩又與人類國王生下蘭斯洛特......
你們圓桌武士根本是一場湖中女神的家庭大聚會阿
既賭爛阿瓦隆又全都是湖中女神的家庭一份子所生,到底在幹嘛
王的誓約勝利寶劍的大光劍
目前已經知道是源自於愛爾蘭的傳說的不敗之劍光之劍
FGO中蘭斯洛特的劍阿隆黛特(Aroundight)
從英語資料來看
最早出現於中古英語浪漫史《漢普頓爵士貝維斯》
雖然是英語浪漫史
但是書名《Sir Bevis of Hampton》卻是德文
不過英語跟德語都是日耳曼語系就是
1863年的《Tales of a Wayside Inn》此書則提到了Excalibar, or Aroundight?
就是FGO的誓約勝利之劍和蘭斯洛特的劍
附帶一提Excalibar轉變成亞瑟王傳說時
發音用字有變
在《Tales of a Wayside Inn》說到「這是一個良好的騎士所擁有的劍」
必須注意的是
亞瑟王傳說成就成今日大家理解的內容
架構於後人不斷添加的內容
而隨著後人的添加
每次的添加都代表著當代的意義
比如玻璃的工藝
基督教的轉化等等
所以並不是說從中解析到的內容
就等同於亞瑟王傳說最早成型的年代
就如同亞瑟王傳說中從反抗者變成侵略者征服者的差異般
故事情節和人物的轉化都有其背後意義
比如摩根的傳聞演變
當時的英國處於各個部族自立為王的狀態
偏重氏族和巫術信仰
梅芙女王的名字暗喻其多產的寓意
同時根據記載
梅芙女王會親自提著兵器出征而不是使用法術
描述了其勇猛的一面
但是基督教傳入後
為了強化基督教的一神信仰(基督教以外的都是異端)
特別把賽爾特的原有傳說融合進謠傳的故事中
並且醜化了賽爾特文化中良善寓意的傳說人物
藉由醜化貶低來盡可能抹消賽爾特信仰
而從亞瑟王傳說到後世的固定版本
都可以看出基督教的刻意添加的內容
比如亞瑟王背負聖母像出征
不貞的桂妮薇兒要被施以火刑
背叛王的蘭斯洛特和莫德雷德必須被醜化
因為蘭斯洛特傳聞中與阿瓦隆女神有關聯
莫德雷德是亞瑟王亂倫姊姊生下的私生子
(但以前近親通婚往來很常見)
追溯到最上一層亞瑟王的父親烏瑟王來看
已經看得出基督教對於魔法的厭惡
以至於產生出既厭惡賽爾特傳說但又得要依靠其傳聞來強化並且添加進基督教的傳教成分的寓意在
-所以把阿瓦隆相關寫的很難聽但又圓桌武士搞的像湖中女神家庭大聚會
樓上提到的守衛著阿瓦隆入口的綠騎士
應該是起源於賽爾特信仰裡的「綠人」傳說
阿瓦隆的女神應該是賽爾特信仰裡「來自西之島嶼的精靈仙境」的精靈
最早的傳說摩根就成為了精靈皇后
而在賽爾特傳說中
西之島嶼的精靈之神們
即便賽爾特衰亡
也會回來照顧著賽爾特這片土地
亞瑟王靈魂回歸阿瓦隆休養、梅林在地底玻璃屋守護亞瑟王寶座和皇冠等待亞瑟王歸來
都能看出西之島嶼的精靈傳說的生生不息的期許在這邊被轉化進傳說
所謂綠人信仰
其實就是暗指大自然
也是賽爾特信仰裡一種神聖的精靈
綠人並沒有實際現身過也沒人看過
因為他就如同大自然依般無所不在
部分描述到綠人的詩集和畫作
頂多描述其有著綠葉鋪滿整張臉的容貌
但至今沒有現身的傳聞記載
而在英國賽爾特傳說裡
綠人又被稱作「Jack of the Green」
綠人的相關保留在古賽爾特建築上
也大量運用在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圖案上
梅林既然在基督教寓意裡被賦予夢魔之子的低階身分
但追朔其源頭
也是塞爾特人希望抵抗基督教的入侵
在賽爾特傳說裡
梅林被精靈皇后給予了強大的魔力抵抗外敵基督教
但最後梅林失敗了
