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Arkham Knight
Story and Words: Peter J. Tomasi
Pencils: Viktor Bogdanovic、IG Guara、Robson Rocha
改編自電玩漫畫,在主時間軸之外的獨立期刊,蝙蝠家主要角色:蝙蝠、夜翼、提姆羅賓、阿福、神諭芭芭拉,反派角色則以阿卡漢姆騎士、稻草人、喪鐘為主。
劇情以小丑之死做為揭開序幕,蝙蝠被阿卡漢姆騎士鎖定,協同其他反派不斷輪番上陣找尋蝙蝠突破口,並製造城市暴亂來干擾義警與警察注意力,最後將結盟,並把蝙蝠引入阿卡漢姆瘋人院。
美漫應該是前導蘊釀而已,真正開始解謎在於電玩,到完結為止都是舖線。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Arkham Knight: Genesis
Story and Words: Peter J. Tomasi
Art: Alisson Borges
阿卡漢姆騎士起源本。講述阿卡漢姆騎士何以衝著蝙蝠而來的故事。
主線這套......不推薦。
主要是整個故事不管是正反派,角色都不夠立體,內容也不出色,加上繪者改編是依循電玩節奏在做處理,部份劇情還滿突兀且不自然。
而且蝙蝠家族的提姆不像提姆、阿福很沒有阿福樣、迪克像是跑龍套,提姆又跟芭芭拉做了配對﹣﹣我對這點真的非常在意﹣﹣。蝙蝠則是很像一個電玩角色反應。以上都沒有什麼人性化塑造。
起源本狀況比主線要好很多,但某個程度來說,因為角色遭遇太過慘烈,造成對小丑的惡感繼續爬升,閱讀感沒有很好。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Talon
Writer: James Tynion IV, Scott Snyder
Artist: Guillem March
目前僅看到途中,構思發想起點很好,故事展開後,劇情與人設則只能說是差強人意。猜測此期刊半途應該會被砍掉。
不過美漫算滿靈活,即使期刊被砍,不代表這號人物不再存在,只是看如何修正重新上線,以往有各個案例可供參考。
利爪刊為蝙蝠個人刊的「貓頭鷹法庭」延伸故事,貓頭鷹法庭是個秘密結社犯罪組織,由高譚上流社會所共同組織,每個家族每一代皆會有一位成員加入參與,存在已有數個世紀,建立宗旨為「守護高譚免受罪惡侵害」,從理想到腐敗,而利爪由大師掌控,本身為不死之身,平日以冬眠方式安置在墓穴基地中,需要時則被喚醒去消滅指定目標。
在「貓頭鷹法庭」中另外有安插Owlman(梟雄),是做為Batman的強勢反派角色,而利爪,在「貓頭鷹法庭」中只能算是羅賓很勉強的對應角色。然而在其它平行宇宙中,Owlman和Talon,確實是鏡射自Batman和Robin關係組。
另外稍做解釋,韋恩在設定上是高譚四大家族之首,曾祖父也曾是遭到法庭暗殺的成員之一,照理來說,布魯斯應該要入會(某個番外篇有用平行線談及到該設定),但因為父母雙亡,布魯斯並不知道貓頭鷹法庭,只將它當成一首童謠。
Beware the Court of Owls, that watches all the time,
Ruling Gotham from a shadowed perch, behind granite and lime.
They watch you at your hearth, they watch you in your bed.
Speak not a whispered word about them, or they'll send the Talon for your head.
會必需解釋對應角色典故,是因為「貓頭鷹法庭」中,利爪只是個工具人角色,實質做用上、他是,虛擬情感中、他也算。在讀者心中,利爪已經具備應用在迪克身世概念上是可能最糟糕人生發展結局的路線之一。所以利爪刊的問世也不算意外了。
利爪刊主角Calvin Rose,出身自馬戲團,擅長為脫逃術,當初是自願被徵召成為利爪預備員,成年後發覺苗頭不對,展開被貓頭鷹法庭追捕人生。當蝙蝠檯面上對抗並瓦解該組織的訊息外傳,羅斯決定回頭查證,只是貓頭鷹仍潛伏等待復出機會,於是一大戰力的羅斯則繼續被強迫徵召中。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在第九集中,羅斯很不幸地正式成為利爪,喪失了人生選擇權,認真來說,撇除劇情實在很虛弱,在一個角色養成計劃上頭,這個故事其實還滿耐人尋味——如果你硬要用羅斯只是迪克代言人角度來看它的話。
這一期刊並不特別推薦,不過要特別說一下,第二集和羅斯對峙的利爪、被父親給出賣還想著復興家族王朝的悲劇人物、就出場時間只是一小個片段角色來說,他有打中我的心。
這期刊就是這樣,雖然故事很不優,但很多設定給讀者非常棒的想像空間。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Nuclear Winter Special
Editors: Alex Anton & Dave Wielgosz winter
Cover: Yanick Paquette & Nathan Fairbairn
Writer: Mark Russell, Collin Kelly & Jackson Lanzing, Steve Orlando, Jeff Loveness, Tom Taylor, Mairghread Scott, Paul Dini, Phil Hester, Cecil Castellucci, Dave Wielgosz
Artist: Mike Norton, Giuseppe Camuncoli, Brad Walker, Christian Duce, Yasmine Putri, Dexter Soy, Jerry Ordway, Amancay Nahuelpan, Scott Kolins
這是部有趣的核冬紀念刊。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出場角色包括蝙蝠家的達米安、貓女,超人家族的卡爾肯特、卡拉,火星人喬恩瓊斯,閃電俠家族的巴里,亞特蘭提斯的亞瑟,第一代火風暴羅尼,地球上最後一個男孩、卡曼迪,和綠箭家族的奧利佛與黑金絲雀黛娜,以及時光旅行者家族的時間大師。
