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an
11 years ago
[佛法專區]
從勝義邊,對淨土法義「他力信心」之蠡測。
latest #54
anran
11 years ago
在之前,大部分都是以世俗邊的觀點,來觀察「他力信心」的問題。發現到,若把「他力信心」,放到世俗中來運轉,難免會遭遇到,扞格與困難。以世俗邊的觀點,加以推論所得的結果,或者會與佛法的基本義理不合,或者會與世間的現實不符。
anran
11 years ago
然而,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眼看似乎遇到了絕路,但是,佛法除了世俗之外,還有勝義的另一邊。若從勝義邊來觀察,將會看到另一片絕然不同的風光。使得原來遇到的困難,就全都以勝義而銷融了。不只銷融,而且,更加高妙。又,如果把觀點限縮在世俗邊,則不但狹隘,更無法見到,佛法的廣大無邊了。
anran
11 years ago
其實,對這麼深廣的論題,並不是毫無證境的凡夫,有資格來談的。然而,既然已從世俗邊談起了,只有又從勝義的另一邊來觀察,如此,才會得到較全面的看法,如此,才不致使得以前所談,落得片面而偏頗。如此,談世俗邊之後,又另涉於勝義邊,才算是了結了這段談論的責任了吧!
立即下載
anran
11 years ago
以前就曾說過,若從勝義邊來觀察,「他力無漏真實信心」法門,確是高明之法。在「真俗不二」的道理之下,「眾生即佛」。就如禪宗直下承擔,眾生本具的佛性,則當下見性成佛。也像《法華經》龍女即身成佛的事蹟。而現在所談的「真實信心」法門,就與此類似,所領受的是佛的「他力無漏真實信心」,成就時,往生無漏佛土。
anran
11 years ago
其中所不同的是,禪宗稱為「自力」,而此「真實信心」法門稱為「他力」。然而,「佛性」與「無漏真實心」其實就是同一體性,真理無二性故。又且,在勝義中無自、無他,沒有自力、他力之分。這才是真正的無漏真實心,若還分自、分他,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無漏了。若已超越了自他對立,成為「自他不二」,那時,說是「自力」「他力」就皆無不可了。佛性不分自他,無漏真實心也是如此,不分自他。
anran
11 years ago
如此說來,「直下承擔」與「領受佛心」也可說是同一回事了,只是趣向有異,一為「佛性」一為「真實信心」,所以說,這個「真實信心」的法門,名稱雖說是淨土,但這是以究竟義理做為修行的指引,走的路徑就與禪宗類同,就是圓頓的法門。
anran
11 years ago
從勝義而說,自他不二,「佛之真實心」即是「眾生本具之真實心」,無二無別。並不是在「佛之真實心」之外,另有「眾生本具之真實心」。因此,「領受佛之真實心」與「表顯眾生本具之真實心」,其實就是同一回事。真實心本自一如,沒有自他之分別故。這麼說來,這「無漏真實信心」法門是究極圓頓之法。
anran
11 years ago
在「真俗不二」的義理之下,是可以說「眾生即佛」的。但卻不可以凡夫的觀點,把「眾生即佛」拉到凡夫的世俗境說,眾生既然已經是佛了,所以,凡夫就不用修行了。類似來說,「佛之真實心」即是「眾生之信心」,這是究極之法義。然而,同樣地,也不可以把「佛之無漏真實心」直接拉到世俗中來運轉,說凡夫就已經得了「佛之無漏真實」。
anran
11 years ago
如果把這勝義的「佛性」或「真實心」放到世俗中來運轉,形同說凡夫在世俗中已經成佛了,或者說凡夫在世俗中已經顯露出無漏真實了。因此,不能如此做。而現在依這圓頓法門,所要做的是「直下承擔」或「當下領受」。
anran
11 years ago
直取勝義真實,而不是去扯一些葛藤,以世俗的觀點來引入「真實心」,把「真實心」放到世俗中來。再迂曲地,想要撥開泥淖摸索取得驪珠,實在是,白白糟蹋了如此高妙的法門,而使得無價的明珠蒙塵。
anran
11 years ago
如此高妙之法,一旦領受即成就無漏真實。這種以究竟義理做為歸趣的修行方法,是特為上上根的眾生而設。若非上根利器,如何可能「直下承擔佛性」,或者「當下領受佛之真實心」。也只有上根利器的眾生,才有能力去領略,並加以行持的。但這要真的功夫去「承擔」去「領受」,而不是口頭說說,心中想想,就算數了。
anran
11 years ago
也如同 BuTi: 師兄所說的「這道理深沉處 是須數十年功夫 方能透澈」。也許師兄之意並不在此,但無漏真實卻真的是佛之意境,並不是凡夫的妄想所及。若如此說,則鈍根如我,就只能望而興嘆了,我得認清自己的根性與能力,只謹守依止於,三根普被的信願行的淨土法門了。
anran
11 years ago
上面的見解,只是凡夫摸象所得,未必即是。而且,要如何行?所得果要如何判定?更不是我所能知的了。這就要請教明眼善知識才是。
anran
11 years ago
************
無住生心
11 years ago
:-)
anran: 若依這題,以師兄見解為何呢!涵蓋噗內文受教育,讓我們知道什麼是對與錯。知道對與錯,可以延伸正義感。可,沒有人教我們,該如何適當又有效的使用這個正義的力量。所以延伸出了暴力,然後暴力又延伸出悲情,悲情又鼓動正義感。唉....迴圈又迴圈。這就是群體之力的悲摧。
佶也
11 years ago
anran: 清靜自在 (cozy)
佶也
11 years ago
(drinking)
佶也
11 years ago
白衫齊聚
佶也
11 years ago
追求真相
佶也
11 years ago
法網恢恢
佶也
11 years ago
anran: (cozy)平安自在
佶也
11 years ago
BuTi
11 years ago
anran: 蒙師兄於文內提及,雖然才學不足以批判,但是願意從另一角度,探討此一問題!
西北西
11 years ago
(wave)
佶也
11 years ago
別太晚睡
佶也
11 years ago
睡吧睡吧
佶也
11 years ago
(cozy)
BuTi
10 years ago
淨土門的真諦:即是彌陀濟度生死苦惱眾生的誓願真實不虛,不管機方罪業如何深重,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住不退轉!信心歡喜者,被彌陀本願力 大滿足, 被佛智不思議 大滿足, [就這樣地] 愧不敢當, 這就是大信心.
BuTi
10 years ago
俗諦:是機方當謹守三綱五常人倫道德,這是人身所當為,並非往生之資糧.
BuTi
10 years ago
所以真俗二諦如何混濫?末學百思不解,也願以此請教師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