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茗
5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終於看了《魔球》,對Peter一角的本尊很好奇,所以就去查背景資料,以下渣翻。
Moneyball (2011) Movie Trailer - HD - Brad Pitt
latest #6
竹茗
5 years ago
2003年,作家麥可‧路易士(Michael Lewis)好奇奧克蘭運動家隊總經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如何靠大聯盟中最少的預算之一挑出高品質球員,並且改善球隊表現。他原本只想為這主題寫一篇文章,但後來衍生成一本名為《魔球:逆境中致勝的智慧》的書。路易士好奇的事情很多,包含比恩如何雇用德博德絲塔(Paul DePodesta)當他的私人助理,利用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這個精細分析許多棒球數據的方法,影響隊伍讓他們在2002年達成20連勝,這(20連勝)已經數十年不曾在美聯發生了。
竹茗
5 years ago
路易士在書中訪問不同球員,以及他們的生活和職涯,並說明「賽伯計量學」的魅力,而為美國棒球研究協會(SABR)創造出這個詞的比爾·詹姆士(Bill James),同樣也是焦點之一。詹姆士在1977至1988年間出版《比爾·詹姆士的棒球概要》(The Bill James Baseball Abstract),並撰寫數本賽伯計量學的書籍,比恩和德博德絲塔都讀過詹姆士的作品,並受他的棒球分析知識所啟發。
竹茗
5 years ago
書籍出版之後,德博德絲塔不習慣受矚目,而且也不在乎有關自己情蒐方法的秘密被公諸於世。該書使德博德絲塔被稱為「冰冷的計算機」,只憑數據來選擇球員,並且,他也被認為是個對「真正的棒球」一竅不通的人。
立即下載
竹茗
5 years ago
事實上,德博德絲塔大學時打過橄欖球,還想當橄欖球教練,當時他的背號是17號。取得哈佛經濟學位畢業後,他於1995年成為加拿大橄欖球聯盟隊伍巴爾的摩種馬(Baltimore Stallions)的實習生。1996年初,他得到第一份有關棒球的工作:當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的球探。1996年10月,他以24歲之齡被提拔為資深球探;1998年10月,他成為球隊總經理的助理。這些經驗讓他在1998年11月得以受比恩之邀,成為奧克蘭運動家隊的總經理助理。
竹茗
5 years ago
當《魔球》被改編成電影時,德博德絲塔並不同意描寫他角色的方式。「問題有很多,只有少數是事實,其他都一閃即逝了。」他對喬納·希爾(Jonah Hill)的表現沒有意見,他在2010年說:「喬納很棒,他很尊重我和我的時間,能被專業人士演繹很愉快,這和卡司是誰無關。」德博德絲塔在2011年表示:「我只是永遠不能接受,有些人把我排除在外。和任何電影一樣,為了使內容更有趣,過程中一定會出現衝突。某方面而言,很多衝突因我的角色而起,但那些在現實中都是不存在的。」他也提到因他而生的諷刺畫,在2003年首次出現,2011年故態復萌。「問題是,我並不是那麼想被注意,這在書籍出版時已經有過了,而我完全不想再經歷一次。」
竹茗
5 years ago
該角色原本打算沿用「德博德絲塔」之名,並由迪米崔·馬汀(Demetri Martin)飾演,但德博德絲塔不希望他的本名或其他類似名字在電影中出現,所以角色被改名為彼得·布蘭德(Peter Brand),布蘭德是「比恩的助理」在奧克蘭話的縮寫,並不代表何特定人物。《魔球》的導演班奈特·米勒(Bennett Miller)表示,他很感謝德博德絲塔在電影製作期間的無私協助,而希爾則憑藉此片的表現,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