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zzNoTE
9 years ago
我現在已經沒有以前那種反省自己的敏銳度,主要因為時間比較多被學習塞滿,用在腦袋空空胡思亂想的少了
latest #29
JAzzNoTE
9 years ago
「消化」這種事我不知道有沒有效率的手法(如果有我很想知道),但我以為比較多時候你需要的是放空,看看海,看看花草,什麼也不做,讀讀小說,讓腦子reset一遍,很多學的東西就進去了
JAzzNoTE
9 years ago
不過事實上是,現在的我無法讓自己空超過一天(經驗來說要放空三天以上才有效果)
JAzzNoTE
9 years ago
然後也不能說自己閱讀的量有變少。以之前一年來說都是讀技術實作書所以表面上讀的書單少很多,但實作書的密度很高,最近技術書的需求少了,開始可以讀點字(而不是code)的書,閱讀量又回升
立即下載
JAzzNoTE
9 years ago
然後,重點是,現在英文書的閱讀量很高,此生從沒像現在一樣那麼飢渴地想讀懂英文書的內容講什麼
JAzzNoTE
9 years ago
大概讀掉3~5本英文書去了,《Running Lean》算是我第一本挑戰很認真地、需要用詳盡的心得報告手法拆解的英文書。然後我發現你用中文做英文書的心得,其實中間有很大落差
JAzzNoTE
9 years ago
怎講,我就覺得我那些寫下來的中文筆記,和英文書之間就是有種違和的落差,雖然經驗上我很肯定「已經把這本書消化完畢」,但看看中文的筆記,再翻翻英文的內容,就覺得語言本身就是有個斷層可能要挑戰英文筆記,建立一個英文腦的智庫
JAzzNoTE
9 years ago
老實講,我不能說自己讀英文的掌握度有中文那麼高。中文閱讀的長時間訓練下來(再加上讀了不少小說、哲學書訓練),我很肯定自己對每一個字、每一個句子前後語意的影響、細膩的變化掌握地非常清晰,我對自己中文解讀的能力非常有自信
JAzzNoTE
9 years ago
英文的話就只能掌握頂多85%的語意,一些細膩的弦外之音就會loss,雖然這不影響理論著作的閱讀(文學的話就不能這樣讀了)
JAzzNoTE
9 years ago
不過我的中文閱讀也不是一蹴可幾練起來的,也是到大一大二大量閱讀訓練出來
JAzzNoTE
9 years ago
所以目前很多英文單字、詞性上小小語意的差別我就不想去細究,想說多讀一點、多讀幾年,可能就可以到中文閱讀的程度就是先擺爛不想管的意思
JAzzNoTE
9 years ago
不過因為手上想念的書單越來越多是英文,導致我在閱讀上的愉悅也多一點壓力。畢竟不像中文,字句的閱讀完全沒問題,只需要花在思考和理解。英文是字句的語意可能就有loss了,一邊讀又要兼顧整體的理解,讀起來壓力大了些
JAzzNoTE
9 years ago
=====
JAzzNoTE
9 years ago
我一直懷疑自己學習能力變差。因為這一兩年我不太像以前一樣有明確掌握自己成長的感覺,就是一直塞一直塞一直塞,過水馬龍一樣,一幕幕高速的車流在我眼前放映,我像個知識消化機,就是讀懂、用(實作)、再讀、再用,一直重覆這個流程。學到的東西立馬就上線,還沒思考它對我有什麼意義就學下個事情
JAzzNoTE
9 years ago
=====
JAzzNoTE
9 years ago
最近的學習是把UX和web analytics拼進startup流程裡
JAzzNoTE
9 years ago
最近快讀完《Lean UX》,這樣哆哆嗦嗦地讀了幾本,突然有掌握全局的感覺
JAzzNoTE
9 years ago
如果說去年一整年我主要在學習如何寫程式,學習一門語言,那麼今年我就學會用客觀的角度來評價它
JAzzNoTE
9 years ago
就可以比較客觀地理解程式這項技術它可以做和不可做的地方
JAzzNoTE
9 years ago
有一陣子我在思考「一門語言的極限」,就是主機端、客戶端的程式碼可以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這些。自從讀了這套startup的技能後(我把它視為一套技能),變成進一步地思考「程式的極限」
JAzzNoTE
9 years ago
簡單說,你知道某個程式語言可以做到什麼,再進一步用市場、成本、時間的角度去看,「那麼我應不應該用程式做這件事」這個問題
JAzzNoTE
9 years ago
lean startup就是一套觀念,告訴我們如何精簡「開發一個新的市場需求中間的一切浪費」,然後這套觀念再對應到我自身開發產品的經驗,確實「寫程式」這個動作是成本非常高的行為
JAzzNoTE
9 years ago
當你知道有哪些替代的動作,可以在完全不寫程式的條件下驗證一個產品是否被需要,有了這個知識,當每一次有任何的點子覺得「可以用程式的邏輯去處理」,就會去衡量那背後到底值不值。而2015年我就是學到這個
JAzzNoTE
9 years ago
在學習的過程中,會覺得任何可以寫成程式的東西都很酷很熱情,但當程式已經變成熟練的技藝,會希望技藝的輸出可以得到更有價值的收穫,熱情就會和「成功率」呈正比。或至少說「覺得可以幫助到比較多人」的事物上
JAzzNoTE
9 years ago
=====
JAzzNoTE
9 years ago
然後lean startup這套觀念,也同時呈現一個整體的roadmap,就是如果今天你真的找到一個點子,決定去做了,那麼這條路上會發生什麼、需要做什麼,它都指出來了
JAzzNoTE
9 years ago
指出來有什麼好處?就是你可以在「還沒走到那個點」前,就預先規劃要先做什麼準備、後續要和什麼工作銜接,也可以衡量可能會有的風險自己是否能克服,比起完全不清楚的人,可以做得比較有效率
JAzzNoTE
9 years ago
然後,「寫程式」這門技藝會重新被嵌進這個過程裡,去衡量寫程式這事到底值不值,到底要不要投資
JAzzNoTE
9 years ago
它有一個核心,就是圍繞著顧客、使用者在談產品,所以用這套觀念在思考寫程式,會貼近(潛在)顧客很多,會更近距離地和顧客演對手演,思考程式、思考顧客,不會有在真空中想程式的問題
JAzzNoTE
9 years ago
講白了,當我清楚「最後會發生什麼時」,就會花更多的餘裕在思考「起點」的問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