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其中的一句
「只要客戶心繫相關的品牌社群,不必說服他們、提供優惠券或哄騙欺瞞,就能讓他們喜歡我們。」
這句看起來真的是原文直翻,用相關的形容品牌社群看起來就很怪。下一句也很奇怪,中文的用詞排列不太會長這樣。
「我認為,未來數十年將出現幾項大趨勢,其中之一必定是心裡健康和心理保健問題。
應該翻成
「我認為在未來數十年內心裡健康和保健問題將成為主流趨勢。」
而且心靈保健到底是什麼詞?
這本是少見的白羅沒有親自調查的案子,而是由情報員科林前來調查。
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就是相比白羅的從容自在,可憐的科林不僅面臨上司的壓力,墜入情網的心,還要查這樁奇怪的案子,最後還被兇手騙的團團轉。(雖然身為讀者的我也是如此)
這本的推理部分我覺得不是很有趣,但關於柏敦一家的描寫我覺得很有意思。
柏敦家的老夫人控制了整個柏敦家,她讓所有人恐懼她、恨她且臣服她,並在「獵物」想要逃脫她的掌心時,極盡所能的打壓,讓他永遠離不開她,她的長子倫諾思就這樣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從女醫生莎拉的視角,看見的柏敦夫人是可悲的,她同時是病態、軟弱、惡毒的,她並非她表面上看起來的如此強大,只能透過操弄他人來獲得滿足感。
我其實從柏敦夫人這個角色看到我的奶奶,她們有著很相似的特質,我對她的感覺很複雜,無法用三言兩語說完。
但我同情她在晚年身體逐漸變差時,身旁的兒女並沒法好好愛她,因為她總是傷害身邊的人。我猶記得我父親連打電話給她都要想一兩個小時,因為他總是被奶奶無緣無故責備。我同時也討厭她尖銳的言語和蠻橫的態度,意圖把所有人都掌握在她手上。
我相信我父親應該更為痛苦,我有時候在想,如果奶奶去世了,是否這種痛苦的愛會變為一種參雜著愧疚的愛,後悔當初沒好好相處,但是即使時光回溯,還是只是互相折磨。
我很喜歡這句引用的句子
『我轉過身去,細究這陽光下各式各樣的壓迫。被壓迫的人哭泣著、哀嚎著,得不到安慰,因為權力在壓迫者手中,所以沒人來安慰他們。因此我讚慕已逝的死者遠勝過苟且偷生的活人,而從未來過這世間的人,更勝過活人和死人,因為,他不知道地球上永恆存在的罪惡......』
這本書我同樣覺得推理的部分遠不及關於牽扯在案子裡的兩位女人,卡蘿琳和艾莎。
這次的案子是白羅受託調查16年前的案子:畫家阿瑪斯遭其妻卡蘿琳毒殺,本案看起來證據確鑿,只是他們的女兒小卡拉堅持母親無罪,請白羅調查。
於是白羅前去詢問當年的律師、檢察官及法官,甚至是當年在場的人。
他們卻分別對原配卡蘿琳和情人艾莎有著截然不同的描述。
死者好友菲利普稱卡蘿琳脾氣差、愛動怒及愛慕虛榮的女人。
家庭教師威廉斯小姐卻說出截然不同的敘述,她稱卡蘿琳是一個溫順、美麗動人的淑女。
無論每個人看法不同,大家都認為她是兇手,她狠心殺害了自己的丈夫。
而與之對照的是情人艾莎
老律師喬納森稱她為悲劇的茱麗葉,而有意思的作為羅密歐的阿瑪斯恰恰和羅密歐的結局相同,飲下毒藥而死。
大多數人認為艾莎不知羞恥,卻不否認她身上有種純粹的青春活力,愛的純粹也很愚蠢。
但無一例外的沒人認為她是兇手。
而最富趣味的是阿瑪斯,他的死亡是茱麗葉造成的,而他的死亡同時導致茱麗葉的死亡,正巧印證了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結局。
我同時也很喜歡這集的辦案手法,請當時在場的人寫下對案發當天的回憶,加以對照,運用心理學和人物關係來推理。
「有的時候會在某個瞬間想起以前從未想起的細節,即使當下做的事截然不同,只是會浮起一種感覺。」
這個觀點來自這本書,我只是想說我有過類似經驗,那種感覺真的很奇妙,那種曾經未理解的事物在那一刻被喚醒。
這本書有著一個有趣的開頭,從白羅的全名赫丘勒•白羅連結到希臘神話裡的大力士赫丘勒斯,現代的赫丘勒想要和神話中的赫丘勒斯一樣,進行十二道考驗,而白羅也將在這場考驗結束後退休。
我很喜歡其中一篇阿卡狄亞牝鹿,而白羅也和赫丘勒斯一樣不停的追趕這頭美麗的牝鹿。一位頭髮閃閃動人,飄起來就像一雙金色翅膀的女子,舞過阿卡狄亞的森林,邂逅了少年。少年墜入愛河,而少女卻化身成金色犄角的小鹿,不停的跑啊跑。
我認為這篇對愛情有種純粹的浪漫書寫,融合了神話故事,營造出一種意境感。
克里特島神牛也寫得很妙,表面上看似是描寫委託人的未婚夫瘋掉的的案件,實則和克里特島的神牛有著相似的內容,海神(海軍上校)因憎恨妻子外遇,用藥物使兒子休斯(神牛)發瘋,而赫丘勒的任務就是馴服這頭牛。
這本書最饒富趣味的地方在於其用了一連串看似不相關的失竊物開啟了本次的謀殺案,而在一個女孩跳出來承認自己是兇手後,隔天她被發現自殺了,然而其中透著古怪的氣息。
白羅將這一連串失竊物線索逐一拼湊,最終揭開了這個看似平凡國際學舍底下隱瞞的陰謀,但這集白羅少見的抱怨了這群學生的愛恨糾葛。
這本書提到委託人像是個落水的Ophelia ,我腦海裡想像的畫面是個淺色頭髮,戴著花冠,僅穿著一襲白色長裙,浮在水面上,已沒有呼吸的女子。我想起夏目漱石曾描述Ophelia 的死亡很美,我曾想過為什麼,Ophelia 在哈姆雷特是作為一個純粹的犧牲品,她和哈姆雷特同樣是敏感、脆弱的,且帶著一點自毀傾向,在被哈姆雷特拋棄加上父親的離世,她最終可以說是瘋了,而後在採花的過程中,不幸落水而亡。
我想Ophelia 的死因對比起她的遭遇反而很微小,她就這樣不經意的死了,死的甚至有點微不足道,最終成為這場悲劇中純粹的犧牲品。
而本書的女主角諾瑪可以完全說是Ophelia,她時而瘋癲,時而正常,分不清楚到底是真瘋還是假瘋。
而她的遭遇可以說是和Ophelia的命運如出一轍,被所愛哈姆雷特所背叛,直接導致了她的瘋癲,而後成為一個純粹的犧牲品。
我真的很喜歡這種以現實世界為舞台,以莎士比亞為藍本,創作出來的小說,既融合了現實世界的無奈和文學裡的反思,我認為很有趣。
這本書的情節有點像福爾摩斯對決莫里亞蒂教授,反派的設定也很像莫利亞蒂,也出現了假死,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
除了四大天王這個設定有點脫離現實以外,裡面的反派四號也太忙了吧,所有洩漏他們秘密的人都要親自去殺,也太辛苦了。
還有最後破解四大天王的集團那段,莫名感覺有點牽強,缺乏緊張感,但白羅假扮自己的雙胞胎弟弟,還是蠻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