因為時間大師的存在,以及特刊採取天方夜譚做為劇情變形概念,時間線是隨意跳躍。故事一開始是時間大師的時光機裝置燃料不足,碰上一群想吃他填飽肚子的暴民,為了爭取時間,時間大師哄誘地說著一個又一個的末日故事。地球是如何進入至末日危機,劇情沒有很清楚說明,只能由書名和各個小單元故事的片段中來做推敲。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雖然皆是末日故事,不過它以聖誕為主題,編繪下筆時仍懷抱著溫暖情懷,閱讀心情非常愉快。特別是懷念與女兒相處時光的喬恩瓊斯,在接觸的期刊中,說明著他是唯一倖存的火星人;以及顛沛流離至地球的超級女孩卡拉,為了養女而再度踏上尋找新家園的遠征之心,這兩篇作品精神讓人相當動容。另外還有火風暴和原子核能家庭那一篇,有著莫名黑色喜感,我也很喜歡。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Year Two (Detective Comics 1937/#575~#578)
Writers: Mike W. Barr
Pencilers: Alan Davis, Todd McFarlane
Inkers: Paul Neary, Alfredo Alcala, Todd McFarlane, Mark Farmer
Colourists: Adrienne Roy, Tom Ziuko
Letterers: Richard Starkings, Augustin Mas, John Costanza, Todd Klein
Batman: Full Circle
Writers: Mike W. Barr
Pencilers: Alan Davis
Inkers: Mark Farmer
Colourists: Tom Ziuko
Letterers: Todd Klein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Year Two,1987作品,以做為卅週年偵探漫畫紀念刊而言,很難開口說它是有具備著一個指標高度的代表性刊物,特別是三十年後的現今再回首。
就現今眼光看來,Batman: Year Two只是套劇情有些普通、又帶了人性壓抑的老作品,不過若能撐住腦袋不斷放送陳舊過時的挑剔感受,換個角度會發現,閱讀重點已不在它是蝙蝠漫畫,而是此紀念刊可以窺探到當年的某種美國社會氣氛。
其實也是看了紀念刊才回想起,當年我偏好的美國類型電影儘是充斥著殉道者精神的躁動印象,80年代剛好處在一個冷戰尚未結束而恐怖主義還未興起的過渡時期,那份記憶如今想來、苦樂參半。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雖然Batman: Year Two普普通通,對於蝙蝠與羅賓雙人組粉來說,1991年發行的續集Batman: Full Circle倒是值得一讀,即使仍有時代印象存在,卻也很貼近對90年代是更加活躍、且變革感也更為強烈的活潑感受。
本傳和續集所遭遇的反派雖然皆是The Reaper(鎌鬼),裝扮者卻是不同人。第一代鎌鬼是高譚首位義警(這個設定僅在此期刊中發生,DC粉會告訴你,高譚真正首位義警是初代綠燈俠Alan Scott),消聲匿跡的他認為蝙蝠俠與警方太過輕放罪惡而捲土重來,鎌鬼的手段相當殘暴,在清除罪惡對象的無差別手段,讓蝙蝠與高譚警方無法容忍,蝙蝠甚至為了拿下鎌鬼、被迫與犯罪組織集團合作,而且還拋棄不碰槍枝的信念原則。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續集時間點來到多年後,這時的蝙蝠不再像第二年那般的血氣方剛,和收養並加以訓練的門徒羅賓之夜間巡邏活動成為生活重心,對於已經死亡又再度回歸高譚市的鎌鬼,蝙蝠無法捉摸鎌鬼的企圖,僅能依靠少許線索逐漸推測對方真實身份。
Full Circle其實有一個很好的劇情概念,而且還是依循於Year Two做出來的成果,而這份成果關鍵在於講述兩任鎌鬼和蝙蝠都是家庭破碎下的悲劇人物,只是三個人的性格與因應手段各有不同,而有了三個不同方向與結果,看完多少會對命格這種事感概,所以還是會建議,雖然Batman: Year Two很普通,仍要努力看完它就是了。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 dracula: red rain
Writers: Doug Moench
Pencilers: Kelley Jones
Inkers: Malcolm Jones III
Colourists: Les Dorscheid
Letterers: Todd Klein
紅雨是一套一言難盡的經典作品期刊啊。
如果有習慣看DC家刊物,大概會跟我一樣,一開始真的會覺得它只是套人形立牌故事,有劇情但欠缺該人物角色實體感,特別是,我的順序還倒過來閱讀——由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大期刊的紅雨別刊順勢摸回到這套獨立期刊,突兀感特別強烈。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故事講述德古拉來到高譚市,高譚市令恆定存在千年歲月的德古拉變得瘋狂與難以克制自我,以往曾強制收編的女吸血鬼正等待機會要拿德古拉血債血還,力量不足的女吸血鬼選中蝙蝠做為夥伴,並轉化蝙蝠成為吸血鬼,以便能共同對抗強大的德古拉。
嗯,其實最初是用忍耐心情在看紅雨故事,講句不禮貌的話,它的劇情實在太奇葩了。然而,在劇畫表面下,它的內在精神值得探究,這或許是過度聯想,不過它確實讓人想起當年「當代全球精神主宰者是西方文明、與西方文明道德秩序正在傾頹敗壞」的美國探索自我時分裂也分歧的印象感,覺得是套值得注意的作品,於是順勢繼續摸了第二集來閱讀。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Bloodstorm