所以被邪惡一方的壞女巫關在地底的玻璃屋裡
亞瑟王傳說出現後
讓當時的人們渴望有著強大力量的梅林
不會讓故事最終悲劇收場
同時希冀著反抗成功的寓意
所以後來的梅林
在亞瑟王回歸阿瓦隆由精靈女神們療養
梅林退居回玻璃屋
守護著亞瑟王的寶座和皇冠
等待亞瑟王的歸來
但論回賽爾特信仰來說
英國最開始的賽爾特信仰
他們信奉著鹿角神瑟納諾斯
傳聞中穿著草裙
而角在賽爾特信仰裡有豐饒的寓意
瑟納諾斯守護著整個賽爾特
掌管大地豐收
生命的守護
戰爭的勝利
掌管地獄
所以賽爾特信仰中心的鹿角神瑟納諾斯
成為基督教傳誦著的異教邪神
賽爾特信仰就是撒旦信仰啦(跳針的基督教
裡面提及的綠腰帶
訴說著摩根是死亡女神
給了高文魔五星當作守護
五芒星在此被稱作魔五星
起源於巫術之中對於五芒星的應用
在基督教之前
大地信仰相信著五芒星代表土、火、水、空氣以及人
尤其猶太的認知中
五芒星是蘋果的代表
禁忌的象徵
智慧的來源
所以當摩根成為阻礙亞瑟王的邪惡女巫後
他給高文的五星守護也成為所謂的魔五星了
而五星明明只是很普通的賽爾特傳說中的一套基礎信仰(ry
跟五芒星接近的還有六芒星
不過這個跟所羅門比較有關係
之後再講(?
隨著大地信仰被基督教邪化
綠人的傳說以及賽爾特信仰中對於植物等的崇敬(賽那諾斯的角、賽爾特花紋)
綠色成為不祥的顏色
綠眼睛甚至可以指稱做為女巫的標準
甚至連後世繪製摩根意圖謀害亞瑟王時,穿的也是綠袍
這幅畫《摩根女爵》是由安東尼·馮檢基·桑迪斯於1864年畫的木刻畫。
畫中穿著綠袍的摩根
調製好了魔藥淋在亞瑟王的衣袍上企圖謀害他
女巫就會講到被醜化的大地信仰成為異端
最終引發獵殺女巫的風潮
美國最知名的女巫獵殺即是賽勒姆這座小鎮
綠眼在西方被視作不詳和嫉妒的寓意
奠定於莎士比亞的《奧賽羅》“O' beware, my lord, of jealousy!/It is the green-eyed monster which doth mock/The meat it feeds on.”(閣下,要小心嫉妒是很可怕的,它是個綠眼妖魔,誰做了它的犧牲,就要受它玩弄)
賽爾特文化流傳到後世與基督教的融合
最有名的就是漂亮的賽爾特十字架
上頭有著賽爾特文化常見的螺旋花紋
應該是代表著綠人或是蔓延生長生生不息的植物
或是有著神話的神獸
甚至搭配著太陽的圖案
列一下之後要打的
蘭斯洛特、莫德雷德、高文、崔斯坦、梅林、烏瑟王(亞瑟王傳說起點)
-----
番外篇(?)
奪牛長征記、庫夫林、梅芙女王、六芒星、李爾王
-----
預告(?):
貞德相關、黑貞魔龍相關、女巫傳說
齊格飛相關、賽勒姆
來打還沒打完的桂妮薇兒
桂妮薇兒和梅芙女王有關
所以略提一下梅芙女王
不要笑人家為了搶牛打架
也不要忙著笑梅芙女王是被起司砸死的
會這樣寫有其時代意義
如果背景設定成搶牛
以當代來看
應該是暗喻牛這樣珍稀的物資
兩方氏族的交戰
但設定被起司砸死
卻不是石塊
應該有著暗喻暗殺梅芙女王的弗德貝爾的地位能享有的物資
所以算起來梅芙女王跟庫夫林的恩怨大概是圓桌武士之前的超早賽爾特神話
桂妮薇兒「Gwenhyvar」來源自愛爾蘭傳說中神聖女王康諾特的梅芙女王的女兒芬娜維爾(Finnabair)
Finnabair是愛爾蘭神話中康納國王與梅芙女王的女兒
而他的名字意思是「白色幻影」,同時也是古威爾斯語中的Gwenhwyfar
Gwenhwyfar算起來就是最早出現的桂妮薇兒的名稱來源
然後剛剛想到被抹黑的摩根女神......同樣又扯上庫夫林與迪爾姆德...
