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6
1952年的《萬花嬉春》跟70年後的《巴比倫》(2022)講得都是同一個電影時期的故事,無聲電影轉型有聲電影的演員挑戰,不會背台詞跟聲音沒有表情等,現在看來很誇張的事,在當時是真的很嚴重,但《萬花嬉春》把這段歷史做成了歌舞喜劇,70%的歡樂30%的暗諷,我有收現在偶爾還會拿出來看,因為真的超級好看不輸現在的電影。布萊德彼特跟瑪格羅比的《巴比倫》,同樣的歷史題材則做成寫實風,可以看到轉型不成功的演員,除了被業界與市場唾棄以外,就只剩下被同情的份,這兩部電影正好一正一反,然後後者又證實70年前的金凱利有多偉大
我主要是1970-1990年代的好萊塢全盛期養大的電影粉,標誌性的《星際大戰》到《侏羅紀公園》、《ID4星際終結者》等,在2000年開始更熱衷的追院線,正好經歷了台灣電影從新浪潮的退潮低谷,到現在的市場再起,從《殺人計畫》到《海角七號》,同期也開始關注少量日本跟歐洲電影,大概在疫情前我都還會跑電影院,疫情後去首輪電影院的次數就跌過半,取而代之的是二輪戲院、U2、串流、藍光,並且明顯感受到,好萊塢因為超級英雄電影跟動作系列電影(例如《玩命關頭》、《捍衛任務》等)的影響,聲光特效、動作設計與特技畫面其實逐漸大同小異,幾乎每部新作都快要是用一樣的畫面在拍
就算故事跟演員不同,但視覺就是很疲勞,我他媽這禮拜花了電影錢結果看到上禮拜幾乎一樣的東西,以前我們叫致敬,但現在就只是看隔壁棚怎麼拍,搬回來再拍一次,還同檔期上映 然後一樣的拍法成本沒有比較便宜,沒有賺到錢的理由也該心知肚明吧?

好萊塢主流幾乎只剩下諾蘭在做電影,只剩下他有明顯的持續創新跟挑戰,成本還沒有其他賠錢的電影貴上多少,《天能》預算2億美、《奧本海默》1億,這兩部2020疫情電影平均成本1.5億、收入2.3億,雖然一樣賠錢(好萊塢的商業操作,全球行銷成本幾乎跟拍片成本一樣),至少不是賠的那麼毫無價值,他的作品依然優秀、話題性且一支獨秀,瞎雞巴的就沒有任何一部作品模仿諾蘭,還在抄超英跟系列電影 你tmd 諾蘭還在用底片做電影啊
立即下載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反而看動畫片、日本、台灣、歐洲的電影比較多,還會往歷史去挖,最好笑的是日本《哥吉拉-1.0》把好萊塢的臉給直接打飛。美國2014年起《哥吉拉》一二集,平均預算1.8億、票房4.58億,收入約是成本的2.5倍,《哥吉拉-1.0》的全球收入超過成本的7倍,拍片預算卻是美國版的10分之1!

《哥吉拉-1.0》早在電影開拍之前,不只把拍攝計畫擬定得非常確實,就連特效要怎麼使用的方法都已經被定案,扣掉日本電影還是比好萊塢賣肝😐 但凡你好萊塢能有任何一部商業電影也這樣做,而不是實鏡拍完以後,特效還在那邊改來改去,也不要再有第一線明星迷思,是否成本也能再低個500-3000萬鎂,電影規模縮小但能更精緻,我希望可以看到這樣的作品,而不是看你們很有錢就燒錢好嗎?
阿咧)推文秒送頭就很好笑啊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我的觀影體驗是,我不喜歡一直抄的東西,我花錢不是看你抄作業的,你就算故事沒有走鐘,但電影不是只有故事好就可以,這是一種龐大複雜的複合創作產業,我還會要求你投放到大螢幕上的聲光效果要能滿足我,你好萊塢辦不到我就不找你追求大腦高潮,也不用好萊塢沒賺錢就說全球電影已死,沒有那麼聳動,只是從1970年代以來,以好萊塢為全球商業電影重鎮的中心點逐漸式微而已,就當作是一種去中心化,反而讓各地方的電影特色重新進入公眾視野,這時期的好萊塢,就如同還沒被義大利跟法國電影浪潮影響的美國電影一樣,不再偉大,但電影會在其他地方開花,好萊塢是電影的很大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電影不會死,就只是花季已過而已
之前台灣記者問了阿湯哥一個很外行的問題:『你為何堅持動作場面親自上陣?』阿湯哥回問,『金凱利會停止跳舞嗎?』

金凱利不會,電影也不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