Writers: Doug Moench
Pencilers: Kelley Jones
Inkers: John Beatty
Colourists: Les Dorscheid
Letterers: Todd Klein
儘管本傳在畫面傳達上欠佳,第二部曲卻是出奇地好,優秀在於它寫出了主角蝙蝠處在面對人生苦難而無退路、即使抗爭也沒有得以逃脫出口的困境下,勢必會走上打破自身原則的混亂狀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本書中又特別讓小丑出場,而劇情曾有一小段時間讓蝙蝠擁有能夠鎮靜心神的個體卻被小丑給奪走,等於是本身已經形塑完成混亂與虛無存在體的小丑,加速完成另一個原本即不被看好的悲劇個體(蝙蝠俠)提前誕生。這種從旁觀看整起事件發生過程,其實會對人類這種群體感到異常荒謬。
第二部曲依循之前劇情,說明轉化為吸血鬼的蝙蝠,雖然所吸食的血源是沒有對其他個體具有殺傷力,然而變化的不只是身體,也包括心靈。不管是自身理智所發出的警示,又或者學者的文獻資料,再或者老吸血鬼們,都給了蝙蝠一再打擊,告戒一旦成為吸血鬼,將逐漸無力抵抗野性呼喚。此時小丑趁隙與到處獵食人血的吸血鬼結盟,小丑協議由他拿下蝙蝠、吸血鬼則拿下犯罪集團地盤做為交換條件,蝙蝠則擔心自己逐漸失控,於是將吸血鬼的各個藏匿處、包括自身,告知高登專員與阿福,讓他們來處置吸血鬼。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Crimson Mist
Writers: Doug Moench
Pencilers: Kelley Jones
Inkers: John Beatty
Colourists: Gregory WrightHeroic Age
Letterers: Todd Klein
來到第三部曲,它沒有第一部曲奇葩,但也沒有第二部曲優秀,劇情更為傳統與古典,不過,就讀者角度,以閱讀越多期刊越是體悟蝙蝠命運終究無法善終下場來說,如此劇情安排與結局,也是可以欣然接受。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最終曲描寫高登仍不時會探望孤家寡人的阿福,和朋友敘舊同時透露了沒有蝙蝠的高譚市,罪犯更肆無忌憚,犯罪手法也越殘忍,原本紅雨只是種暗喻、到了這裡儼然已成實體。猶豫的阿福回到了地窟,拔起刺死蝙蝠的木椿,原本只是期望蝙蝠能專注對付高譚罪惡,問題在蝙蝠的異變程度更加極端,眼見蝙蝠人性即將完全喪失,阿福和高登只能選擇與雙面人合作。
雖然以獨立期刊來看,最終曲的清洗高譚罪惡做法,比起正典(主時間軸)期刊還要更加粗暴無作為,倒是在探討魔鬼交易,還有與自我內心衝突描寫上,還算不壞。
Countdown Presents: The Search for Ray Palmer Red Rain
Writers: Peter Johnson
Pencilers: Kelley JonesEric BattleAngel Unzueta
Inkers: Kelley JonesDerek FridolfsVicente CifuentesJonathan Glapion
Colourists: Art Lyon
Letterers: Steve Wands
這一套看與不看都不影響Countdown主線劇情流暢度的安插性期刊,共有六本,紅雨是其中一本。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Countdown to Final Crisis大期刊本身是在講述世界運作有其常態規則,誤差值異常的突變體往往會被世界在無聲中給淘汰,然而某些異變體卻不知為何得以存活下來,進而影響世界,導致群體錯亂往極端方向前進,這時將有一股力量(比如反監視者)會鏟除突變體、好維護世界平衡運轉。
其實概念很有趣,但前半部期刊簡直要人命,因為幾乎是DC角色全員出場。另外一個有趣的點,這些突變體實際上都是當初編輯創作後認為對主線沒有加分作用、於是曾被冷凍很久的角色,例如第二代羅賓、傑森托德。
也是因為如此,在別冊Countdown Presents出場的也是絕對不可能在主時間軸出現的平行世界線角色人物,換句話說,他們比被冷凍最後又有舞台的突變體更像是外星來異種。這大概是看別冊編輯們在挑選出場對象時的某種惡趣味。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事實上在閱讀紅雨別刊當下,還沒看過紅雨三部曲本傳,一開始看只有詭異感而已。不過詭異到某種程度時,確實會引發好奇心,於是就拜讀了紅雨三部曲。而這本別冊劇情是描寫找尋原子俠的反監視者、唐娜、傑森、雷納一行人,來到有怪物出沒的高譚市,這世界的蝙蝠俠是個即會吸食人血也會獵殺同類的吸血鬼,迪克則因父母慘遭殺害、正尋找機會要向蝙蝠復仇,基於同伴道義,唐娜、傑森、雷納當然出手協助。
認真來說,那份閱讀詭異感應該是AU(同人)吧,尤其在看完本傳後,再來回顧這篇小故事,更覺得它是AU中的AU(同人中的同人)。
Batman: Turning Points
Writers: Greg Rucka、ED Brubaker、Chuck Dixon
Pencilers: Steve Lieber、Joe Giella、Dick Giordano & Bob Smith、Brent Anderson、Paul Pope & Claude St. Aubin
Colourists: Tom McCraw
Letterers: Willie Schubert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這本期刊由五篇小單元所組成,「Uneasy Allies」、「...And Then There Were...Three?」、「Casualties of War」、「Ultimate Betrayal」、「Comrades in Arms」,字義雖然是為各單元的年份事件做了摘要,實際上內容反映了蝙蝠與高登友誼五階段的進程變化。
