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天橋上的魔術師」到手,果然有點「文章」,令人一看就投入,只是後來發現,讀出來大家聽更好玩,原來是很適合讀書來的故事
latest #13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讀出來
洋裝姑娘
說
11 years ago
那也要很會說書的人才能達成這樣的魅力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其實是有觀眾願意捧場啦
立即下載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一開始我自己靜默的讀,覺得有點想睡,文字密度不太高還是怎樣地,因為有時是主角小時候的事情,所以就隨口念出來給小孩聽,不但我自己越讀越樂,小孩也聽得滿驚奇,原來這本書文字表面上很簡單,真正的魅力在於聲韻,
洋裝姑娘
說
11 years ago
chenlj01
:
能被發現魅力在聲韻,作者和故事本身也都會很開心的!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當敘述是孩子時讀起來就很有孩子的味道,而其魔幻寫實的風格對孩子們也很新奇,舊西門町真的還滿適合這種手法的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neroli
: 正確一點就是讀起來很流暢,是因為他的用字很口語,不會故做學問狀,文謅謅的語詞不適合讀出來,而小說能寫的口語化其實也很不簡單,因為一般寫作的人很容易就寫些太過「文」的字句,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要寫得口語化也還要寫的精簡,寫的精簡還要能活靈活現,口語但囉唆,聽的人很快就失去興趣了,得要每句都是劇情,吸引注聽眾,劇本或許可以,但小說就不容易了
洋裝姑娘
說
11 years ago
的確是啊!很多作者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有時候提醒了也不見得有用,畢竟有他們下筆的慣性,只能當個人特色或每個人感受不同來看待,悶聲大發財,交給讀者們評斷。
yanlaptak
說
11 years ago
咚又是誰的作品呢?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yanlaptak
: 李明益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neroli
: 閱讀有幾種方法,但寫手可能只知道一種,或是沒有別種領悟,以致聽不懂編輯說的....
chenlj01
說
11 years ago
可能寫的人習慣埋頭苦寫,沒有讀出來給大家聽的習慣吧,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