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貓
4 years ago
就算心有靈犀又如何? 人類逃不過欲求的殘酷,以及身處一對一價值社會的悲劇。

對伴侶關係的欲求:
1.心有靈犀,能夠有懂自己的人,人格、思想、價值觀相似,相互理解、認同、信任。
2.居住距離近,或同居、共同生活,見面帶來的安心感,互動感,陪伴感,肢體接觸,親密行為。
3.肢體接觸,抱抱、牽手、觸碰。
4.親密行為,親吻、撫摸、性愛。
5.關係架構(一對一排他(佔有慾),多元關係(相對自由))。
更詳細的關係種類:溫柔哲學
latest #10
賢貓
4 years ago
6.攻(被依賴。被撒嬌。被信任。被依偎。被期待。被需要。被崇拜。被服從。有成就感,能帶領、照顧。在性愛中攻人。)
7.受(被帶領。被關心。被保護。被照顧。被接觸。被鼓勵。被讚美。被浪漫行為。有安全感,能撒嬌、依偎。在性愛中被攻。)
更詳細的受:溫柔哲學8.熱戀期感受(新鮮感。不寂寞。被理解,信任。不孤單,被肯定、被珍惜,興奮交流,相互有交集,不覺得冷,被關心、被擁抱,相互關愛,確認關係的感動,獨佔對方的滿足感。相互滿足性慾。浪漫行為、關愛行為、互助行為等。炫耀感。)
更詳細的熱戀期感受:溫柔哲學
賢貓
4 years ago
9.法定生理性別、生殖器官(男、女、非二元),性傾向(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泛性戀等)
10.次要性徵(聲音、外貌、皮膚、毛髮、臉型、體態、骨架、體味)、胖瘦、健康、殘缺、美醜。
更詳細的性別詞彙定義:溫柔哲學
賢貓
4 years ago
11.氣質、行為、動作、外觀、化妝、裝扮、談吐、氣味。
12.戀愛觀(認為戀愛只是一段過程。想永遠在一起。是否結婚。結婚後生活方式。傳統觀念程度。對待父母、親屬方式。)
13.財力、享受、旅遊、美食。
14.生存。工作、家務分配方式,一方工作一方家務或雙方工作。
15.生活習慣(作息,睡覺時間,東西擺放、歸位,垃圾處理方式,碗盤清理,衣物,廁所,床,私人空間,聲音,音樂,廚房,冰箱,打掃程度等)。想同居、共同生活者,會有所期待。
立即下載
賢貓
4 years ago
16.是否要小孩,生小孩/領養小孩。
17.足夠了解自己,穩定的,透徹的人(隨著時間人會變,受過傷就會害怕對方會改變,害怕不夠了解自己的人,不夠穩定的人)。
18.興趣、喜好、專長越多一致,能夠維持交集,持續產生談資的人。
更詳細的談資:溫柔哲學
賢貓
4 years ago
19.完全獨佔對方(因害怕伴侶離開自己,有著不安全感的人)。完全被對方獨佔,期望病嬌,期望被強烈的獨佔,擁有強烈獨佔慾的人(因害怕伴侶離開自己,有著不安全感的人)。
20.期望對方有更多付出關愛的行為(因害怕伴侶離開自己,有著不安全感且缺乏被愛的人)。
更詳細的不安全感:溫柔哲學
賢貓
4 years ago
有多少人能釐清自己的欲求,好好跟對方談清楚呢?不談清楚,又為何篤定對方能夠意會及得知?若是一方根本不知道另一方需要什麼,那麼不滿、失望都會出現。

因此心有靈犀很重要,心有靈犀表示的是思想、人格、價值觀相似,相互理解、認同、信任,這樣的話就能透徹的相互告知對方自己的欲求,或是一同去探討相互的欲求。

然而心有靈犀只是人類的欲求之一,每個人對心有靈犀的追求程度不同,因此就算有心有靈犀,也還有著其他很多使人無法在一起的殘酷欲求。

由於基督宗教使得社會普遍有著一對一排他的價值觀,所以也會讓順於這價值觀者,在對方不夠符合自己多數欲求時,傾向於不同意成為伴侶關係,等待更好的人出現,這其實就是人類孤單的原因,沒有人跳脫這種要符合多數欲求的價值觀。
賢貓
4 years ago
人的欲求本來就不可能能完全相互滿足,等不到更好的人,也一樣會妥協,然後再次在關係中相互不滿、失望、痛苦,這種輪迴,要嘛自己在關係中放棄沒能被滿足的欲求,要嘛欲求夠少夠幸運,或是奇蹟的一方能夠改變自己去滿足另一方,否則就是分手換下一人。

若是如此,何不在一開始就不追求一對一排他關係,既然單一人類不可能滿足對方所有欲求,那麼何不讓更多人在一起相互滿足。
為什麼戀愛想像只能是兩個人?為什麼要讓一對一排他關係霸佔故事、文學、法律及所有社會價值?
不覺得很悲劇嗎?

絕大多數的戀愛悲劇故事,都是建立在一對一排他關係之上。
好友為追求同一個對象反目。進入關係後愛上更好的人(小三、婚外情)。不得不在兩個或多個與自己都相互很愛的對象中選一個且拒絕其他人。各式各樣相互還愛著對方的分手。
賢貓
4 years ago
其實能符合一定程度的基本必須欲求的人,就很珍貴了,每個人的外貌、體態、追求、氣質、行為、擅長、才能、財力、親密需求、攻受等都不一樣,我認為光是能心有靈犀,思想、人格、價值觀、分析能力、邏輯能力相似就已經很珍貴了,再加上幾個較重視的欲求有符合,就足以在一起了,如果其他欲求有很多對方無法達成,那就讓新伴侶加入去達成。

何必盼望不存在的完美的人,而拒絕已經足夠珍貴的人,何必為了維持關係,痛苦的妥協放棄自己的欲求,何必為了維持關係,痛苦的強迫自己改變自己去滿足對方。
明明還有著感情,為何要因為嚮往的其他欲求,對方無法滿足,而就非得分手尋找下一段一對一排他關係?
賢貓
4 years ago
一邊不滿、一邊哭著,不捨著相互間的情感,卻又不滿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欲求,這種哭著要分手的悲劇,到底哪裡值得嚮往?
根本不用分手阿,再找個人加入成為新伴侶不就好了。
如果找不到擁有多元關係思想的人,那麼悲劇的是這個社會裡的人,都被灌輸、洗腦了一對一排他關係才正常、正確、值得追求、該追求的價值。
排他的悲劇輪迴上演,愛確實是有限的、有條件的,人的時間有限,能分配出去的時間有限,但不會是只能給一個人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