一般來說,就情節結構的敘事觀點,美漫和小說並沒有不同,仍然包含了——第一人稱、全知觀點、第三人稱。以自身閱讀來看,習慣於將超英個人刊的該位當家角色以第一人稱去理解事件發展,至於其次配角,會在閱讀途中習慣性將他們退至第三視角,這種主附地位有助於凝聚對當家角色某種情感同理也同步的功能作用在。猜測這應該和其他讀者沒有太大不同。
一旦瞭解敘事觀點的原理,在看《Batman: Turning Points》就會覺得有種微小趣味性埋藏於其中。
事實上,《Batman: Turning Points》只是本小品格局漫畫,它算不上是經典之作,但它有意思的是利用敘事觀點的轉換,談論友誼進展這件事;據第五篇透露,這本期刊舞台背景時間長達約十年,從陌生敵意、疑慮評估、打氣支援、漸行漸遠、再到敬重信任,五篇的第一人稱敘事觀點為蝙蝠、高登、高登、高登、兩人並行。
串起《Batman: Turning Points》的年份事件,有三起讀者相當熟悉,羅賓加入、家庭之死、騎士殞落,開頭與終章則採用同一起人質挾持危機事件做為帶起與結束。
算是本給老粉絲的中場複習功課,除了溫故知新的愉悅感受之外,其實它有很多小細節是能讓台灣讀者感受美國社會文化的微妙處。
以羅賓成為兒童兵的長久爭議做為例子,對於讓迪克羅賓成為打擊犯罪的助手,官方一致說法,是蝙蝠本身認為羅賓需要行使羅賓自身的正義權利,以確保迪克不會成為蝙蝠第二,事實上有幾個刊物也特別點出,一旦羅賓不是羅賓,迪克將會失控、無法錨定自我,這是個很dream world的DC定義,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社會性觀點——打破惡性循環,到底是要什麼樣的型態社會,讓處於內部的民眾認為,近距離處置罪犯,是更好的切斷受害者轉成為加害者之路的好方法?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JLA: Earth 2
Writers: Grant Morrison
Pencilers: Frank Quitely
Inkers: Frank Quitely
Colourists: Laura Martin
Letterers: Ken Lopez
在介紹這本漫畫之前先做個平行世界簡單說明: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Earth 2並不等於Earth Two。即使2012年所發行的背景處於Earth Two宇宙的期刊名稱為《Earth 2》。
犯罪辛迪加的出現時間非常早,最初它只是個無名小卒組成的犯罪集團,之後才成為讀者熟知的罪惡聯盟。
犯罪辛迪加的宇宙名稱與現身時間點是Earth-Three(1964-1985/2007-2011)→Anti-matter Earth(1992–2011)→Earth-3(2011–目前)。
《JLA: Earth 2》出版年份為2000年。這本雖然有在主時間軸內跑過劇情,不過閃點之後,它便留在過去了,而Earth 2的設定在N52重啟後,曾被編輯融入改編至主時間軸內再使用。所以讀者可以將《JLA: Earth 2》獨立看待,也可以把它當做Earth-3前身。
雖然個人是建議把它當獨立期刊看待,因為世界觀設定上有種微妙的特異感,讀者本身若對人物與世界觀設定的連續性較為敏感者,大概也不會想把兩個犯罪辛迪加人物畫上等號。
關於Earth 3的犯罪辛迪加,這邊不多談,只是要做個插撥說明,Earth 2和Earth 3兩者娛樂性都很高,個人還滿喜歡Forever Evil大事件的前哨Trinity War、到Darkseid War結束為止的Earth 3犯罪辛迪加設定背景,不過相較起來,我更愛《JLA: Earth 2》想要表達不同於正典世界的善惡對立見解、於是在背景設定上,將來自於Earth Three的構想用各種更細膩古怪違背現行普世價值的細節補充。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犯罪辛迪加(Crime Syndicate)基礎成員為五人組,魔超人(Ultraman)、超女王(Superwoman)、夜梟(Owlman)、高速強尼(Johnny Quick)、神力戒(Power Ring),這組人馬來自於反物質地球上,不同於Earth 3的反物質地球是個充滿暴戾之氣的殺戳世界,Earth 2是建立於誰讓自己有利可圖就為誰服務(cui bono)的規則世界,在這世界唯一的公理是人情債──所有細節設定擺明要諷刺世界人口只剩完全右派時會是什麼德性──,其中不斷和犯罪辛迪加對抗的Good Guy路瑟找到一個到達正物質地球的方法管道,特地前來請求正義聯盟協助處理犯罪辛迪加。
反物質地球鏡射的是正物質地球,犯罪辛迪加對應的是美國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 of America),魔超人與超人、超女王與神力女超人、夜梟與蝙蝠俠、高速強尼與閃電俠、神力戒與綠燈俠。魔超人雖然還是克拉克肯特,卻只是個意外獲得超能力的人類宇航員;超女王仍是亞馬遜人,真實身份則異動為露易絲蓮恩;夜梟不是布魯斯,而是他的兄長、小湯姆斯韋恩;高速強尼是強尼艾倫、神力戒為哈羅德喬丹,這兩位還是多少看得出來與正物質地球人物非常不同。
對應設定上還滿有黑色喜感,對於自己先做了身份說明,多少會破壞它的解謎樂趣、感到歉意。不過歉意之外,好吧,其實我只是想講同人圈一個拉一個、錯誤一個傳遞給下一個的運轉模式仍然安定發烕中的這件事實在有夠讓人噴飯。儘管同人世界本來就無所不能,只是有沒有看過相關期刊,從同人作者是否置入錯誤角色就可以判讀,而且那份狀況外的微妙感還是能感受到。
是仍會覺得很可惜,畢竟正反人物身份並不全然對應才是犯罪辛迪加最有趣之處,而且就是不全然鏡射對應才讓讀者可以省思某些問題,例如蝙蝠向女超人請益,「我們在這裡做的一切倒映在我們世界裡會是如何?」戴安娜如此回應,「惡並非是善的倒影,善才是善的倒影,我們所做的只是把鏡子擦亮。」
戴安娜也對也錯,事實上反物質世界不能直接以善惡二元論這一套來分析,如果把它放到真實社會來看,我們往往摸不透不同且對立群體的思考差異性是怎麼回事時,依此想想社會群體決策與人性本質,不也是如此地毫無道理可言?
