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餽贈經濟:「相較於市場經濟,這是種非常有趣的非主流經濟形式,我拿出一些成果分享給大家,出於表達慷慨之情,人們會回饋我一些東西,整個文化就可以建立在這種彼此餽贈的框架下」 這就是 Facebook(SNS)的核心:餽贈分享。就是分享,分享的對象可以不是產品、服務。
小豆:小豆是豆瓣社區的一個用戶互動功能,在不違反法律和社區指導原則的前提下,目前你可以這樣來用
餽贈型經濟強調的重心在於分享。分享是一種社會行為,但社會行為不一定是分享。要區分兩種社會化,一種是不分享的社會化,一種是分享的社會化,SNS是指後者。社會網絡化的意思,就是分享化,所以社會網絡化服務的實際意思,是分享服務。社會網絡是社會資本的別稱,社會資本就是可分享資本。
餽贈型經濟(又稱為禮品經濟)才是SNS真正革命性的意義所在。
從專用變為分享,不是革命是什麼,這無異於是對工業社會根基的撼動。Facebook的力量在這裡。
他視每個人在Facebook上的表達為對另一個人的『餽贈』
在工業化經濟中,分享變成了徹底的空想,只有專用是現實的。在高科技禮品經濟中,分享又從空想變為現實。
支配文明轉變的關節點在哪呢?比較一下人民公社大鍋飯和Facebook,為什麼一分享是空想,另一卻成了現實,就可以發現,問題的關鍵在於看分享對象的性質,是否具有共同消費性。大鍋飯中的饅頭不具有共同消費性,吃一口就少一口;而Facebook中的信息和體驗具有共同消費性,越分享越增值。
立臉書的一些觀念,其中最重要的是「分享資訊」。他認為,人都喜歡交友、喜歡與人分享資訊;如果臉書能讓人控制在網上分享的個人資料,那麼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分享自己的資料;越多人上網分享資料,世界就會變得更開放更透明,越開放越透明的世界,將會是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透過Facebook的透明性,建立一個大規模的餽贈型經濟並非賒談。有人質疑這種表述太過理想化,但是考量一下這項服務透過不同方式對這個社會不同方面造成的影響,會非常有價值。
豐厚的人文知識的積澱讓扎克伯格並沒有單純地把Facebook看做一個展現網絡2.0技術的平台,而是傾注了自己的社會理想,那就是:通過 Facebook的透明性,建立一個大規模的「餽贈型經濟」,而Facebook社交網絡將會無限延伸與拓展,支撐這個經濟體的不斷增長。
什麼是「餽贈型經濟」?扎克伯格曾向《財富》雜誌高級編輯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解釋說:
北美洲西北海岸的各個印第安人部落中,流行一種名為「誇富宴」的宴會。宴會上,主人將會嚮應邀前來的客人餽贈禮品,每個客人都會得到與其社會地位相稱的禮物。而下一次「誇富宴」的主人,他們不僅要回請這次宴會的主人,而且要回贈更多的財物,否則就被視作有失禮數。
運用網絡技術把古老「誇富宴」轉變為如今網上現實,所不同的是,供人們分享的東西從實物變成了他人的信息。事實上,扎克伯格在他自己 Facebook主頁的「興趣」一欄裡,就填寫著:信息流通、革命、開放性、打破陳規等等詞條。他希望通過Facebook這種新的傳播方式能夠改變整個世界的形態
馬塞爾‧牟斯在其名著《禮物》(1925)中說,盛行於南太平洋美利內西亞群中的庫拉圈(Kula ring)交易方式和盛行於阿拉斯加至西雅圖的西北太平洋海岸印第安人中的誇富宴(Potlatch)風俗,都是強迫送禮和強迫還禮的典型例子。
potlatch是人類學家馬塞爾‧牟斯(Marcel Mauss)所稱「禮物經濟」整體性現象的例證,它具有宗教性、 神話性、法律性和經濟性,是社會結構展現的現象(它把部落、宗族和家庭聚在一起)。牟斯指出有三種義務構成此「禮物經濟」儀式的. 本質:「贈予」、「接受」和「回贈」。
人們通過Facebook共享他們願意分享的信息,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人們會慢慢意識到共享信息很好,而慢慢地分享更多的信息。
你可以獲取很多個人信息,比如我去度假的照片,或者我願意跟朋友分享的旅遊心得。但這是非常民主的信息流通,因為你可以控制你想跟誰分享這些信息,而不是像某些網站那樣把這些信息流通出去並置於首頁。這就是我們正在構建的社交網絡,人們在Facebook共享信息的速度比博客或者其他開放網站都快
。我在哈佛大學認識的很多人都認為信息共享越來越重要,這會增加透明性。我從沒有想過自己做的事可以對此有所影響,而時日累積,這種影響越來越深,因
為許多大學生畢業後仍舊持續使用Facebook,這讓我覺得原來我們已經走向世界了。
高質量的內容永遠都佔據重要位置,改變的只是人們接受這些信息的方式。朋友會成為消息來源的重要渠道,不再是大眾媒體了。比起由記者或音樂編輯挑選出來的歌曲或視頻,你對你朋友挑選的會更感興趣。
像有的人只會關注朋友數量的多少。但大部分人想要的是交流。
未來非結構化資訊會讓位給結構化資訊,為更多的智慧運算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