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知道大部分人對佛教都有一定的誤解(以前沒接觸大概也會這麼認為),但佛教其實是非常積極入世跟生活化的
不是什麼隨緣怎樣都好的狀態XDDDD
當然大概大部分人其實只是想要個宣泄口,不想知道那麼多啦…
1.因果(業果)概念
有些講因果、有些講業果,但那個翻譯比較真實就見仁見智XD
總之業果被稱為極隱晦法,也就是既無法從肉眼所判定,也無法僅以邏輯去推斷,就算是有修有證的阿羅漢,也無法完整看到一個人的前世今生、前因後果。
(有個故事就是有個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有出家因緣,結果一位智者說他看了他五百世都沒有,他就很難過,然後去問了佛陀,佛陀就說他有,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做了什麼什麼,所以其實他有)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常常說你肯定是因為A,所以現在變成B,但除非我們成佛,不然這只是一種自認為XD
佛教不建議從果類推因,而是鼓勵我們努力種因,必能成果。
「從果類推因」就如同上面的故事一樣,你無法知道你能看得多遠,但「種因必成果」,卻是佛經上明寫的,例如
供花功德
業果有四個特質,分別是
「業決定理」:一切都是由業決定。
「業增長廣大」:業會隨著我們的想法及作為不斷的澆灌成長。
「業未造不遇」:沒有造過的業,是不可能會遇到的。
「業已造不失」:造過的業,是絕對不會失壞的。
這是佛教鐵錚錚的規則之一,但老一輩大多關注的是「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所以這輩子才這個可憐」,所以也造成很多人認為佛教就是逼迫自己接受自己做錯很多事,所以這輩子就要很奴性的承受。
但其實更該關注的是:現在的我能做些什麼讓下輩子的我更好。下輩子代表的不只是這個身體壞滅後,也包含下一秒、下一個小時、明天。
業果還有很多很有趣的規定,在我記得的有「業果可以跨輩子」、「業要經過澆灌才會形成果」、「業可以重業輕受」、「投生下一生時,你記得最清楚最在意或最嚴重的業,將會成為你下一生最主要的果」,相信還有一些是我沒記得的。
a.前兩個一起說,造就的狀態就是:我這輩子造的業不一定下輩子成熟,而是要有一定的導火線才會成熟,所以我們現在所得到的未必是上輩子的,可能是久遠劫的。
b.業可以重罪輕受:例如說我現在造了一個殺人的業,將來勢必感得投生地獄,但在這個果出現之前,我做了非常多的善業及懺悔,而且這些善業很重所以比較快成熟,那等到我投生地獄的時候,我感受到的痛苦就不會像直接投生地獄的痛苦那麼強烈,乃至可能就變成腳趾頭被踢之類的痛苦。
c.最在意,最嚴重的業:也有專用術語,所以只是簡單寫。
這是在警惕我們,死前,我們想要記住什麼?
法師也常常跟我們說,他們努力的學習,也是為了當死主來臨時,自己也能秉持正念。
有時候我會覺得疑惑:為什麼人生傾卻所有,卻只是為了死亡來臨的時刻。但這句話或許也是跟我們說,物質的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有那些我們時刻放在心上的心念,才能夠構築下一段的人生。
-------------
2.緣起性空:這太難了,跳過(欸)
至少自己理解的是:執著來自此、放下也來自此
想要不分別的前提是要先分別它。
先要去清楚地認識何謂貪欲、瞋恚、愚痴......,佛法在說些什麼,然後不斷地思維跟辯證,有一天才會知道如何在認識它的狀況下不受它影響。
---------------
3.淨土
早期台灣以淨土宗為大宗,似乎直到現在也是如此。
淨土宗認為,先努力修行讓自己到佛土中,在純淨環境下,正確的見解加上勤奮不懈的心,是能很快成佛的方式之一。
但在上述條件下,非常重要的就是正見跟精進,其實這也是不管學習任何法門最重要的內涵之一,外在要遇到真的有清淨傳承跟見解的師長,內在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認真學習的弟子,才有機會達到。
所以不是到了淨土就能成佛,而是到了淨土只是能確保自己在一個比較讚的環境,自己接下來要怎麼造業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同轉噗說的私塾XDD
4.念佛法門
念佛法門說萬修萬人到,認真說,各種法門有不同能夠相應的人們,這些相應的人如果認真的做,一樣最終會到達成佛的境界。一個法門能讓人快速與否的成佛,除了法門本身和學習者相應的程度,也包含學習者努力的程度(結果還是那句老話),所以說這句話沒錯也沒對XD
然而以前台灣在學習的過程中,大部分人會陷入一個誤區:只要念佛我不用做任何事也能成佛,這樣的誤區造成了學佛很大的盲點,這也是許多善知識一再要破斥的。
想成佛,對不起,什麼都要學。
