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快速翻了一下鄉民版文章,裡面說到所謂的毒澱粉,在米國和歐盟是允許可以間接加入食品,只是台灣的法律並沒允許使用啊?
如果要完全避免修飾澱粉那似乎gluten free 是唯一路徑啊?
這和之前在吵的米國毒牛是類似問題嗎?其他國核准的範圍和台灣完全不允許的標準?
gluten free 有些也會加其他東西不是買?
那個毒澱粉我還是會照吃XD 我只是不爽政府處罰的態度
poisonous starch?! so "descriptive"
Gaki 以前不能吧?所以只有ob 一牌的某款屈臣氏有
也難怪台獨被統派稱做台毒
臺灣都有自製棉條品牌了(我回臺灣那年就有了)只是很難用
請google 小棉條兒,她原本只是寫網誌,寫到後來自創品牌
臺灣食品根本的問題雪蛤講過了(添加劑不只東西連劑量也是改來改去), 也沒一個標準又不徹底抽查(連food handle certification 都沒有)
允許間接是因為可能加工過程中或是容器材質帶入 像順丁烯二酸酐可應用於與食品接觸之包裝材料 使用後遇水則轉變順丁烯二酸
台灣的廠商是直接利用來製作修飾澱粉 所以會有超標到4000多ppm的濃度
我只知道修飾澱粉有很多種類 台灣基本上依據加工食品的用途分六大種
取自作物穀粒或根部之天然澱粉經過少量化學藥品處理的這種 稱為食用「化製澱粉」
台灣FDA有正面表列出哪些化製成份是許可的 沒列上去的就是不准使用的成分
你是說歐盟跟米國准許用順丁烯二酸酐去製作食品用澱粉嗎
我印象中 各國食品添加物都採正面表列的方式管理 因為隨便都可以搞出新的化合物 用負面表列來不及管理
日本不同 未在表列上的 一律以2ppm(印象中)為可檢出殘留量
基本上 各國的正面表列內容本來就不可能一樣啊 日本現在也會了加入TPP 而各國食品法規不同的問題在吵
just saw this in the link you gave In addition, a huge portion of modified starches come from China. The lead poisoning of toys and the melamine poisoning of infant formulas should have resulted in huge
concerns over Chinese food supplies, but the F.D.A. treated the poisoned babies as just a public relation's problem, and even coached the companies involved about how to best deal with the media backlash.
angelsigh: 這次因為順丁烯二酸酐台灣沒列入 所以先依照歐盟標準來看 也是超標許多 因為是直接作為製作食品原料的成分
依據歐盟評估資料,成人的每公斤體重每日耐受量(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為0.5 mg(毫克),以60公斤的成人計算,每日耐受量為30 mg。假設產品中含順丁烯二酸濃度400 mg/kg(ppm),每日食用30公克產品估計,則每日所攝入順丁烯二酸量約12 mg。=> 臺灣這次爆發的還是超標
60公斤的成人可忍受30mg 前天查出來的酥炸粉100g裡面有472mg
TW_festuca: 因為超標多 而且中標的食品種類廣泛 修飾澱粉的話 從麵食 沖泡飲品 休閒食品 醬料到冷凍食品各種都會中標 你看雞排也中啦
所以一開始查出兩間的時候 我就說上游還沒揪出來 不可能光這樣而已
講到沖泡飲品 我最近會買市場現打的亞麻籽粉和麥片沖來當早餐喝 泡完以後 整個料跟水有點分離 喝之前還要再攪拌 但是如果買賣場的沖泡飲品 就不會有這問題了 ㄎㄎ
我都買市場現打的,賣場的很久沒喝了(在美國的時候反而喝比較多,像桂格跟馬玉山)
我是買鹹什麼忘記了(他的甜的我買過一次,喝1包就通通送給朋友
因為是他們推薦我買的。 可是他有個鹹的裡面有像小湯圓那個我覺得還可以
不是結尾有酸的都是像蘋果酸那種是從天然食材中脆取的啊 苯甲酸和己二烯酸都是常見的防腐劑 但是嚴格限制食品中使用量 加上現在消費者看到標示上有防腐劑 多半會排斥 所以很多廠商都盡可能改用維生素C和E當作抗氧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