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看現在的八點檔嗎?裡面的主角永遠是自我中心,只活在自己構築的象牙塔,但卻又無法搞清楚自己內心的想法,不斷的掙扎拉拒,以致於一直重蹈覆轍,又不知該如何解決及脫離,我想小兔子要表達的應該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戲劇型人格又稱歇斯底里型人格,具有這種人格的人最大特點是做作,情緒表露過分,總希望自己成為他人的注意中心。
○持續地尋求或要求安慰、贊同或表揚。
○在外表或行為上有不適應的性挑逗。
○對身體吸引力過分關注。
○用不適當的誇張來表達情緒。
○當自己不是他人的注意中心時,便感到很不舒服。
○情緒變化很快且狹隘。
○自我中心,所作所為追求當即的滿足,對稍遲的讚許和遇到的挫折無法忍受。
○言語過分印象化,缺乏具體描述。以上特徵只要具備其中四項,即可診斷為戲劇型人格
戲劇型人格頗像「人來瘋」的小孩子,他們總想博得注意、讚許,為了這些他不惜使出種種過分的花招。戲劇型人格並不總是令人討厭的,有時還挺逗人喜歡,但因為這種人情緒多變、不真實,所以只能博取他人一時之喜。昨天的好友在今天便可能反目為仇。總的來說,戲劇型人格在人際交往方面是不太成功的
具有這種人格的人在與異性交往方面往往表現出挑逗、勾引的色彩,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也有的人表現出畏懼、冷淡,還有的人行為正常。戲劇型人格的人情緒多變、表現形式較浮淺,追求外顯的浮華,不擅長內在的慎思與邏輯和理性的思考,但常有羅曼蒂克的幻想和奇思。
這種人通常抱怨自己身體不好,諸如虛弱、頭痛,有時甚至有人格解體的主觀感覺。在過度緊張時,這種人可能表現出暫時性的精神病症狀,但這些症狀通常並不足於被診斷為其他病症。
親愛的童鞋們,這個標題可能不是太容易理解,舉個例子說明會好些,所以小兔子說故事時間又來啦。(希爾蒂斯童鞋的解釋屬心理學上專業級,條件具備通常需要做心理輔導,但我今天想告訴童鞋們是可能大家都會遇到或自己有這樣情況。)
一個有戲劇/受害者情結的人,其實若自身願意是可以找出方法去解決的,讓自己跳脫出戲劇/受害情結的生活方式,但自己先要有面對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自我覺查。
倘若失去了面對自己的能力(通常是自欺欺人)就是阻礙了自身覺查(認清/瞭解/反省自我)的能力,在長期欺騙自己與欺騙別人之下自然而然會演化出戲劇或受害者的情結,重複上演著一樣/換湯不換藥的戲碼,且強迫他人共同演出以求得慰藉,歷史不斷重演而掉進無法自拔的無底深淵。
吾友的媽媽(很多人的媽媽都是這樣,尤其是上一代或上上一代的老人家)就是戲劇人生/受害者情結的典型代表人物,我們姑且稱她做P媽。
P媽年輕時美麗動人,拜倒石榴裙下之臣不知凡幾,在時年25歲時不顧反對堅決的下嫁P爸。婚後在婆家受到許多人打壓與歧視(因P爸是大富人家的小孩P媽家裡窮困,10幾20年後家道中落), P爸自身無法提供足夠的經濟支援,P媽得在各種反對聲浪下動員娘家父母兄弟姊妹支持外出工作。
P爸大男人主義異常嚴重,老爺性格婚後表露無遺,胳臂恆常往外彎,脾氣像火山岩漿一般所到之處無不摧殘殆盡。P媽兩年生兩個,工作無暇照顧把兩小送至娘家委託自己的娘。P爸從早到晚辛勤的工作從不倦怠,男主外的思想根深蒂固。兩人婚後就沒個安寧日,婚姻在說話是吵架不說話是冷戰的情形下持續惡化。
各位童鞋抱歉,主人要小兔子報告研究成果,晚點繼續小兔子說故事時間,我會把故事作個完整交代的,科科科。
jetking62: 話說戲劇型人格其實很常見的說,約佔人群中的百分之2-3吧。還有,那些是網路上找來的。
jetking62: 如果有興趣,可以找 "失序的人格: 人格疾患的評估與治療
作者:David J Robinson" 之類的書來看看。
sophie77: 十二大怪咖人格類型全攻略
妄想型人格──永遠懷疑你對他不忠的多疑情人
疏離型人格──喜歡一個人勝過跟你在一起的冷漠情人
怪異型人格──理解事物方式很奇特的古怪情人
反社會型人格──罔顧法律也毫不在乎你的危險情人
邊緣型人格──情緒不穩有自殘傾向的激烈情人
sophie77: 戲劇型人格──行為膚淺只想吸引目光的誇張情人
自戀型人格──傲慢自大要你仰慕他的自私情人
