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說……(作者的)創作實際上應該是很自由的、至少說、是相對自由的,所以作者可以、那是作者的一個意圖,但它實際上並不需要預設讀者。這是關於創作面:作者在寫作時有著最大的自由:決定自己要寫哪些、為什麼寫,有時候是為了召喚主流/小眾讀者、有時候只為自娛不為娛人。作者創作的原因、作者如何創作、作者會是怎樣的創作者?那就像「人」有千百種,並沒有辦法一語概括。
創作通常就是這樣。一如A情況,其中又可以概略分成A1、A2兩類:
作者主觀意念:創作出[作品]──A
作者主觀意念(沒有考慮到作品會被多方詮釋,只是依循個人意念):創作出[作品]──A1
作者主觀意念(考慮到作品會被多方詮釋,所以意圖力求客觀):創作出[作品]──A2
但是當創作結束了,文本確立了之後,對文本的種種詮釋卻是收攏在「讀者」身上,這就是我在文中提出的示意圖了:
作者:[作品] → 讀者:產生讀後感/批評
將它說得更明確一些就是:
作者主觀意念:創作出[作品文本](只有這麼一個、客觀存在的文本) → 讀者:產生主觀讀後感(感性)/力求客觀的批評(智性)
讀者閱讀過的主觀感覺,就是讀者產生的讀後感(心得感想),這是更偏於個人經驗、個人感受、屬於感性層次的──最直接的就是:讀者喜不喜歡?並會決定讀者是否買單、作品賣不賣座。我們在提及作品是否通俗、在當時有沒有被多數讀者接受?應該會屬於這一層次。
但是再進一步的──如果讀者閱讀過後、讀者想要「評論」作品,這一樣也是所有讀者都可以做的事,但「評論」之所以以評論而非心得感想稱之,就因為它必須更嚴謹、比起感性更是智性的活動。批評不應該被讀者喜好左右,它不關心多數讀者喜不喜歡、書暢不暢銷,它關注的是:「作品」本身好不好?
所以心得感想不用被介入,那就是讀者的主觀感覺;而批評跟作品一樣,都會有好壞,
會被讀過的人評價中肯還是腦補。(要怎麼評價呢?那就是回到客觀存在的作品文本檢驗了。)一旦讀者(主觀)做出評論,就和作者(主觀)創作出作品一樣,「批評」本身也會受到「讀過批評的人」(讀者)的檢驗。就像這樣:
作者(主觀):[作品](客觀存在的文本) → 讀者(主觀):[文學批評](客觀存在的文本) → 讀者(主觀):[評價文學批評](客觀存在的文本) → ……
這個關係鍵是可以循環不斷下去的,作品產生、帶出了讀者的詮釋、讀者做出了評論,評論得好不好也會被他人檢視。
為什麼我不敢直接說作者是主觀的、讀者是客觀的?因為批評不只是一個表示狀態的示意圖而已,批評更是一個進行式的活動。要如何從事文學批評、並要求讀者全然摒除主觀感覺呢?
不管怎麼說,作者和讀者都是「人」,既然是人,要求他們去除主觀感覺就是件不合理的事。所有的文本,包括「作品」和「批評」,雖然它們都是客觀的存在,但書寫出的它們的──都是源自各樣的人。(是以從來不能避免主觀、即使力求客觀卻也是主觀的。)
絕對客觀的存在,只有「文本」。就因為它的特性,才可以被認為「不朽」,卻又能被多方詮釋、隨時而變。所以作品可能在一時一地不受青睞,但之後,也許文化環境、美學判準遷變、人們的品味改變了,它反而被推崇了。
要注意的是,這裡說的被推崇──不管它是不是在當代、還是在遙遠的以後,都不能代表這個作品「通俗」。作品好不好(偏向作品)跟作品通不通俗(偏向讀者感受)不可以畫上等號,雖然它們有可能相關──因為對作品的詮釋都是來自讀者,難免囿於時代環境。
舉個例子,至少,「純文學」從來就不是大眾文學啊。(笑)而作者選擇了什麼題材、什麼方式寫作、寫了什麼類型的作品,也會決定作品的受眾度。藝術電影的賣座度絕對比不上好萊塢電影、一般而言閱讀者更喜歡小說多於詩、古文通常比現代文較難理解……但這些都直接指向了讀者感受(讀者喜不喜歡?),那也沒有辦法等同:藝術電影就比好萊塢電影、詩就比小說、古文就比現代文藝術價值來得差(作品好不好?)。
喜劇一定比悲劇討喜,但決定作品好不好的原因不在於結局悲喜。線性的、寫實的作品較解構式的作品易讀,一般而言讀者會覺得前者比較「好看」,讀者會選擇對他們來說易解的作品,因為閱讀對多數人更是消遣而非文學性/藝術性的追求。得到文學獎肯定的作品,就一定會賣得好嗎?不必然吧。獲得金馬獎的影片賣得搞不好還沒有《總鋪師》好呢XDDD。
讀者喜不喜歡、和(讀者評價)作品好不好可能相關,
因為一個時空中決定作品價值的人就是「讀者」,但把它們混一而談就會非常危險,所以我不願意這麼說。
至於衍生出的問題:
「作品」為什麼沒有人讀?