學習思維、學習辯證;學習布施、學習持戒、學習忍辱、學習精進、學習禪定、學習智慧;學習正確的知見(深見),也要學習如何實際幫助更多的人(廣行)
這些要怎麼學?要怎麼有系統的學?要怎麼不學到走火入魔?要怎麼判定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
這時候就需要一個自己學過、學會、也知道怎麼教人的善知識。這是為什麼善知識那麼重要的原因XD
當然在學佛初期,總會有很多還做不好的,很多自己比較偏重的,這都沒關係,但心中一定抱持著「現在的我還做不到,但以後我一定要做到」的心態XD
5.辯經
辯經我了解的是,透過引經據典,與自己的心對話,進而達到了解自身也了解正理的境界。
因為有機會能看到法師們辯經,所以更能感受到跟世間的辯論不一樣的地方:他們是有個共同目標、想認真學習、想認真面對自己而做的辯論。
在世間的辯論中,往往很容易變成用奇怪的理論來解釋一件事,但這也可能是因為我沒有參與辯論社而對他們的誤解。
我相信一定也有從中學習並且開心的一面XD
法師的辯經,往往要先閱讀及背誦大量善知識有修有證的經典,甚至那些經典不是用中文撰寫,就必須去學習相關的語言。
然後,針對經典上看似相違的地方,透過兩方引用佛陀及祖師等有傳承的經典來相互辯證,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深度的探討。
這樣的探討中,善知識會要求他們不能只是做文義的推砌,而是要把每句話都與自身的內心對照,所以也曾有法師在辯經後開心地哭了,因為他覺得自己一直以來內心的疑惑被解開了。
其實學佛也是如此,不是做文義的推砌,而是讓自己真的有了那樣的身教,時刻的省思自我XD
(這也是我自己感動乃至願意學習的原因之一啦,雖然不是隨時都做得到,但就一步步做
辯經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目的:不是為了肯定或否定一個見解,而是想找出不是"對"、不是"錯"、不是"不一定"的第四個解答。 (或許還有第五個)
聽到的時候覺得很玄,不過可以看做是一個辯經的目標~
--------
謝謝大家喜歡或轉噗,因為也只是個人微薄的學習心得,如果有錯的也請大家多擔待了XD"
另外這些資訊大部分是以藏傳佛教的格魯派為主,從《菩提道次第廣論》而來,如果有一天有機會,也可以去接觸看看唷XD
這噗應該暫時不會繼續更新,未來就算寫一些心得想法也會散落在生活日常心得中,很高興能因此認識大家~
最後我想應該是從轉噗來的,但原本轉的噗也列在此:
https://www.plurk.com/s/...------
9786999: 無論是虛無主義、禪宗跟尼采對佛教的想法我都不是那麼清楚(剛剛有簡略地看了一下),也不知道是上面的哪些概念影響了東方大多數人對佛教的看法,不過為了讓佛教精神能比較正確的傳遞出來,能做的好像也只有先瞭解正確的並讓自己做好了XD
為了讓大家理解下面例子的差異也辛苦你了~
因為辯經都是聽現場居多,加上平常不會在網路上尋找(都是藏文也多聽不懂),所以只能看以後有沒有機會看到適合的吧~
然後課本主要就是上面提到的廣論,網路上有很多解釋,但還是建議找一個班級有系統地學習(如果真的有想要學習的話):法師們則是以藏文的五大論為主進行辯經,有聽過幾次中文的,雖然語速不若藏文那麼快,但整個邏輯都需要對經典深入了解,所以我只能說以後期許自己也能學習到如此境界了
如果有什麼資訊也先謝謝你幫忙補充了XD
9786999:
抱歉剛剛暫離了一會
對的,業何以造成跟如何集聚資糧淨除罪障又是好長一篇了,就算每週上課我也不敢說我有聽懂做到,所以也只能淺談輒止,留待更厲害的人~
惡業避免的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常常造善業,追隨智者遠離惡友,對自己的身語意常常去思維及反省,但要小心不要太過自責,最重要還是讓自己保持著願意繼續學習及改變的心。
原來如此!
下面用既有名詞來套自己想說的話的例子,就是一個『我說你是虛無主義,你就是虛無主義!』的概念QQ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只能透過不斷地互動和溝通來達到相同的對話頻率了......,雖然不知道要花多久時間,但相信哪天會有轉機的
(給你能治癒人心的毛球
誦念經典雖然有時候容易走神,但如果了解背後意義會很感動的,期待他有一天也能了解!
很多佛陀的公案都很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無論捨頭目腦髓,但可以看到覺者對於業果跟輪迴的清楚認識與行持,更能令人感受到何謂不執著XD
圖片部分,最近都陸陸續續出現,看著看著好笑之餘突然就很佩服他們,因為他們都把目標之前的事項寫得很清楚,表示大家其實清楚知道要如何達成XD
我不確定我有沒有看過那件公案,如果你還記得一些可以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