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得到了一篇很認真的刊物感想。
#無光城 #廢物替代役
latest #7
一般來說,弱勢最常被人聯想到的是經濟弱勢,但其實還有文化弱勢、社會弱勢等等的差別,而這些通常都是互相存在的,例如在書中說中輟生和隔代教養、新移民家庭等有很高重疊率是一樣意思。 很多孩子會因為經濟弱勢的關係本身接觸到的文化刺激比較少(都市長大、資源多的孩子文化刺激也較大),甚至是沒有,這樣家庭的孩子很容易會因為金錢上的弱勢而將物質外顯化,藉以滿足自己「是和別人一樣」的心態
而這樣的孩子大抵也不會去想到要將金錢用在更有需要的地方,不完全是因為他們自私,更大的原因是他們不懂。 他們會覺得金錢比起吃飯繳學費外用在看的到、能拿來比較的地方更有用途,這和前面提到的文化刺激有關,比起一般孩子,這些孩子大多不知道如何判斷哪些事情較有長遠的投資價值,比起讀書,他們覺得先解決和別人不一樣這件事比較重要,或是先滿足自己欲望比較重要,所以別人買什麼他們就買什麼,畢竟在同儕中聊的話題就那幾個
而家長通常也因為自己就是這樣長大或是沒時間關心等原因沒辦法教導他們正確觀念,因此也很容易造成貧窮循環:貧窮家庭的下一代依然貧窮。
在看到霸凌那篇其實有震驚到,我沒有想到那種霸凌方式現在還存在,老實說,很多篇這樣看下來突然有種自己和他們生活在不同世界,在舒適圈待太久都忘記還有一群被社會遺忘的孩子們,我們幾乎不在意其他除了體制內的孩子的出路或是照顧,願自己和更多人都能在他們需要幫助時盡最大的力量,也謝謝你出了這本書:)
回覆:
我在寫圖書館那篇的時候,其實原本想從布爾迪厄開始談的,家庭給予的文化資本與教育資本優勢之多寡確實大大的影響成長後,經濟資本與社會資本的積累,而這幾項資本又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先天資源的不均等,導致孩子們在思考上的局限性。走在被鋪好的路上,和前方滿是荊棘需要自己探索,兩者的發展確實會很不一樣。
在安尼特經典之《不平等的童年》和最近的普特南的《階級世代》,我們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教育」這個被視為階級流動的入場卷,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運作下,反而變成鞏固階級與權力的「反再分配」之最大幫凶。駱明慶老師在兩次的誰是台大學生以及針對大學與低收入戶比例的調查,都再再地驗證這件事,走到越金字塔頂端處的人,大多本身也來自該處。
關於手機這件事,其實我本來想談的是,科技所帶來的影響,改變著下一個世代在思考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若我們或是師長一輩還是用自己的固有觀念去評斷孩子,恐怕會與他們產生相當大的隔閡。
其實原本有想再每一篇故事後面做點社會學性的分析,就可以把篇幅拉長並讓結構完整一些,但來決定還是不要加入過多屬於我的看法在裡面,讓這本書成為一個節點,呈現單純的故事給讀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