這本畫風好,講故事的氣氛也佳,相較於近來DC的強勢破壞滿溢風格,它的寧靜感更有助於讀者吸收主筆想法──不管贊不贊成他的看法——,不論是娛樂性又或啟發性,個人還滿推薦這本亦莊亦諧的佳作。
-----------------------------------------------------
Green Lantern: Earth One Vol.1
Cover Artists: Gabriel HardmanJordan Boyd
Writers: Corinna BechkoGabriel Hardman
Pencilers: Gabriel Hardman
Colourists: Jordan Boyd
Letterers: Simon Bowland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關於綠燈俠哈爾喬丹,老實講沒有很熟悉他的背景,對哈爾所有的瞭解,都來自於正義聯盟期刊,問題是聯盟期刊本身主要在打團體戰,大多關注成員之間的權力流動與關係角力,讀者並不容易熟知成員的真實樣貌——身為蝙蝠粉的我可以很明確告知在聯盟期刊內只會看到個工於心計的蝙蝠但個人刊這種性格會轉而解釋為足智多謀、這種印象落差就粉絲在看有某種喜感在——;問題就來了,Earth One其實也不是個很好認識聯盟各成員人設與背景的媒介漫畫書,事實上Earth One跟主時間軸脫了勾,讀者看到的已經是個變形故事。
先解釋,如果接著的介紹之處對綠燈俠有任何錯誤訊息,一切歸究於個人尚未接觸綠燈俠期刊,請多包涵。
回到Earth One,它是2007年新創期刊的地球背景名稱,和兩個地球危機前的Earth One並不相干,雖然有看過不習慣改編的抱怨,個人倒是還滿喜歡這類型態的變形故事,說起來它並不是Earth One獨有,在蝙蝠俠獨立期刊作品裡頭並不少見,當然官方拿捏上會不會過度跑題還是要看主筆與繪者功力,主要是這類故事仍保有同一角色的人格特質,塑造方式雖不照正典常規來走,倒是賦予角色更多不同的風情樣貌。可能性無其不有的不斷挑戰,對於想要看不同面相故事的讀者是件很棒的事。
目前,此期刊下創作作品有超人、神力女超人、蝙蝠俠、綠燈俠、少年泰坦,期刊為長期連載,即使每一本故事結尾皆有懸念,每一冊都有做了階段性結束安排,閱讀接續上不成問題。至於改編成果,超人並不理想、少年泰坦過於兒童年齡向,如果不是粉絲是可以直接略過這兩部,至於有一定水準的蝙蝠刊和神力女超人刊,找時間會為它們做介紹。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其實不論個人遭遇如何改變,DC對於各英雄都有一個明確方向與目標,拿神力女超人做為例子,以戰止戰與自我省思、向來是她的故事軸心,綠燈俠反而到目前為止都看不明白,我只知道綠燈負責星球之間的外交政治——事實上聯盟期刊中處理政治議題比你想像中要多很多——,不過在聯盟期刊裡,說不上來老會特別注意到綠燈俠軍團集體出場這種畫面,當其他聯盟成員單打獨鬥時,綠燈俠可是成群結隊地到處揍人,怪有趣的。還是直到看了《Green Lantern: Earth One》才意識到團體互助精神跟著名的起義宣言「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相去不遠。
關於互助精神得要談到人類博弈式的日常決策,我們各種意圖上的互惠由各種說不清的動機驅使著,或許本身受到道德拘束、或許愧疚情緒所造成、或許過去社會群體表現即有加分作用,而產生了所謂利他行為,《Green Lantern: Earth One》在闡述的正是這份由善意做為出發點的反饋價值。
故事描述採礦太空人哈爾喬丹在一次探勘災難中獲得燈戒,這枚燈戒、人人可戴,哈爾因燈戒而倖存、也因燈戒踏上承擔復興綠燈軍團的艱難旅程。
《Green Lantern: Earth One》為2018年作品,目前續集仍在進行中,它的筆觸細膩也漂亮,故事質量相當高,綠燈精神塑造得非常正面,最棒的在於對外太空浩翰無限的場景處理,是本結實的佳作,有機會,請嚐試。
-----------------------------------------------------
Superman: Red Son
Writers: Mark Millar
Pencilers: Dave Johnson
Inkers: Andrew Robinson
Colourists: Paul Mounts
Letterers: Ken Lopez
超人刊看得少,只是累加後突然注意到,銜尾蛇式結構宇宙觀似乎是超人刊的特色之一?
這一回要介紹2003年發行的獨立期刊《Superman: Red Son》,它是發生在Earth-30地球上的一次性故事,以目前國際情勢來看,格外警世,雖然現實和漫畫碰上的難題不同,不過關於體制的省思,漫畫確實具有和讀者個人主體意識對話之效果——前提在於你對任何體制皆抱持懷疑看法。
以美國排蘇的長久風氣來看,《Superman: Red Son》對於共產體制並不過於苛責,這點有讓人意外——儘管對資本主義同樣地投下不信任票確實是非常美國自由派精神——,劇情反而著眼在威權思想對於人類的高度影響力,特別是一旦社會發達讓人類生活更加容易且舒適的情況發生時,在面對威權,你做了什麼,你能做什麼。
其實在框外,主筆有透露給讀者知道,一切都是有選擇性,比如不論最終結果導向為何,人類總是不斷犯下同樣錯誤,它是種選擇;在第二章時,兒時的布魯斯看到體制醜陋面,決心在成年時與之對抗、為此犧牲,它是種選擇;戴安娜認同共產體制,聽從超人一切命令,到頭來心靈卻受到嚴重傷害,於是停止合作,是種選擇;故事來到第三章,超人突然意識到,對人類最好的作為是不再干預,也是種選擇。雖然最後它會陷入到自然法則的爭議解釋,比如說,服從後說服自己壓迫不是種壓迫而是自我樂意順從,這種選擇已經關乎到自由意志的層面上頭了。