可憐的賽爾特神話人物們(攤手
從傳說和保留下來的文獻甚至畫作以及書籍
都必須考量當代代表的意義還有前後文化的變遷
歷史上蘇格拉底被大為稱頌
但在當代是真的為當代人所喜愛嗎?
最後的演變跟歷史演變不無關係
亞瑟王傳說在現代認知的基礎上
已經有著濃烈基督教意味的傳說
若從中考究傳說的文化變遷
有助方便理解歷史變遷和文化變遷轉化殘留的痕跡
所以理解目前我所討論的亞瑟王傳說的古文化
要把自己一些原本的既定觀念消除一下
不然可能很難接受和理解我的討論
起司原料是生乳
但是梅芙女王的故事是搶牛大打架
牛奶在當代應該是權貴統治階級才能享有的東西
但當時才初步掌握起司的製作
所以製作就是最粗略的模樣
可能很不好吃
但目前確認當時剛成形的技術製作出來的應該是很硬
莊園的主人或是統治階級
才有可能更掌握到酵母甚至牛奶的原料物資來源
進而取得相關製作方式
故事中梅芙女王常去固定的一個池子洗澡
可以知道的是當代已有統治階級專用的戶外洗澡處
統治階級會去的固定地方一定不會很顯眼
通常比較隱密
水質可能也比較好
弗德貝爾能夠掌握到統治階級的出沒地點
就暗示當時他的身分其實也不低
而往戶外洗澡的行為
也能概略推論當代的掘井技術尚未發展
原始凱爾特語Gwenhwyfar會寫做
「The White Enchantress」或「The White Fay / Ghost」+sēbarā“
前者有著白色,白皙,聖潔的意思
後者的詞sēbarā“代表魔幻般的存在
意思類似於古愛爾蘭síabair“語裡貶義的幽靈或幻影
奪牛長征記其實後續已經流傳了一套固定版本
而這部也被視作愛爾蘭的一切傳說的起源
是家喻戶曉的國民故事
有別於奪牛長征記的現在後世版本
有一個版本是這麼寫的
Gwenhwyfar的描述有如引發特洛伊戰爭的人類美女海倫
庫夫林前往影之國拜師戰士斯卡哈學武
結交了好友費迪亞德
在此
斯卡哈給了他一把海怪的骨頭做的神槍Gáe Bulg
一旦刺中敵人會射出30根鉤刺的神槍
有一套版本的傳聞是Gwenhwyfar的丈夫Fráech在河裡被庫夫林殺死
隨著梅芙女王和庫夫林不眠不休的交戰
梅芙女王把Gwenhwyfar作為賞賜
交派給每天願意單獨出戰庫夫林的勇士的獎賞
(這裡感覺Gwenhwyfar像是代表很珍稀的東西,或是給予戰士相關等人的補償)
最後已經沒有戰士可戰
只好把Gwenhwyfar奉獻給庫夫林
庫夫林答應了
但梅芙女王卻沒有送上真正的Gwenhwyfar
而是送上替身
聽聞此傳言庫夫林嘆了口氣對費迪亞德說到
「你聽過梅芙女王如何的不擇手段嗎?你也甘心成為梅芙女王佈下的誘餌嗎?」
庫夫林代表阿爾斯特出戰梅芙女王
因為阿爾斯特的戰士被下了詛咒無法抵抗聯軍
Gwenhwyfar的美貌廣傳愛爾蘭
為了她
甚至有七名國王投奔旗下
最後引發戰爭
庫夫林與好友費迪亞德交戰
最後被庫夫林所殺
Gwenhwyfar為此自責不已
表示從此後自名為Finnabairsēbarā“
奪牛長征記都多早了 亞瑟王傳說還可以把Gwenhwyfar放進來寫成禍水也扯太遠
嚴格來說應該是不存在的亞瑟王
目前推論可能是以羅馬軍官盧修斯·塔克文·蘇佩布斯(Lucius Tarquinius Superbus)做為原型參考
蘇佩布斯是羅馬第五任國王盧修斯·塔克文·布里斯庫斯之子
傳說中殺了前任國王也就是自己的岳父塞維爾·圖利烏斯以登上王位
在妻子的建議下由伊特魯里亞移居羅馬
蘇佩布斯在現存的史料記載不多
多半描述其是暴君和獨裁者
在其子強暴羅馬貴婦魯克麗絲
魯克麗絲尋短進而引發政變
岳父塞維爾·圖利烏斯之子盧修斯·布魯圖發起兵變把蘇佩布斯趕出羅馬
自此開始
羅馬不再實行君主制
而是選出兩名執政官治理國家
為期一年
