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開宗明義,八篇主線裏主要有以下幾位重要NPC:
1. 王國旁系的王女(精靈)(首次出現於楔子)
2. 王國祭司之一(精靈)(首次出現於03)
3. 艾瑞可年輕時逃家遇見的浪人武士(獸人)(首次出現於07)
其他比較不重要的就不編列了。
接著時間線問題,如果將各篇粗略地按照時間序排列的話是這樣:
【05】→【07】→【01】→【02】→【08】→【03】→【04】→【06】
不過因為裏面有幾篇用了穿插式寫法,所以只是就整篇大致上的內容作排序;另外【楔子】的時間點落在【02】裏面。
第一篇寫的試手作,本來想著純粹抓感覺用,順便以對世界觀的描摹帶出讓角色出場的感覺,結果寫到最後發覺根本是讓王女出場……不過如果當側寫練習應該,還行啦(悲觀)。
密林中恰好途經案發現場,仗著自以為是的正義拯救了險些被強盜侵犯的王女;但因為所謂的善舉祇是衝著興頭幹的,絲毫沒有要顧及王女後續人身安全的意思,放任對方自行摸路回王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人的感覺吧。
本來想著順便帶出一點部族式的宗教感,不過全部寫完再回頭來看感覺挺失敗的,就默認當作我流世界觀的一部分吧(?)
因為起初構想時打算將主線重點(或說高潮之處)放在詛咒的橋段,因此選擇從進入王國的契機部分開始寫起。雖說最後篇章有諸多刪減與合併,但總體上還是按著既定的構思走完全部的。
身為北方某精靈王國的主祭,即使位高權重仍因無法忍受過度嚴厲的制約與封閉的社會風氣而叛逃。
在寒風中與自己對話,在認清自己並沒有高傲的本錢後終於倒下,也算是完全脫離過去作為祭司的順遂生涯;醒來發覺自己竟身處一幢避難木屋,卻毫無意識是誰救了自己。救了艾瑞可的究竟是誰?在後來的【07】或許可以找到模稜兩可的答案,但依然保留解釋空間。
結構比較散亂的一篇,可以說是【01】的銜接。
雖說獨居森林的生活逍遙自在,然而與從前北方王國高強度的約制相比,總是少了一點必要的目標性。恰好在這個時機點王女的出現提供了契機,幸或不幸、使艾瑞可抱著好奇的心態逐漸貼近這個遺世獨立的王國,開啟一齣他從未料想過的悲喜劇。
由於初見王子的段落預定搬至主線最末,因此這裏直接跳到詛咒發生前夕。
人民寧可相信杳無根據的坊間傳說、不信書目記載的真實,與利用這點控制人心作成統治手段的王公貴族,共構王國壞滅的前兆。
目睹幸福快樂背後真相的艾瑞可再度萌生離開的念頭,打算待到王子即位、也就是自己於王國中最後的任務完成後,便轉身離去不再歸來。然而誰知,人算總是不如天算——
寫到這裡拉出來說個對魔王IF的想法:
我認為只要王子登基成王,艾瑞可是會毅然決然離開王國的。
對他來說成功教導王子使其成為一國之君,就已經算是完成了他階段性的任務;而到了那時艾瑞可大概已經滿腦子退意,大概會很慣例地挑一個靜謐的夜晚默默離去吧。至於會不會偶爾回來看看王國後續的發展就,看心情決定了。
對於一個終其一生都在逃的人來說,待在同一個地方超過五十年已經是極限中的極限了
嘗試以敘事歌手法撰寫的一篇,很私心的捏哪裡就不明說了,希望讀起來多少有些節奏感。
藉由延續【03】中幸福快樂表象背後的現實描述所謂「詛咒」發生的經過。又或者對眼見真相的外來者而言,整座王國的崩毀才是漫長如史詩般的詛咒呢?