故事背景年代為冷戰時期,往前推廿年,超人太空船迫降在烏克蘭農村,從小受教的是共產社會體制思想,儘管超人是馬克斯主義的反面——人、生而不平等,倒也認同它的社會體制,成年後,日常所做的是四處救災解危,在成為蘇聯精神象徵,讓美蘇強權爭霸的冷戰局面一面倒地完全改觀,超人因此成了史達林指定接班人。超人原先不肯接受,卻因為史達林猝死,國家面臨貧窮與垮台危機而接下職權,接著一步步地走向極權之位,比如完美秩序世界裡的一道混亂力量必須鏟除,親信背叛必需更嚴格限制讓權力縮編上昇,對於體制的雜音以穩定社會治安來做控制,最後則是消滅持續在內耗但又還沒自我毀滅的不定時炸彈、美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說真的,我還是看了這本才察覺超人各種細節設定的背後,實在很適合來突顯美國錯綜複雜的自我狂妄與自我省思精神。另外值得一提,DC有個很微妙的原生家庭傷害個體的影射看法,已經看過非常多次,大多是反派,往往遭受到上一代背叛離棄,卻因為找不到切割紐帶的理由或者它是生存價值而且高度認同,結果為成就上一代的成就而成了做髒事的幫兇。
嗯,一開始看這漫畫時感覺是相當混亂,混亂在於對超人已經有個深刻的良好印象在,不過主筆拿捏得很好,讀者甚至能在第三章看見超人精神回歸。以喜愛超人的心情來說,也算有所安慰。
-----------------------------------------------------
The Destroyers
Writers: Joe Kelly
Pencilers: Doug Mahnke、Yvel Guichet、Darryl Banks、Dietrich Smith
Inkers: Tom Nguyen、Mark Propst、Wayne Faucher、Sean Parsons
Colourists: David Baron
Letterers: Ken Lopez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這次要介紹的《The Destroyers》收錄在1997年到2006年JLA Vol.1期刊中的#66~76。這一期刊其實有其它更優秀的章節故事,不過基於個人身為蝙蝠與羅賓雙人組粉的私心,先來推薦《The Destroyers》,後續會再為該期刊其他優秀章節故事做介紹。
在這之前,先來簡單聊一下JLA。
美漫中超級英雄結為聯盟的最早嚐試構想,是1960年DC的「The Brave and the Bold」,正義聯盟期刊的問市在當時,還只是個市場測試路線,測試三期、讀者反應不壞之下,開始固定發行期刊。
除了之中有互相拉抬銷售量的提攜作用,英雄數量眾多也讓成員資格拉鋸成了一大賣點,沒多久,團體英雄期刊進入大量發行的紊亂時代;到了1980年,由於銷售量一度低迷,導致DC高層認為正義聯盟品牌過時,放棄原先傳統角色,改用無名人物,仍挽救不了銷售量,於是正義聯盟期刊在1987年宣告(暫時)停刊。沒記錯的話,回歸是在十年後,中間這段時間發行的只有起源定義描述本而已。
早期JLA是以時期作為劃分,分別是快樂港、衛星、底特律,之後才以P52和N52做區分。這一期刊隸屬於衛星時期,是因為快樂港位置曝露,才決定採用外太空人造衛星瞭望塔做為總部,以降低反派入侵威脅,而太空總部在外星侵略者摧毀下再遷移至底特律。一旦曉得總部位置和DC品牌LOGO演變,只要看見某些細節透露,應該能很快進入狀況,知道該期刊是屬於那個年代。
至於團隊數量,截至目前為止,DC超級英雄團體累積約有六十組,現今存活下來的應該還不到十組隊伍。對我來講,目前只要超過三組人馬在同時連動跑任務,看起來就已經很吃力,更別提1987年之前,有十個團體陸續在交叉進行,也難怪那時讀者疲乏加上一團混亂,導致銷售量逐漸下滑。
現在的連動刊多少也很像那時期的混亂情況,因為如此,個人特別喜歡衛星時期的JLA期刊,主要是這一時期和老期刊、與後來新連載期刊講故事方式不太一樣。連動刊固然具有賣點,不過就劇情強度拿捏,我更喜歡JLA編劇著重在迷你劇與一次性故事的表現之上。這無關於編繪優劣與否,單純是喜好問題。
《The Destroyers》是個預知死亡、魔法惡鬥、時光穿越、惡運奴役、黑暗獻祭、死人僵屍、災難降臨,各種元素合而為一的迷你劇故事,基礎則建立在幻術、欺騙、奉獻與信任之上。劇情描述地球出現異常現象,聯盟成員在追查中,與古代亞特蘭提斯統治階層的戰士與薩滿遭遇,接著因為薩滿打開時光通道讓曾滅頂的亞特蘭提斯廢墟再度出現於陸地之上,聯盟成員發現失蹤已久的亞瑟留下了求救訊息,而決定冒險,回到千年之前拯救亞瑟。只是當時光隧道打開的同時,蝙蝠立刻意識到這是死亡陷阱,當下啟動了危機應變計劃。這份應變計劃是召喚一批新成員來支援當前災難危機,領隊則是夜翼。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就身為一位蝙蝠與羅賓雙人組來說,這一期刊看得非常滿足。例如夜翼被指示不要追尋老成員腳步,保留精力去處理地球災難,不要試圖拯救可能已經死亡的老成員,夜翼其實對於導師這份命令很掙扎;又例如新成員Faith為了取得夜翼信任,談及曾和蝙蝠交換意見時聊到蝙蝠以導師身份對於夜翼的看法;再例如記者會上,綠箭提及夜翼思考方式已是蝙蝠形狀體;和最後,師徒重逢畫面。
認真說,就算撇去蝙蝠與羅賓的情感線,《The Destroyers》的處理方式,即使處處充滿著黑暗元素,仍有種Lovely的印象在。其實很難得,畢竟故事是人在講的,多少會帶有編繪對於角色的個人成見、與需要劇情推動而難免出現邏輯大暴走狀態。《The Destroyers》沒有這些缺點,反而對角色都刻劃出真誠感。
最後回頭來談蝠蝠與羅賓,我很吃這一組的父子情關係啊,不過在蝙蝠刊裡頭要列舉親情畫面出現的篇幅、真的是和作品數量不成比例,就蝙蝠刊編輯而言,蝙蝠與羅賓只會定義為導師與門徒關係,反而在團體刊中,編劇會很爽快告訴讀者,他們就是父子!覺得這情況還滿搞笑,只有外圍刊在幫忙加碼,蝙蝠刊自己反而在拆台。不過,無所謂了,反正也算官方認證。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JLA: Liberty and Justice
Writers: Paul Dini、Alex Ross
Pencilers: Alex Ross
Inkers: Alex Ross
Colourists: Alex Ross
Letterers: Todd Klein
2003年創作的《JLA: Liberty and Justice》是收錄在「The World's Greatest Super-Heroes」選集精裝本旗下,這一選集除了Liberty and Justice,之外尚有Superman: Peace on Earth(1998)、Batman: War on Crime(1999)、Shazam!: Power of Hope(2000)、Wonder Woman: Spirit of Truth (2001)、JLA: Secret Origins(2002)。
