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光🌕Secretbox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其實人腦跟AI很像,明明沒有的事,卻會在你的「提醒」之下以為有。例如你明明沒生氣,但朋友一句「你剛剛是不是因為我做了某件事在生氣?」,你就會開始在這個框架中去思考:「對耶?我剛剛有在生氣嗎?這是需要生氣的事嗎?」

或許當下不會意識到,又或者你當初真的沒有在生氣,但因為被這個問題暗示過的關係,等到下次朋友又做了某件事後,你就自然而然的覺得這個舉動很討厭。
latest #9
願光🌕Secretbox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很多人在講AI失憶的時候不要講「你是不是忘了ooxx?」,因為它會以為自己真的忘了。仔細一想人有時候也會這樣,你的問句其實也是一種暗示,所以說話前可以多思考,也許有些事不必提,或是要換個方法說。
願光🌕Secretbox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我聯想到的一個比較常見的情景是:太太覺得自己在某方面做得不夠好,想徵詢先生的意見。先生當下也許會安慰太太,他以前也從來沒發現太太這方面有做不好的地方,但等到哪一天他們爆發衝突的時候,先生可能就會拿太太自卑的點來講「就是因為你那個做不好,所以才會...」,或是越看她做事越覺得不順眼。

而這其實是太太暗示出來的結果,算是某種負面顯化嗎(?)
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清楚自己的意識,很多東西是在潛意識裡完成的,太太不知道她在暗示先生、先生也不知道自己被太太暗示,但結果就是發生了
立即下載
願光🌕Secretbox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要保持正念正思維真的不容易,雖然事情不是一個巴掌就能拍響,但自己能做到的部分還是可以先擋下。如果我們不希望別人這樣看我,那我就不要給他這種暗示,自己盡力了別人要怎麼想是一回事,我要怎麼應對誤解又是另一回事
願光🌕Secretbox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也許會有人講「這就單純是對方人品不好」或「不夠愛」之類的,只能說是個人角度不同,看重的重點也不一樣而已。

就像最近看到心理師po文說「一個人成長了但另一個人沒有,腳步不一致就很容易分道揚鑣,例如見過世面後拋棄糟糠之妻的丈夫」,然後底下就很多人開始抗議XD
很多人覺得這樣不公平或是無情、不珍惜之類的,的確,但這卻是現象界的事實,現象沒有公平不公平,就是人遇到更好的、更適合自己的人事物時,難免就會想往「覺得可以讓自己更幸福」的地方前進(結局是怎樣先不管)
跟另一半不再有共同語言的時候,「好好的說再見」也許會比痛苦的折磨一生好,但大多數不敢面對的人會選擇逃避不講、背地裡出軌。
講這個的意思其實是要表達每個人的角度不同而已,我自己是不會聯想到不夠愛,因為愛包含太多東西了,我覺得愛是要思考的,是有條件的,單純的「感覺喜歡」通常會出問題,因為沒有理性思考
願光🌕Secretbox
4 days ago @Edit 4 days ago
所以如果能避免暗示,我是會選擇用更有技巧的方式來溝通,可能跟我喜歡操控的個性有關,因為也有人會覺得這樣活著很累,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但個人的想法是:如果這樣做可以讓我避開後續的麻煩的話,我願意前期多花一些時間學習。

或是練成凡事隨緣的態度,比較能看淡行為的結果;或是接受痛苦的能力(這個要訓練起來也是不容易)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