接續【04】的末尾,直接將時間線拉回到遠在北方堡壘的少年時期。
隸屬秩序的王國對於階級的區隔壁壘分明。所有出身聖職者世家的少年縱然衣食無虞,甚至連未來的配偶都是在幼時由主祭強行配好門當戶對的女娃,但無一例外皆須接受最嚴苛的訓練,逐年淘汰直至決出唯一一名勝者,以擔任主祭。
出類拔萃的少年有著高傲的本錢,卻厭倦無止境的競爭與毫無感情依據的緣分;索性出逃,期許能在外面的世界找到新的歸屬——大概是一篇陳述這樣理想的夢境吧,希望有成功寫出灰濛雲層中透出一束光輝、輕浮閒適的感覺。
該是時候醒來了,於是將時間線拉回「詛咒」事件發生後三個月。
作為唯一見過王子真容卻未瘋狂而死之人,艾瑞可其實是在目睹瞬間將詛咒的傷害封於右眼,又因詛咒力道之大使他足足昏睡了三個月才又甦醒。寫到這裡不得不說我想了很久這段時間到底是誰有閒情逸致照顧艾瑞可,思來想去果然只有王女這個答案。
我其實認為詛咒的真面目是不可描述的,因此內文有如地獄般的情景只是艾瑞可那早已算是痼疾的惡夢吧?也或許是目睹王子令人癲狂的真容後一廂情願的理解,總之也沒有打算限制解讀方式便是。
內文中有兩句話是暗喻自灼痛的眼窩掏出因詛咒潰爛的眼,還有比起務實更具象徵意義的削髮。寫作這篇之前就一直想著應該會寫到這兩件事但不曉得會如何陳述,果然還是以非常隱晦的手法下筆了,畢竟不是很想把偏重意向的東西寫成驚悚片。
貫徹逃避的本性,沒有盡責的艾瑞可終究還是不發一語離開了王國,更不敢去找落得怪物名號的王子。私設此後大約兩三年內基於詛咒的後遺症,艾瑞可大概也無法好好說話也不太能見人,理智遊走崩潰邊緣,隱居好一陣子才逐漸回到正常的水平。
至於鼓起勇氣回王城廢墟尋覓怪物蹤影的部分,原本是有納入主線的,不過由於後來與安格斯中開了限交,而且評估結構連貫上不會太影響,所以就把打算寫到的東西直接搬過去了。
接續【05】之後,少年時的艾瑞可在北方堡壘近郊森林遇見獸人族的浪人武士,以及後來再次回歸北方堡壘終結漫長試煉,擊敗所有同儕成為主祭的事。
在堡壘裏學會博古通今的知識與變幻高深莫測的法術,在流浪時學會和自然共生的處世原則與精湛劍術,如此過去構築了他的能力:不僅使他成為北方王國歷來最年輕的主祭,也使他有了日後教導王子的本錢。
然而艾瑞可也從來沒有好好完成過一件責任:
半途而廢逃離聖職者的試練、誓言離家出走卻又再次回歸體制、任上主祭卻仍在數十年後叛逃、期望就此隱居深林卻又不甘寂寞地造訪王國、接受國王親任成為導師卻沒能保護好王子……
這個人終其一生就是不斷承諾,然後逃走;再次許諾,再度逃走……整條主線就是一個不停逃跑,但某方面而言也還是不斷前進的消極故事吧我想。
雖然我覺得企劃中陣營意識其實沒有說非常重或限制一定要怎樣,但我想這種隨著各階段意念不同而來去奔波的感覺,應該還蠻符合中立的思想的,也算是我盡力將故事融合到官方的世界觀裏的作為吧。
最後的【08】,除了作為主線的句點,也是獻給安格斯的一篇。誠如先前結企感言所說:如果沒有安格斯,艾瑞可這個角色就不會完整。
一反先前愈漸沉鬱的筆法,我希望這最後的段落裏只有美好,沒有那些亮麗表象之下的狗屎爛蛋,也沒有沉重、沒有痛苦。
但我也希望這種美好並非童話裏的幸福,而是真實存在、能夠切身體認的美好——哪怕現實嚴酷,也值得勾起唇角一笑、值得不斷累犯的叛逃者一輩子遵守一回約定的那種美好。
也許在艾瑞可與王子重逢之後、甚至直到企劃線之後,和幾名隊友們相處的情境,最接近這種美好了吧?我想。
雖說不是第一次嘗試寫角色過去線之類的東西,但在同一名角色身上使用這麼長篇幅與這麼多種筆法撰寫故事還真是第一次,實在獻醜。不過還是很開心能寫到最後並且大致上都有把想交代的東西以各種明引暗喻帶出,也謝謝看到這裏的任何人。
歡迎質詢任何問題。
靠杯整串我居然打了兩個小時
![](https://emos.plurk.com/da287fdc4832a491bc4f8e846fc6fcbf_w48_h48.jpg)
(馬上暴言)
對了要我說的話最喜歡的還是【04】吧作為駢句廚;最差的是【02】,簡直可以併進前篇一點足以單獨成篇的內容也沒有(自己的文就用力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