老實講,因為Alex Ross的極度穩定畫風與安定表達能力,個人會覺得「The World's Greatest Super-Heroes」這一選集作品,比起漫畫,更像是人設定義本,而且還是定義閃點前,現在回頭再重溫、仍克制不住再也回不去的複雜感受。
倒也不是對閃點有太大的排斥反應,畢竟昔日有昔日的優點、今日有今日的強項,只是看著這種人設定義本總不免會有種在看舊日亡靈照片印象,比方說蝙蝠,在閃點前他具有強烈的都市傳說演繹風格,這個重要細節在《JLA: Liberty and Justice》結束前,蝙蝠不參與正義聯盟記者會列席成員、反而坐在觀眾席上就可以窺見一二,不像現在的蝙蝠刊,蝙蝠已經成為媒體聚光燈下的高譚名人。
事實上讀者如果很習慣今日的正義聯盟期刊動感路線,我猜這本過於沉穩的靜態風格會難以適應,不過就反映某個時代進程概念而言,它是一套很容易理解的指標性作品,仍值得一讀。
先前有提過,N52的正義聯盟期刊政治議題非常廣泛,但談起衛星總部時期的政治格局,形式表現上又是另一回事了。漫畫中,這個時期的美國正義聯盟開始積極爭取聯合國的認可,因為獲得聯合國認可即意味著在全球成員國具有行動權,也意味著能與當地政府聯手合作、參與他國政治事務,最終走向是美國正義聯盟正式成為聯合國維和部隊,然而九一一事件的發生重塑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的重點和方向,連帶鬆動美國人民的霸權主導思維模式。
如果對國際政治情勢有一定程度的瞭解,《JLA: Liberty and Justice》看起來會覺得格外有趣,因為它融合了兩個時期的政治觀,它不只保有九一一之前的政治面貌,也具有九一一之後對抗單邊主義跡象的掙扎心態,特別是編繪還以唯一倖存者的火星獵人角度來做整篇故事的旁白說明。
劇情描述美國五角大廈在觀測到非洲某個部落呈現一片死寂狀態,授權讓正義聯盟團隊接手秘密處理該起事件,成員抵達該地後視察發現,部落人民並非死亡,而是受到外星病毒感染、成為身體無法動彈也無法言語的囚徒,接著連超能力者也無法避免病毒侵襲的遭遇引發了恐慌且造成各地暴動,正義聯盟團隊不得已只能動用武力、維護秩序,此舉卻也造成民眾對於英雄們的不信任感。
故事有意思的是在後半段,它在處理的是具有爭議性的意識形態,為何者服務、為何者而戰,是英雄的永生課題。它的解釋,我能欣然接受,雖然仍有部份隱約說不出來的疑慮在。
-----------------------------------------------------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Gotham by Gaslight
Directed, Produced: Sam Liu
Screenplay: Jim Krieg
Starring: Bruce Greenwood, Jennifer Carpenter, Anthony Head
Music: Frederik Wiedmann
Edited: Christopher D. Lozinski
Production companies: Warner Bros. Animation, DC Entertainment
Gotham by Gaslight
Writers: Brian Augustyn
Pencilers: Mike Mignola
Inkers: P. Craig Russell
Colourists: David Hornung
Letterers: John Workman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Batman: The Golden Streets of Gotham
Writers: Jen Van Meter
Pencilers: Cliff Chiang, Tommy Lee Edwards
Inkers: Cliff Chiang, Tommy Lee Edwards
Colourists: Dave Stewart
Letterers: John Workman
2018年的動畫《Batman: Gotham by Gaslight》改編自1989年的漫畫《Gotham by Gaslight》,之前看朋友劇透時還在猜測或許融合了2003年的漫畫《Batman: The Golden Streets of Gotham》,看完動畫,否決這項臆測,不過因為三個作品都其工業革命產物共通性,這回一起做個介紹。
先來談談《Batman: Gotham by Gaslight》。動畫雖然是用漫畫做改編,也僅止於開膛手傑克出現、蝙蝠堀起、蝙蝠被誤解是連續殺人魔、蝙蝠需要證明自我清白。其它設定則做了大幅度更動。光是就劇情表面上的解讀,乍看下會覺得動畫也能算得上是新構想故事。
然而細究它的背後原理,動畫和漫畫想法仍然相似,只是陳訴方式和呈現結果很不一樣而已。有趣的是,動畫和漫畫會造成相同情況,當讀者/觀眾認為蝙蝠才是主體,容易輕忽了開膛手傑克信號,最終則忘卻了蝙蝠堀起的意義。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儘管我沒辦法肯定,漫畫《Gotham by Gaslight》在使用開膛手傑克元素上是否有某種另類偶像追隨心態,不過它確實藉著開膛手傑克,釋放了一個重點信號——
社會與個人不僅互為表裡也相互影響彼此,儘管社會文化能形塑個體,卻因為個體養成具有太強的隨機性,當外在環境的壓力挑戰個體約束力,最終不是讓個體試圖毀滅他人、就是讓個體成為更正向能量之人。
這個信號是說明,即然一個社會能有開膛手傑克的出現,蝙蝠也就不單單只是個表面上看起來戴著面具跑跳的怪誕人物。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接著再更進一步,蝙蝠如果能讓讀者/觀眾注意到他的堀起代表社會文化有著矛盾性時,自然會注意到劇中的開膛手傑克犯罪所突顯的社會問題。以同樣是連續殺害行為來分析,漫畫談及個人狹獈性格造成的一連串悲劇,動畫則是著眼於信奉傳統權威所產生的社會危害性,雖然陳訴方式不同、呈現結果也不同,公共意識面相的出發點是一樣的——加害者具有歧視另一族群心態。