首先,閱讀的基數不夠大、沒有足夠曝光度,敝帚自珍的結果、不管你多寶貝它,那也只有你知道。再而,作者把作品丟出來了,沒有人讀,也不一定是作品的問題,可能是編輯的過程有瑕疵呢、可能出版的平台不對與作品調性不合(例如,POPO/EP/晉江/起點各文學網的作品予人印象就不同了,
讀者群也各異)。如果前述都沒有問題呢?那也可能是該作品的受眾度原本就不大(認命吧你寫的就是冷門的東西XDDDD);當然也可能是,就因為作品不好看。
但作品不好看就是作品不好嗎?不是的。
「作品」為什麼(被讀者認為)不好看?
一個可能是,作品本來就沒有寫好、作品客觀上的不好(作者創作的問題);另一個可能是,讀者沒有、因為讀者可能也沒有義務、用適當的方式進入顛覆讀者預期的文本,簡單說,讀者看不懂。(讀者閱讀的問題)
只把「作品」交給讀者喜不喜歡來決定,是可以這樣,因為時光流轉……待作者故去,最後也一定會這樣。──但是那樣子,作者就太寂寞了……多少人是因為寫了沒有人看、遇不到伯樂,就認為是自己不夠好、作品不好,所以放下筆,從此不寫了呢?
既然只有「作品」客觀存在,會因為光陰遞嬗,被推崇或被推翻。作者是同一個人、作品也是同樣的一個文本,什麼改變了?環境、和讀者的美學改變了。那麼,又怎麼能說讀者是客觀的?
讀者的客觀只是相對於作者,但那終究還是主觀的。
作者可以傾聽讀者的反饋,但不需要全盤接收,因為評論也有好有壞,意見也要看合不合理。作者不能決定讀者──但我們可以、
我們能決定的只有作品的創作。如果我們不希望作品的解讀流於各說各話,那我們要怎麼做?不只是另外補充「我想表達什麼」;而是,讓作品變成「我想表達什麼、所以我才寫了什麼」?
我大概可以理解留言的脈絡,我只能說……那麼說也許可以,但我不願意那麼說。
確實可以將所有的問題都留待時間解答,但是……我們畢竟是正活在此時此刻的人,一個人有著傾訴的欲望、將之寄予創作,「書寫」就是對當下的照映、就是「我們認為的、最好的解答」。如果作者確定自己已經做到自己可以決定的:「作品」的完成,那麼哪怕作品後來又會被如何定義、客觀上是不是真的好的作品,
卻也是美麗的。
「作品」迷人之處,就在它是替代作者、延續作者、作者將主觀思想轉化為客觀存在的文本,有時候書寫……便顯現了有限渺小的個體對無垠時間的對抗。
最後,容我直接否定:並不是「不被留下的作品,就是不夠好的作品」。決定一個作品(文本)是否失傳、是否通俗的原因太多了,斷然否定那是因為作品不夠好,那是忽略了每一個作品──乃至故事──存在的、當時的歷史環境。尤其如果上位者有足夠的權力,可以決定它要留下哪些文本?於是硬性的焚書和文革,軟性一些的禁書、更易課綱(笑),這又代表這些被捨棄、因而失傳的作品不好嗎?不是的,這最多就只能說:它們不符合當權者的喜好,
這幾篇評論……如果讓我說我為什麼這麼寫?因為我想找到一個……形式,它可以說明作品的創作至詮釋是一種具有因果時序、但也可能交互影響的關係,並涉及創作與批評必然的限制:作者只能決定作品的創作不能決定文本被如何解讀;讀者的閱讀則必須忠於文本才為「批評」。
理想的情況下,這會是……即使有著限制,
但作者和讀者都能相互尊重(因為沒有誰比較權威,不是作者的解釋就是最好的、也不是所有的評論都合宜),作者和讀者都還能保有書寫與閱讀面最大的自由——為了「讓作品更好」。也許只是因為這樣。
===
怕分行分段會不夠清楚,所以把留言另外整理在
EP的會客室,真心覺得回覆比補遺清楚多啦!!(尖叫)我再看看是不是再修改一下補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