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的時候覺得好像看了一篇好看的AO3文,可能是因為角色身分與前段麻雀變鳳凰的橋段是歐美同人常見的fanfic trope XD。先說結論﹔我有一點點不滿足。故事很好看完整,完成度很高,但也因此讓我覺得缺乏了實感。Baker的電影我最喜歡的還是The Florida Project,也許是因為那是我的第一部Sean Baker。
整部電影因為Ani/Anora這個腳色充滿了生命力(與歡樂),如果我之前沒看過Tangerine,或許會很喜歡這部份,但因為我看過,這個角色像是Tangerine裡眾多性工作者的延伸。失去新鮮感事小,我不免思考是否有別種方式來表現這個族群,而不是大螢幕上看來辛辣有趣現實中可能會被你我當作潑婦罵街的行徑。大多時候我認為Baker是很能夠平等/平視美國邊緣族群,甚至想著他是否算是美國的肯洛區,但因為這樣的重複表現方式會讓我質疑他們/她們不該只有一種樣貌,這樣的詮釋是否是一種歧視。或許他不得不把Ani/Anora設定得這樣討喜(從同電影院觀眾的反應看來她是討喜的),不然以她的身分恐怕難以取得部分觀眾的認同。我這麼想或許太吹毛求疵。
電影情節十分豐富,第一段是麻雀變鳳凰的21世紀青年版本,充滿活力與瘋狂,滿滿的鈔票與笑聲,看得很快樂,第二段雖然有人拿它與Uncut Gems相比,我自己覺得時間線上更像Good Time,並以一個突然被湊合在一起的雜牌軍小團體進行更添歡樂,第三段則是殘酷的(歡樂的)現實,結尾雖然老梗但執行得滿好。整部電影雖然充滿既視感,但仍有Baker自己的理念在內,每一段的情緒轉變無縫銜接,真的是完成度很高。
左膠如我,最喜歡的段落當然是私人飛機前的一番談話。我們生活在這財富集中在1%人群的世界裡,完全明白他們有能力做到什麼,再怎麼奮力掙扎女主角也心底明白。
演員的表現可圈可點,Mikey Madison與Mark Eydelshteyn自然不用說,我也滿喜歡Yura Borisov的Igor,他把有時看來木訥善良的跟班但同時也是熟練的打手的轉換相容得很好。(好吧,Madison其實有幾幕表現讓我覺得不太Ani/Anora,但我年紀大記性不好想不起來是哪一段。)
幾段寫下來好像是批評居多,但其實電影是很好看的,有太多我喜歡的場景與橋段,配樂我也很喜歡,但因為是Sean Baker,我看之前的期待可能有點太高了,所以不自覺的用比較批判的眼光去看。他通常是用闡述與同理的態度,指出早已殘破的美國夢底下的困境,不像肯洛區骨子裡常有的控訴與憤怒,我是希望Baker能再控訴一點啦。XD
==
啊那個剛結婚完在類似商場發瘋的地方我好像去過,那也是我很喜歡的一幕,很想再去一次,即使我討厭那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