《Gotham by Gaslight》是個好作品,它的聯結性做的很好;但如果看不出來也沒關係,本身的戲劇張力也足以支應故事的強度了。
至於蝙蝠堀起的真正意義這部份的表達,在《Batman: The Golden Streets of Gotham》反而更容易看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簡單說明一下三個作品的工業革命產物共通性,漫畫《Gotham by Gaslight》有開膛手傑克,一般提到開膛手都會帶出背後成因——導致命案不斷發生最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造成了貧富之間的懸殊差異,動畫也有提到,上流社會要求警方優先維護他們的治安,在警方人力不足的情況下,造成新移民大量聚集地區的犯罪率居高不下,貧困者成為犯罪下的犧牲品。動畫《Batman: Gotham by Gaslight》則有蒸氣龐克元素,蒸氣龐克是假設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物發展到極致時、即會出現的蒸汽科技至上幻想年代,動漫畫的背景時間為1889年。《Batman: The Golden Streets of Gotham》帶出了工會,工會的形成源自工人階級,而工人階級的產生是因為工業革命所造就,故事背景時間為1910年。
當年的美國,工人工作環境與待遇都十分惡劣,政府不僅沒能處理工安危機,管理階層還會賄賂官員,導致工人必需秘密集會、和公權力抗爭,當時的懲罰非常嚴厲,帶頭者甚至會被處決,《Batman: The Golden Streets of Gotham》則以抗爭概念來說明何以出現蝙蝠。雖然不是正統的蝙蝠俠故事,它的調性也偏悶,倒是滿鼓勵偏好社會題材的蝙蝠粉可以嚐試閱讀。
這次主要還是推薦動畫《Batman: Gotham by Gaslight》,朋友之前看完後受創的嚷著粉絲立場遭到背叛,我還歪掉地幫著笑罵,「美漫十九世紀印象實在很怪,美不美,英不英的。總覺得十九世紀的美國街頭應該要充滿十七世紀的邪惡清教徒!」結果動畫真弄來了一個清教徒,清教徒解釋還超合理的我喜歡!只是想到歷史一直重複也很感概就是了。
-----------------------------------------------------
《Batman: The Golden Streets of Gotham》這部好看!不過相當冷門,當初我是誤打誤撞看到的,看完很喜歡,無論是故事與畫風。
(筆記)來看!動畫我之前好像有看到哪個串流上架,一起找找。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agaroser:
同伴!
也是漫不經心翻到的,封面乍看好像歌劇魅影,第一次看時翻太快,好多細節都漏掉,對它印象不深,反而是隔了一兩年再看第二次才看出興趣來。
google串流有。漫畫有興趣嗎?等等私噗雨漸。
感謝私噗說明!我發現自己除了對很科幻設定的以外,就是對這種有點跟歷史主題聯結的劇情有興趣XD 大概美漫對我來講比較沒包袱,DC從小接觸已經是蝙蝠俠電影大改編時代了,就很能適應各種變化,只要畫風OK大概都能吃(沒節操
Batman/The Spirit
Writers: Jeph Loeb
Pencilers: Darwyn Cooke
Inkers: J. Bone
Colourists: Dave Stewart
Letterers: Comicraft
雖然蝙蝠和幽靈的創作時間是同一年份,不過蝙蝠和幽靈的創作發想出發點完全是兩碼子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幽靈是個反映時代的產物,由1929年起,美國進入經濟崩潰十餘年的大蕭條時期,導致當年政治腐敗、司法不公、犯罪猖獗、社會動蕩不安,警匪類型漫畫也是誕生於環境幻滅又破碎的此時,當時最知名的作品是《Dick Tracy》,其次則是《The Spirit》。《The Spirit》主要描寫大蕭條中如同地獄般的美國底層社會情況,主人翁是刑事專家,某次在協助警方辦案途中受傷、被誤以為身亡,之後決定利用假死身份來對抗罪犯。也因為身份被消滅和時代背景關係,畫作往往帶著陰森、喧雜的城市幻影氣氛。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幽靈早期的風格長這樣:
蝙蝠則是延續了超人問世成功的氣勢所創造出來的第二位DC英雄,當時確實有個目標——蝙蝠將會是在黑夜掩護下追緝罪犯、讓罪犯聞風喪膽的義警,基本精神沒變,只是若沒接觸過初期漫畫,讀者會很難想像最初的蝙蝠是更接近福爾摩斯正面形象的沒有超能力之超人,編輯部後來認為需要做出市場區隔、於是反覆微調、才加大了超人與蝙蝠俠的差異性。不過也是經過幾十年與幾個階段的改造,在蝙蝠風格轉趨黑暗化後,中間有一段時間,蝙蝠和幽靈印象曾出現重疊情況,現在圍觀起來覺得還滿有意思的。
2007年的《Batman/The Spirit》是個一次性故事,描述蝙蝠與幽靈的反派們要聯手破壞知名犯罪學家的遊輪聚會活動,不認識彼此的蝙蝠與幽靈得卸下心防、共同合作來阻止犯罪事件的發生。
嚴格來說,以一位因為幽靈的傑出而知道名聲於是很久前摸過一本期刊、然後在很久以後已經淡忘大半地接觸了《Batman/The Spirit》卻對這裡幽靈感到個性一片空白的讀者,我不認為這是個很好的幽靈作品;然而一旦切換至「蝙蝠與羅賓與他們趾高氣昴又即將受挫的反派們」角度看過去,以蝙蝠粉私心反而認為,這是本非常Lovely的小品漫畫,值得一看。
bluesky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其實就我印象,Jeph Loeb應該是最先樹立起反派全員一次出場的那一位編輯,這個作法在後來變成蝙蝠刊一貫形式化的畫面表現,多看個幾次實在會忍不住希望後進編輯多多學習Jeph Loeb的靈活性,畢竟總覺得這種良好典範隨著時間過去逐漸變得刻板無趣的貫例,簡直是在慢性謀殺讀者的熱情。
最後,放個
Darwyn Cooke紀念繪冊開箱影片。Cooke已於2016年5月14日離世,感謝他曾帶來的所有美好作品,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