羅馬共和國開始成立
假設亞瑟王的原型是蘇佩布斯
後世流傳的高潔英勇的亞瑟王的形象
應該是基督教為了強化亞瑟王的神聖形象添加的
-黑傻的形象可能跟亞瑟王的最初原型還比較接近
後世流傳的奪牛長征記基本上沒有桂妮薇兒的存在
我說的版本要論精確性也有難度
所以可能桂妮薇兒依然是個不存在的人物可能性較大
像是把她描寫成一種很珍稀的物資
愛爾蘭傳說裡
一年長一年輕的兩位男子共同愛慕同個女子
這是愛爾蘭神話傳說的共同性
狄德姆爾,也就是蘭斯洛特的原型來源
故事也如同愛爾蘭的共同傳說的演變
若亞瑟王的原型是蘇佩布斯
蘇佩布斯象徵的是君主制的羅馬時代的終結
或許就是為了強調新興政權進攻不列顛島的正確性
羅馬共和國的實權由貴族組成的元老院掌控
羅馬共和國是前509年到前27年之間的政體,其正式名稱是「元老院與羅馬人民」。尤利烏斯·凱撒擔任終身獨裁官
也許有著「原先的不列顛島各自為王的政權最後被獨裁的新政權統而為一」的意義
而奪牛長征記中
流傳後世的不論哪個版本
梅芙女王沒有人記得她的康諾特神聖女王的身分以及梅布德---愛爾蘭的多產女神和大地女神的意義
最終流傳的版本已經把梅芙女王邪惡的模樣定型了
梅芙女王攻打阿爾斯特也就是庫夫林代為出戰的部族
傳說代表的是各方部族為了物資的征戰
也有著梅芙女王擴張王權的意義在
同時後世有桂妮薇兒流傳的奪牛長征記的版本
代表的是當代已經有一套運用在戰爭上的人質甚至和親或是送俘虜的行為模式
蘇佩布斯代表的獨裁和暴君
而羅馬共和制迎來了羅馬的長久
也有著「不列顛島的原本部族是血腥殘暴的,但由新占領者帶來了不列顛島的和平」的寓意
羅馬軍撤離了不列顛島
忙著顧好歐洲飽受日耳曼入侵的帝國版圖
但羅馬帝國的撤軍並沒有帶來不列顛島的和平
西元43年-410年,威爾斯曾是羅馬帝國時代的不列顛尼亞行省的一部分
東南一帶自蘇格蘭一帶攻來的皮克特人不勝其擾,
此時防守空虛,還在不列顛島的羅馬貴族聘僱盎格魯薩克遜人代為防守
但後來盎格魯薩克遜人叛變,回頭攻打當初聘僱他們的羅馬貴族,此時不列顛島陷入混戰,自顧不暇的羅馬帝國根本無法派援軍救援穩定當地局勢,混戰一路持續到了西元六世紀初
飽受戰火摧殘的人民退守到西威爾斯的山中,在此建立「格溫內斯王國」(Kingdom of Gwynedd)
作為羅馬帝國繼承國,其國王被稱作「不列顛人之王」(King of the Britons)
那是發生在威爾斯的傳說起點
從不列顛島不斷遭受盎格魯薩克遜外族攻打開始
原本的不列顛島民退守到威爾斯
開始努力的反擊外族攻打
故事從亞瑟王的父親烏瑟王開始
以下採用的版本先以傑佛里的《不列顛王諸史》來論,佐以吉爾達斯《大不列顛和北非征服者》以及其他論述
紅龍與白龍的相關其他討論,以及伏堤庚相關,後續再來討論
烏瑟王是不列顛國王君士坦丁三世的最小兒子,據說君士坦丁三世被皮克特人殺害。
理應是大哥康斯坦斯繼承王位,但康斯坦斯是僧侶,安布羅斯和烏瑟還在牙牙學語的階段。
伏堤庚想辦法讓康斯坦斯即位,自己成為幕後的掌權者。
而在某天康斯坦斯被伏堤庚的侍衛皮克特人殺害,伏堤庚裝作痛不欲生的模樣,當場斬殺了兇手。
此時安布羅斯尚未成年,因此伏堤庚繼位成王。
安布羅斯和烏瑟則被流放到布列塔尼。
伏堤庚成為伏堤庚王(King Vortigern)
成王的伏堤庚想在斯諾登山上建造一座堅固的城堡
但白天蓋好的牆總會在夜晚倒塌
王召集了國內的術士和巫師
一名巫師這麼說到:「要找到一個無父的男孩,殺了他以後把血灑在城堡的建造位置,成為祭祀,城堡才能蓋成」
被找上的男孩是當時年僅七歲的梅林
梅林看著王族的兵器和王的威嚴,毫無懼色的回應:「王,此乃無稽之談。竟有謊言意圖欺瞞王的睿智。城堡的牆會在夜晚倒下,乃是城堡地基下的湖中,有兩條巨龍沉睡,巨龍不願城堡蓋於其上。找到龍,城堡的建造問題就能解決了」
