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鄉愿地認為, 如果有人去買便當給大家吃, 好把報告做完, 也是一種貢獻拉
確實有貢獻,但是問題在於會因為逆選擇的問題而減損效率
因此本來有心想要認真的人會缺乏動力去對作業貢獻很多
造成每個人在某個工作分配水準下極小化他的貢獻與品質
所以回到買便當這個問題(咦),假設一組裡面有兩位同學採取買便當作為貢獻的策略,但是連同學買500元便當,馬同學買50元便當,而最後拿到一樣的報告成績。
幾次報告下來,最後均衡結果可能兩個人都只會買20元的白飯(這是制度的問題!)
分組是免不了,但我會以出席、課堂參與、答題、考試來拉出區別
幾乎每堂都有隨堂討論(三小時的課),討論完除了報告還要繳討論單,單子上要有組員姓名,等於是變相點名
目前觀察已經有組別聰明到分成自己又分成兩小組,輪流應付隨堂報告
我以前讀設計科系常要分組,一組裡還是有需要懂得議價、跑印刷、廠商的同學(認真覺得買消夜在熬夜時是很重要的
如果整組都只會做設計,結果反而不會太好
現在的分組都要做到任務分工, 合起來的效果才會好耶, 如果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情, 可能報告反而品質很糟
所以還是要有人去買便當拉, 買便當也是一種專業, 那一家? 如何滿足所有人的口味? 議價? 車程? 都是專業拉
如果整組沒有任何人出來抱怨,在分組作業我是會給同分
還有一個重點是,便當訂得好不好,老師很難在作業裏找到相關的指標啊
但以我的經驗,便當買得很好也跟同組社會關係良好的人出席率或參與程度都還可以
但如果連組員都相處不好,有的是溝通能力或有逃避責任的傾向
我也是會給同分,但是就像前面說過的,同分可能會鼓勵整組的作業品質往最小化的方向走
也許有些同學有意願提供較高的作業水準,只要老師的分數能反映他的努力
但會事先跟他們提醒組員任務分配的事情, 要他們事先安排好各自的任務, 無異議之後再去做, 整組同分喔
學生分組還有另外一個複雜的情況。當這個分組在同一學期要進行兩份以上的報告,組內可能會進行分工,比方說甲乙同學負責A報告,丙丁同學負責B報告。
如果有組員出現抱怨, 也要讓他們自己去協調, 畢竟以後去職場都會遇到協商跟溝通的狀況, 提早訓練比較好
老實說現在學期拉的太長學分數又多,學生自己必須要有一些策略應付
我們因為商學院認證的關係,行銷管理除了是系上核心課程,整學院的系都有必修
系上的核心課當然就是大老握著
我們既然上的是外系,我的要求就是除了了解理論、要能應用理論,有一些批判性思考的話更佳
其實平時隨堂練習都已經看出高低
因為有一組有兩個路生跟兩個比較被動的台生,整班都是三年級,我舉的例子那兩位陸生都聽不懂,更談不上隨堂馬上用手機找資料做分析
我會觀察這四位學生的表現,希望拆組可以讓他們都能從其他組別學到更多找資料、討論跟分析資料的方式
但是舉的例子陸生(大二、只交換半學期)聽不懂我還是得有些策略
歐我是讓同意讓陸生跟台生拆,在不超過人數限制下個別跟別組合併
會有學生抱怨, 但他也有可能是在放假消息 (?) 我認為讓學生彼此去溝通協調比較重要, 如果真的快吵架, 再由老師搭起平台讓他們去協調
當然評分的規則都是事前講清楚的,這部分已經把訊息不對稱降低到最小。但是組內還存在著訊息不對稱的情形。最常聽到的就是某個組員事前承諾負責哪一個部分,但最後交出來的卻很草率。因此其他的人要一起為此付出成本。
這就是合作時"不完全契約"可能產生的問題 (竟然又繞原主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