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製作者和IP公司消化回饋的量能不同,我覺得對創作者來說,作品有點像孩子。
獨立製作者得親自接觸所有回饋,而寫回饋的人未必能站在這個角度愛惜作者的孩子。
有時比起糞作、爛遊戲這類批評,出於喜歡而迫切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指示廚更讓人反感。
像是孩子在才藝表演上表現出色,前來祝賀的人並不是說「恭喜你!」、「你們做得真好!」而是「你該再讓他學一項樂器」、「你該讓他跳舞」
他們不是來表達欣賞,而只是想得到他們想要的。
其實這樣的聲音,對擁有回饋消化程序的團隊來說並不構成太大問題,但若是直面單一肉身的創作者本人就太殘酷了。
很多經紀公司會幫藝人過濾信件以保護其身心,也是為了避免上述狀況。
創作者不該接受批評指教嗎?在問這個問題前,可能要先討論這些指教是否有足夠建設性,還是只是想要PUA創作者成為自己想要的生產機器?
latest #14
創作者之所以創作,就是因為他們有比一般人更強大的意志想要呈現自己想說的故事,而不是別人喜歡的故事。
這份意志的核心是不容理念不同的外人插手的。
凡是人,都有自由不顧他人的喜好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創作者並沒有比較卑賤,得要承受超出負荷的「指教」
我覺得有些給予心得的人並非惡意,只是很自然而然地說出他們想要的東西,但當這些言論太過龐大時,依然會超出心理承受的極限
我覺得有一部分問題是來自於這個可以同時接觸到太多人的世界。
人的基礎行為依舊建立在1v1的模式,瞬間與超多人產生連結這件事我覺得會讓生理本能感到很陌生,若非經過訓練,真的可能造成心理傷害
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只是吐一口水,上千上萬口就可以吐成一條河把人淹沒
所以說,如果是願意溫柔善待他人的人,會評估的不只有自己說出話的責任,還有對方可能的處境。
像是一句玩笑話可以對90%的人講而不造成傷害,但也許可以選擇不對那10%敏感的人說
另外就是,身為觀眾在來自作品官方發的問卷調查上說出自己想要的事情非常正常,但如果官方沒有想問,一切交流就回到了普通的人與人之間的相處。
如果平時和人聊天不會處處指教人家,就沒有道理處處指教作者。
沒錯,創作者也是人,也會脆弱。
只是一般的公司會藉由組織體系讓官方變成比人還要有承受力的集合體,去和眾多受眾建立大規模的連結,讓創作者不用直面所有或理性或不理性的評論。
但我不覺得這樣「坦白」的指教法應該被用在所有場合。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之所以要禮貌要謙和,就是因為你不總是清楚了解對方,所以選擇優先體諒對方、善待對方。這其中也包含了讚美、認同、諸多正面價值的言論。
這樣的美德之所以流傳至今有非常深刻的道理,我也由衷希望這個價值能繼續傳承下去,不斷送在過分自我的思維下
看了文字化化的八名木老師的告知覺得很感慨,這不是個案,但卻是個很顯著的案例,關於創作者是肉做的這件事。
過去人們不容易意識到應該也有其原因。
沒有經歷或特別留意過,確實有可能忽略掉獨立製作者與公司在消化回饋上的差異。
我相信多數人都是出於善意的,但有些時候善意也可能成為壓力與傷害。
如果我們能夠更理解為什麼,也許就不用再檢討是誰錯了?喜歡一個作品為什麼錯了?說出心得為什麼錯了?
我覺得身為創作者最害怕的就是對於自己的作品感到疲乏、厭惡,老師說自己依然喜歡著這個作品,讓我鬆了一口氣。
說實話,即使非常喜歡,我現在已經不在乎這個作品會不會有後續了,我更希望老師可以健健康康。
我無法接受帶給大家這麼多快樂的人卻要獨自承受痛苦,不該是這樣的。
看到消息的時候真的很難過,但作者本人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
網路方便歸方便,卻也會讓一些沒有分寸的人帶給別人壓力。
真的也很遺憾老師必須面對這些,消耗掉他的創作或是喜愛的動力,希望他能好好休息接住自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