被動攻擊型人格──表面順從暗地惡意反抗的破壞情人
逃避型人格──害怕被排斥封閉自己的膽小情人
依賴型人格──要你幫他做所有決定的橡皮糖情人
sophie77: 強迫型人格──什麼事都要你按照他的方式做的死板情人
憂鬱型人格──鬱鬱寡歡自我低落的陰沉情人
sylkeys: 其實戲劇型人格不是我在這噗主要闡述的,因每個人都會因個性上的陰暗面而時常把自己投入在自我編造的故事情節裡,因為不滿日常生活上的人事物而編造出自己的受害劇本,這與戲劇型人格還有段差異,但這卻是每個人幾乎都會發生的。
sophie77: 很多時候正常與不正常只是程度上的差異罷了。而且很多時候界線很模糊。只是,那些就像種種不同的面向一般,可以反照自己。
sylkeys: 小兔子藉著說故事來讓童鞋們更清楚明白自己是否常常有劇情人生的行為出現,經常自我反省才能避免阻礙了自身的覺查,也才不會落入無限的輪迴。不過還真是謝謝親愛的你的解釋,也讓小兔子受益了。
sylkeys: 還有謝謝親愛的介紹的書籍,很實用,是值得小兔子做研究的書喔。科科科。
encontrar: 那集我沒有看到,不過鄧醫師是我非常欣賞的心理醫師,她的專業很強但卻可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大家了解與自身反問。
P爸P媽婚姻至現在30多年,雖不健全讓小孩們與彼此承受莫大的傷害與壓力但還是選擇繼續維持不願離開。P爸很少說什麼,孩子們幾乎無從聽到P爸對此婚姻與配偶的看法或評論,但P媽則相反。P媽在孩子們還未上學時就開始「告知」其P爸與P爸家族的不是,訴說自己的委屈與付出但對方辜負。
又恆常告知孩子們P爸家族給她的不公平待遇冷漠無情,自己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苟活忍辱偷生含辛茹苦努力付出但不離婚都是為了你們,影響孩子們對父親的反感與疏離。又四處哀嚎告知親朋好友(尤其是娘家人)自己是多麼的委屈求全可憐兮兮還遭受到無情的對待。是的,全世界的人聽過之後都憐憫同情P媽。
多少人苦勸過P媽離開,但她不。多少人憐惜P媽不要再對P爸及其家族付出,但她不。多少人想盡辦法為P媽解決問題,但她不。永遠都是不不不,永遠都有理由去解釋為何不離開不中斷付出不想辦法改變。但永遠還是訴說著P爸的不是與其惡劣事跡,重複又重複,同樣的事件/問題可說上30年不曾間斷。
P媽想離開嗎?我想不,因P媽捨不得。P媽想繼續付出嗎?我想是的,因為才能換得他人的同情與憐憫,自己才有存在的價值。P媽想改變嗎?我想不,因她已自欺欺人超過30年,若不繼續下去怎麼活,怎麼再繼續演出這個受害者劇本?
變著把戲揪著眾人一起同仇敵慨的怨恨丈夫及家族,逼迫著他人擔當其他角色與其一起演出,上演一遍又一遍的「驚世媳婦」與「娘家」戲碼。歷史一再又一再地重演,劇本一本比一本爛,觀眾一場比一場少,他人一次比一次不耐煩,終於引起孩子們的反彈與不滿。
至於孩子們,一個異常早婚生下小小孩後馬上離婚,至此還非常恐懼異性交往關係與婚姻。另一個感情關係層出不窮但至此還未有穩定交往對象,甚至患得憂鬱症。
P媽與P爸因某個家庭原因已不住一起(但非分居)超過5年,但P媽還是繼續上演自編自導自演受害者角色劇本,只是對手換成了自己的孩子們與小小孩。
身處「戲劇人生」的第一步是阻礙自身覺查,第二步則是落入無限輪迴。這是P媽的最佳寫照。
想想看,我們是否常常因生活上的大小事而落入自己的劇情人生裡,對著自編的劇本努力當個受害者,想像自己是多麼的可憐與委屈,卻又不力求改變。常找些理由藉口:因為情況/環境是如此OOO所以我無法XXX。以求得他人慰藉與同情,進而肯定自己當個受害者的價值?如此這般過往的付出才不會付諸流水?
不甘心不放手是第一步,也阻礙了自身的覺查,不敢面對自己與現實,造成自欺欺人的情況卻樂在其中。歷史重複演出之下之下有如迴圈般一圈又一圈愈演愈烈,欲罷不能,但因為是自己的劇本騎虎難下(應該不是虎是恐龍了),這就是落入無限的輪迴無法抽身了。
報告完畢。
sylkeys:「很多時候正常與不正常只是程度上的差異罷了。」小兔子很同意這句。其實人多多少少身心並非都完全平衡狀態下的,在台灣社會上,幾乎百分之80以上的人都需要心理輔導與諮商的,只是我們在這塊領域上還不普遍也不發達,所以主人才會創造小兔子我,才能幫助需要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