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一點小小的心得。
#時事 #瓊瑤 #永恆少年 #永恆少女
latest #14
Laven
1 months ago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YouTuber圈出了一句經典句:「我介入了別人的婚姻,但我並未介入別人的感情。」令人不禁回味起「新月格格」裡女主角說的話:「我是來加入這個家,不是來拆散這個家。」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在二三十年前,瓊瑤在文學界、戲劇界都是呼風喚雨的存在,她的書改編成許多知名的八點檔,撐起了出版社銷量,也捧紅了許多新秀演員。三秒落淚的劉雪華、楚楚可憐的陳德容、柔中帶剛的岳翎,到後期大紅大紫的新一代演員趙薇、林心如,都因為她的戲被眾人記住。「你走!」「我不走!」「你快點走!」「我絕不走!」這類瓊瑤式對話以及馬景濤雨中咆哮、握肩搖撼風靡大街小巷,成了一種風格。人人著迷於靈動的小燕子,即使她說了超多謊;人人都恨皇后罵皇后,直到多年後才發現皇后可能是全劇唯一一個正常人。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而瓊瑤本人的故事,也不比她寫出來的遜色。當愛情至上,他者盡皆消蝕。多年後,有人癡,有人狂,有人醒。世上大多數人是這樣:想要愛情的時候要愛情,得到了愛情又想要麵包;著迷於悸動的時候盡情繽紛燦爛,一旦冷卻下來,轉過身又矮著身子爬回灰噗噗的生活裡。許多小三成功做了元配,就開始過起元配的生活,開始柴米油鹽醬醋茶,用元配的思考方式想事情,但瓊瑤沒有。她的婚姻是基於愛情,基於傳說中兩個靈魂之間的共鳴,可沒有傳統相夫教子那些鳥事。她的人生從一而終,唯有愛情與隨之而來的心動癲狂是真的,她只為那些而活,其他都不重要。
立即下載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weeks ago
每個時代受歡迎的東西都不相同,這是因為每個時代的人們會改變,因此能引起人們共鳴的東西不一樣。母親說當年凌波和樂蒂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場場爆滿,散場時人人落淚,她看了十幾遍也是每看必哭,我聽了錄音帶、看電視重播,卻沒什麼感覺。後來想想,梁祝的魔力之所以對我不起作用,應該是因為母親那一輩以及更之前的人們,大部分就和祝英台一樣,婚姻全憑媒妁之言,有幸遇上真愛也不能在一起。她們看似是為了梁祝不能結合而哭,其實是為自己哭、為自己認識的不能終成眷屬的親戚朋友們哭,男子們則邊想著當年自己的祝英台邊忍著淚離開。到了我的年紀,自由戀愛已成主流,媒妁之言根本是傳說中的上古神獸,頂多就是「聽過」,引不起一點情感的波瀾;而和我同年紀的男生,則是看著綁馬尾的陳妍希,想著學生時代暗戀的女同學,對祝英台是既不知道也不在乎。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這麼一想,大概就能知道瓊瑤作品昔盛今衰的原因。瓊瑤的作品往往歌頌愛情,什麼父母、學業、工作、氧氣(喂)都不重要,只有愛情是一切的根本。故事中人物的舉止和情感表達也都非常誇大。女性角色尤其女主角,為一點小事就要歇斯底里、哭到暈倒、摔東西、絕食、離家和情人私奔、衝到馬路上給人撞,男性角色尤其男主角,則是經典的雨中咆哮、仰天長嘯、握拳猛捶地面,加上怨天咒地恨自己。追根究柢,其實就是那個年代還不允許大方追愛,人人都在壓抑情緒和服從現實之中過活,看劉雪華崩潰摔東西,好像是替自己摔了東西一樣;看馬景濤反抗權威,就像替自己反抗權威一樣。這些事你做不到,因為你可能不敢,也可能不能,但你也不需要自己做,因為你所有的不甘、怨怒與求而不得之苦,有俊男美女代替你宣洩,你只要跟著哭跟著笑就好,看完再回去過你的日常生活。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但是現在不是了。許多教條已經式微,見過幾面印象不壞,雙方父母就開始準備婚事這回事已經絕跡;照三餐伺候婆婆被婆婆又罵又打的媳婦從前三台都有,現在比日本製壓縮機還要稀少。現在的年輕人關心的是校園和工作環境,關心社群媒體、網路上的事件,幻想媳婦會煮三餐的婆婆不多,願意結婚的女性更少。比起上一代人,這一代人能夠自己決定的空間變大了好多,想去哪裡生活、想做什麼工作,每一件事都在自己的腦中,並且一旦做了決定就要負責。找誰負責呢?當然再也不是歇斯底里的劉雪華、雨中咆哮的馬景濤了,這一代有這一代宣洩情緒的管道和方式。某種層面上說來,其實也是真的活在現實裡,教條既是束縛也是保護,現在沒了束縛也沒了保護,我們是真的立身於現實的雨中,不需要馬景濤幫我們咆哮,我們自有咆哮的方式。