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音楽に批評は必要か サブスク時代、変わるリスナーと価値付けの意義:朝日新聞デジタル覺得這篇訪談很有趣,不過是付費牆內的XD
寫個摘要應該不算無斷轉載……吧
灯火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90年代之前,音樂評論的意義

- 評論的定義:提出證據以賦予價值於評論對象的論述
- 評論同時具備廣告的功能
- 音樂需要花錢聆聽的時代,評論建立價值體系、作為廣告宣發,告訴消費者:什麼樣的音樂是值得聆聽的
- 資本主義下,企業將「音樂評論」當成掩護、包裝自己產品的行銷手法,實則是資本主義與評論的共謀

- 為什麼過去這個共謀是可行的:
1. 日本作為西洋音樂的引進者,曾傾向將舶來品唱片當成寄宿著藝術性的「本尊」(而非複製品),過去音樂評論也就更重視唱片而輕視現場,與唱片產業緊密結合
2. 日本戰後的「教養主義」型塑出消費者對於價值評價的需求(山崎隆広,2024),具備價值評價功能的音樂評論因此得以成為廣告行銷手段
灯火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90年代~當今,音樂評論的意義

- 消費者不再需要音樂評論「建立價值體系」的功能
1. 音樂產量暴增、類型不斷往下細分,音樂與個人自我認同深度綁定
2. 聽眾之間缺乏共通的溝通基礎,音樂交流變成單純互相展示「個性」
3. 而批判、評論他人的「個性」在當代也成禁忌--現在的音樂不像「繪畫」,而像「衣服」(Simon Firth),比起公共性更重視私人性

- 企業不再需要音樂評論「廣告宣發」的功能
1. 串流服務已能自動推送適合使用者各種情境的音樂
2. AI技術提示了自動生成對應自己當下情緒的音樂的未來可能
3. 「曝光」蓋過「評論」,如今音樂、影像、言論……都只是曝光的管道,目的在打造消費者想要的「個性」
灯火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 消費者與評論的關係如何轉變:
1. 9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ロキノン雜誌,將評論的軸心轉至音樂人的「生存姿態」,消費者透過選擇自己聆聽的音樂人,將自身認同與對象的個性乃至人生重疊,以消費音樂
2. 當今消費者已不如90年代般重視音樂人的生存姿態,而是希望透過歌詞的考察知道歌曲背後的含意;渴望系統性研究音樂的教養主義的欲望也成為小眾

- 音樂評論過去肩負的廣告功能、賦予意義功能、評價功能,已經解體、分散到更方便的平台
- 剩下來仍然欲求音樂評論的消費者,渴望的不是價值評價,而是更接近學術研究的「解釋」與「背景知識」──「想理解那首歌在說什麼」、「想知道那位受歡迎的音樂家,從歷史、社會的角度如何定位他」
- 近年出版相當多流行音樂研究書,其背景或許就跟「價值判斷的重要度下降」、「解釋與背景知識的需求上升」有關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