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小寒🍁
1 months ago
@Edit 1 months ago
今天經過
台灣教育會館
的時候,母上很興奮地說:「哇!好懷念!這邊以前是美國新聞處!我學生時代常來這裡看書借書!」
我:「美國新聞處?🤔什麼意思?」
母上:「就是AIT⋯⋯啊不對,
那時候台美還沒斷交
,所以是美國政府直接設立的新聞處,美國有什麼消息要發佈就是在這。」
對喔⋯⋯我們跟美國也曾經有過正式的外交關係,時間太久都快忘了🤣
latest #6
小寒🍁
1 months ago
無斷轉載一下維基:
「1958年12月2日,台北美國新聞處入駐,裡面的林肯中心亦同時開放。(中略)記者陳長華評語,二十世紀中葉,臺灣接受美援時,也從美國新聞處開設的林肯中心,得到文化上的支持。」
小寒🍁
1 months ago
「美國新聞處在一樓設廣播電影與錄音室、二樓設圖書館。戒嚴時期,臺灣資訊流通常嚴格管制,該處成為臺灣人接觸國外事務、英文書刊雜誌的場所,尤其鄰近的建國中學、北一女中等學生更經常在此徘徊進出。台北美國新聞處還曾邀請北一女學生至美國交流。」
小寒🍁
1 months ago
「陽明醫院院長王泰隆回憶,1960年至1963年他就讀建國中學時,這裡成為同學們課後最重要的活動場所之一,豐富的原文藏書及快速流通的資訊,對當時建中學生成長的確影響很大,不光只是對學英文有幫助,也開啟同學們對現代科技及民主政治的知識之窗,許多人放學後到裡頭看書、借書,包括美國漫畫,還可看電影、參觀展覽、聽音樂會、查閱留美升學資料等,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甘迺迪選美國總統時,都吸引許多建中學生到該處看電視轉播。」
立即下載
小寒🍁
1 months ago
「1968年,藝術家劉作泥受陽明山管理局局長潘其武吩咐,要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設計一座由花朵構成的時鐘,苦思不得後聽從外國人建議,來此兩天翻遍相關雜誌,最後看到《國家地理雜誌》,才找到設計靈感。邵玉銘自在此讀過《國家地理雜誌》後,成為他最愛的雜誌,1969年就開始訂閱」。
小寒🍁
1 months ago
「曾在此任職的周奇勳指出,美國上司關心臺灣藝術的發展,希望為臺灣藝術工作者,提供一塊自由創作和發展園地,遂開設林肯中心,像廖繼春、席德進等藝術家,都曾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訪美,回到臺灣後在館內的林肯中心舉行展覽,創作風格因此受西風影響。不僅當年多位美國重要表演藝術家如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等都曾在這裡示範演講,臺灣本地藝術創者亦往往透過美國文化中心的展覽而成名。周奇勳回憶,原先美國主管機構是要推廣美國文化,而非臺灣本土藝術,但他們要據理力爭,才保存這塊藝廊,設有畫展評審會,拔選大膽創新、風格獨特的畫家,顧獻樑、廖繼春、席德進都曾是評審委員。」
小寒🍁
1 months ago
「1970年代末的臺灣,前衛美術能被接納展覽的地方也只僅林肯中心。藉由工作人員周奇勳、洪宏齡、吳毓奇的爭取,一些被飽受商業畫廊拒絕的前衛畫家,得以這重拾創作的尊嚴,其中最受矚目的是1976年和《藝術家》雜誌社合辦的洪通畫展。當時報導,林肯中心一早的排隊人潮就從南海路繞到重慶南路三段。該年代,林肯中心接受洪通的作品,帶給藝術界激烈論戰,間接引發鼓勵非畫家或樸素藝術創作者。」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