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看到噗友們的噗:@lucywritewrite - 因為瓊瑤過世看到有人提到這本《失火的天堂》,這本真的是瓊瑤最寫實的一...@sonzo - #瓊瑤 看到有人開始幫瓊瑤擦脂抹粉,講她的愛情她的創作,他如何真性情,跟平鑫濤的愛恨情...忽然發現,瓊瑤應該就是所謂的永恆少女。她沉浸在愛情、幻想之中,用柔弱的、被動的姿態,隱藏自己逃避責任和個人能動性的事實,持續對他人和世界任性索討。她和老師談戀愛是因為成績不好,和第一任先生結婚是世俗所迫,離婚是因為先生不支持她寫作追夢,和平鑫濤發生愛情是因為平鑫濤熱烈追求她,和平結婚後平晚年失智她又崩潰不能接受。在她的故事裡她的選擇永遠是「被迫」,她只是追求愛、追求夢想的一介弱女子,都是他人和世界在傷害她,逼迫她成熟、逼迫她負責,導致她的痛苦。
Laven
1 months ago
在平鑫濤元配林婉珍的書《往事浮光》中,曾提到當年平曾對她說「你比較堅強,她(瓊瑤)比較脆弱」,意思是平認為林可以沒有他,但瓊瑤不能沒有他。瓊瑤看似脆弱無依的處境,搭配難以捉摸的少女心性、不食人間煙火般的自我中心感,就像上面第一個影片裡鄧說的一樣,有種極為獨特的魅力,讓平無論如何,即使要拋棄多年攜手打拚事業和家庭的髮妻,也要把瓊瑤娶到手。在鄧的描述中,拒絕成長的永恆少女如果沒有足夠的本錢,最終還是會從飛行中墜落。這樣說來,瓊瑤的確是比較有本錢的永恆少女,然而她性格上的缺陷依然存在,拒絕痛苦、拒絕成長,終將不堪多年世情與命運的波折。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我覺得瓊瑤的書,離女性自主還是太遙遠,頂多只能說是女性緩慢覺醒的啟蒙,而且並不是正向的。這倒也不是她的問題,而是時代會限制人的見識和想像。依然受到封建教條限制的瓊瑤,即使在當時能玩出新招,那些招到了這個年代看來也已陳舊過時,不堪再用。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4 days ago
相較於女性覺醒,我認為瓊瑤的書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對男性的描繪。比如《失火的天堂》寫繼父強暴了美貌的繼女;救了女孩將女孩收為養女的男醫師也著迷於養女的美,只礙於倫理沒有出手;女孩長大後有個官二代才子為女孩癡迷,一旦發現女孩曾受暴懷孕又無情唾棄她。比如《還珠格格》裡,乾隆眼中紫薇一切想讓父親想起大明湖畔夏雨荷的行為全是獻媚邀寵,因此乾隆垂涎紫薇,想將她納入後宮,得知紫薇是自己的親女兒後又因夢想破滅而惱羞成怒。男性對女性乃至世界的支配與掠奪理所當然,而瓊瑤的筆老辣寫實,把那些嘴臉寫得明明白白,簡直到了不堪入目的地步──然而,那些支配與掠奪全是真的,這就是價值。在他們眼中,世界是「任我夾」的自助餐,而且還可以不付錢。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在這幾十年裡,時代在改變,女性也在改變,學習選擇、學習承擔,其成長算得上突飛猛進。相較之下,男性的覺醒與成長就遲緩得多,然而許多男性的思維並無長進,甚至還有倒退的跡象。因此分析瓊瑤書裡的男性,依然對理解部分現代男性具有價值。又因為許多現代男性皮裡陽秋,外面那層皮看似是換了,骨子裡看待女性還是老一套,只是要到關鍵時刻才會顯露出來。如果想了解這些男性人皮底下的模樣,瓊瑤的書也依然不過時。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由於世界對XY的友善程度依然勝過對XX的,感覺當永恆少女還是比當永恆少年辛苦得多。瓊瑤是極少數能夠當一輩子永恆少女的人,但是其他永恆少女就沒那麼幸運了。順帶記一下我聽過的永恆少女故事,巧的是故事主角也和瓊瑤有點關係。一個前輩的姑姑學生時期不願意讀書用功,而是沉迷於瓊瑤劇和瓊瑤小說,幻想自己也遇上轟轟烈烈的真愛,畢業後工作兩天就受不了現實人生的辛苦,辭職回家給父母養。她的父母很苦惱,替她安排相親,想把她嫁出去,但相親對象每一個她都看不上,於是她就在家裡過著與社會和外界脫節的生活。
Laven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後來前輩的祖父母過世,前輩的父親接手養這個拒絕長大的妹妹,一養就是數十年。她的水電房租第四台都是前輩的父親在付,不論白天還是半夜,電燈水龍頭壞了就打電話去前輩家叫哥哥來修,甚至會直接殺到哥哥家敲門找人,完全不管哥哥有工作、有家庭要照顧。前輩的父親日漸年老,意識到自己可能沒辦法活得比妹妹久,但當初又答應過父母會照顧妹妹一輩子,為了履行諾言,想把妹妹託給自己的兒女。前輩說:「沒有人願意。只能希望我爸活得比她久了。」只要有人不成長,身邊的人就會痛苦,前輩一家大概痛苦太久了,所以很了解這一點。能夠不成長的人看似很幸運很幸福,但是仔細想想還是很恐怖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