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測設計

@Potatoto on Plurk上個噗在這裡
latest #37
在上次講到由消費者做選擇,那就來說一下書裡提到的社會原子化問題。
因為人口數眾多,漸漸大家都想要有自己的小烏托邦,有的人會到外地工作或者尋找另外更好的環境。
拿一般的生活圈來舉例朋友活圈來舉例交友需求可能建立於金錢至上、貶低了友情的行為,還有就是選擇婚姻伴侶上,通常會建立起對方經濟能力是否優渥為最先條件,不是根據他人品性,而是根據對方的財產來做選擇。
立即下載
所以這本書會極力倡導為社會公民所設計並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從而去刺探人性的道德,這裡的設計反而會變成是一種「探針」。
後面就有講道的生物科技結合商業用途的例子,拿已經逝去的貓王DNA投入在老鼠身上做出「貓王老鼠」,接著拿去市面上販售又會有多少人願意去做金錢的交易,不過這只是假設。
還有就是拿逝去的人DNA植入在蘋果樹裡作為一種另類的安葬方式,但你會去吃你家人所種出的蘋果嗎?
不過讓我意外的是有位女性不想生孩子,但是她想孕育出瀕臨絕種的鯊魚,這些都是實驗假設,但他們想探討的是女性的子宮能衍伸出多少種動物的可能性。
多元的設計>不只是風格,也包含意識型態和價值觀。
接著來講講關於展覽設計的部分。
通常展覽設計它是一個大型的交流會場,這裡講的展覽會場較偏向於國外或是裝置藝術的東西,在現場我們都看不懂藝術家所想表達的東西,但仍然屬於藝術家的構思和想像,所以我們得拋棄現實既定的印象更融入他們的想像世界裡。
通常博物館不會展示已經存在的事物,而是展示更為重要的是尚未存在的東西。
拿手機來講觸控手機就是原本不存在東西,但它被製造出來了。那現在來看看其他手機有沒有更進步,會發覺其他牌都在既定現有的成品做出相仿品,它們最大不同就尺寸和規格不一樣而已。
從經濟學來看就是壓低成本、搶佔市占率、大量傾銷等傳統商業手法,稱為紅海策略。<都在互相廝殺稱為血水的紅海
<關於觀念藝術的句子>
31.如果某位藝術家在一批作品中運用同樣的表現形式,去改變了材料,人們會以為該藝術家的概念跟材料有關。
9.概念跟構思不一樣。前者暗示一個大方向,後者則是成份。
其實我真的覺得藝術家做出的東西很直覺性。
像是廚房,有藝術家就想用程式來做出不一樣的廚房,他的廚房器具全都是用方塊和幾何去表現出程式的感覺。
書裡特別提到的概念跟構思,概念可能就不易被推翻的東西,它是可以被廣泛通用的。<有講跟沒講一樣
至於構思是設計師最必須要有的,我們東西都要有它存在的理由,它就像齒輪一樣環環相扣才能集結成一個完整的作品,不然再美的作品,沒有構思它就是空殼。
成份比較像是我看到某個招牌它很醜大黃色的底色又是鮮紅色的字體,不想看到都難。但我知道它成功地引人注目,所以如果海報上需要引人注目,思考著招牌上它的顏色面積比重如何吸引人?
那我有可能會透過這種經驗轉化成自己的模樣,「需要的就是吸引人看的成份」。
這就是所謂的經驗累積,批評不是最好提升自己的方法,雖然老師都說要細心觀察,但心裡想我到底要看什麼的疑問還比較多#
再來終於進到文學了###
不過這部分也有說到文字很難用實際例子舉出,它是透過讀者自己的想像去探索。
小說既是現實也非現實。它關乎真實的社會世界,但也是想像。
就文學和美學來講,這兩個是創造力和想像空間最廣的領域。
這裡有提到科幻小說跟推測文學不一樣的差異
推測文學它並非是想像,它乘載的是大量的參考資料和實際運作模式和一些規則和限制。
這裡的舉例的文學都是國外作品,像是當地球人類都不存在那生物的會有哪些演化? 不過文字沒辦法說的,有些會有插畫去描繪出生物的模樣,當中也有在那個世界觀出現的植物剖面圖。
科幻的部分就是在最後世界生存的人們需要依靠器官豬來替換器官這一類的作品。
*設計的聲音—
小說家一定至少要運用三種語言。
作者本身的語言、風格、感知能力;再來人物的假定語言;再來是我們所謂的世界語言。
真心覺得是個很難受的消化過程
來分享書裡的佳句!
*米蘭.昆德拉>小說檢視的不是現實,而是存在。而存在不是已經發生的事,存在是人類可能性的範疇。
小說家藉由發掘人類的可能性來繪製存在的藍圖。
*每個的謊言都會創造出一個平行世界。它在那個世界是真的。—蘇格蘭之書。
裡面也有提到衝突,它並非是個寫故事的激進手段的方式,而是讓故事裡的主角感覺要到了目標但他卻遇到了阻礙,但同人是寫情節或是內心情境較多,並非是完整的故事架構。
影視我就不講了好累唷 有興趣可以去書店看看#
【設計可以是】穩定的平台,用來招待不尋常的同伴。是膠,讓天生不黏的東西得以附著。是潤滑劑,讓本來不會一起運作的構思有交流。
是媒介,用來建立原本不搭的關係和比較。是語言,用來表現微妙的對話和翻譯。
圖書館奔起來
PANDAWOLF:奶奶真有熱忱w
但我得先把手上的看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