王依照梅林的說法挖開城堡的地基
發現了那座湖
湖中確實有一白一紅的巨龍
睡醒的兩條巨龍大打出手,最後紅龍勝出
在場的眾人看著紅龍勝出
梅林並在此時告訴王:「白龍是薩克遜人,即是逼迫吾等不列顛人的入侵者,紅龍乃王之子民---巨龍之戰乃是吾等不列顛人最終會戰勝薩克遜人的象徵!」
伏堤庚後來常常找年幼卻睿智的梅林入宮談論
長大的梅林也成為伏堤庚的主要幕僚。
某天深夜裡,梅林示意王支開護衛,說出了宛如夜色般沉重的預言
「王,您還記得當年被放逐的先帝二子嗎?」
「你知道,這從不會是我們談論的主要話題之一。」
「王,此時且聽之吧。安布羅斯和烏瑟這時候算來也成年了,他們已經召集了勢力,正在動身前往不列顛。」
「......」伏堤庚的雙眸更加的陰暗,默默凝視著梅林
「如您所料,兩人此行意在謀取您的位置」
梅林的語調不帶情緒,看著伏堤庚一字一句清晰的說著預言的每個字。
吉爾泰斯的筆下,安布羅斯當初召集義勇軍反攻回不列顛,如此高聲大呼
a gentleman who, perhaps alone of the Romans, had survived the shock of this notable storm. Certainly his parents, who had worn the purple, were slain in it. His descendants in our day have become greatly inferior to their grandfather's [avita] excellence.
Under him our people regained their strength, and challenged the victors to battle. The Lord assented, and the battle went their way.
安布羅斯在眾軍面前高呼:「各位的先帝,吾之父母,是羅馬帝國尊貴的身分,卻被萬惡的盎格魯薩克遜軍隊所殺,而吾就是在各位面前的倖存者。所有人民,在吾之帶領下,將會恢復過往的實力,決不會輸給盎格魯薩克遜軍。主所應允吾等的宣示,向萬惡的伏堤庚王和盎格魯薩克遜軍開戰吧!吾等的戰鬥開始了!」
這張圖是梅林對著伏堤庚唬爛結果還真的說中的紅白龍大戰
安布羅斯在軍隊的高呼下,被眾人加冕為國王
帶領軍隊圍攻伏堤庚的城堡,隨著火勢包圍整座城堡,伏堤庚王的歷史也在火勢之中終結
聽聞安布羅斯和伏堤庚的交戰英勇事蹟,盎格魯薩克遜軍隊退至亨伯河一帶,組織成20萬人的大軍對戰安布羅斯
氣勢正勝的安布羅斯,自威爾斯帶領了大約一萬人的軍隊,揮軍北上攻向盎格魯薩克遜人的20萬大軍
此戰安布羅斯大勝,盎格魯薩克遜軍隊退至哈特菲爾德一帶康尼斯堡
第二戰盎格魯薩克遜軍隊集結更多兵力
但安布羅斯也已經召集了布列塔尼的援軍支援
盎格魯薩克遜軍隊的將軍亨格斯特被奧爾多和格洛斯特俘虜並且斬首
剩餘的將領奧塔和伊奧萊薩對安布羅斯投降
安布羅斯赦免兩人和其餘部眾,賜與蘇格蘭一帶的領地
安布羅斯舉行了在戰爭中死去的將領的葬禮
希望葬禮的地點可以有個標誌性的紀念流傳
已經投入其麾下的梅林被指派了這個任務
梅林把愛爾蘭的巨石陣移到葬禮的地點,就是現今威爾特郡的索爾茲伯里的巨石陣
如同太陽的光輝不會永遠持久
陽光之後的陰影依然存在
在某個日子裡
安布羅斯在兇手的凝視下
隨著毒發,在不列顛歷史之中轟然墜落
是他的敵人吧?政敵或是死敵呢?
眾人議論紛紛之中,烏瑟王成為繼任的不列顛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