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力史翠普yucaio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看過一句很嗆但很精闢的話

說是對知識付費買單的人
本身就是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的那群人

這幾年陸續也接觸了一些很愛上課的人
然後才發現我也是同一種阿
(就是大家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症頭不同)

我既相信知識改變命運,也喜歡為知識付費
不過知識本身未必是人們掏錢的原因

更多是我們可能從那個人身上看到自己認同或嚮往的東西
所以有時候買的是支持,有時候買的其實是自己的動力

另外就是,厲害的人真的很棒 可能只是無意的一兩句,也不是他課程中主要賣的部分 但是遇到了就知道,那可能就是可以把個人考慮很久但一直抓不到的脈絡,點亮的"那個"關鍵 真正掏錢為知識付費,汲汲營營於自我提升,追的就是這個
我覺得費曼學習法很好,因為接收者跟傳遞者,本來角度跟掌握程度就不同,主動去轉化這個部分是真的能讓人大大提升,但我不喜歡今天看了明天馬上就得湊合一篇的這種行為,太簡單粗暴了,沒有沉澱也沒有跟自己的所見所聞或經驗想法結合

(其實就算沒讀過,很會寫的人是真的可以東拼西湊寫出合格的作品,但讀起來就比較浮,只是一則飄過的資訊而已)

如果有更新壓力是可以,但是一個很好的想法或東西要用出來,不是大腦懂了就好,有些還是需要人帶,需要實踐,需要練習

如果都靠看書就懂,世界上大多數的難題應該都被攻克了,也就不會有人數理化很爛或是英文一竅不通吧(這些對我都很虐阿,學多久都不會)
卡片盒筆記法我前陣子有開始實施,原本我就經常把google keep拿來分類存不同的文章或資料,也有用notion管理各種事情的習慣

是今年開始覺得應該要把Notion做成我們夫妻的資料庫,因為有些資料其實我們是需要共用的,總之當我開了一個表格專門把我每天看到覺得應該要稍微存一下的東西扔進去

分類的時候才發現,文獻筆記跟永久筆記看起來很酷,但對雜食的人來說,一個根本不夠,又或者進一步去思考,我為什麼不能有好幾個領域的文獻筆記跟永久筆記呢?

拿到一塊材料,或是有個想法,本來就還是需要一些醞釀的時間,所以我後來就把自己要歸檔的資料夾分得更細,然後發現,嗯~這完全變成我能化用的東西了耶,好開心啊
喔對補充一下

不要因為學了東西沒辦法現學現用而焦慮,馬上產出的東西可以馬上跟上話題沒錯,但是同一個東西不會做過之後就不能再做,有時候同一個構想或靈感可以沉到很深的地方,最終慢慢醞釀發酵,跟其他自己身上的特質或關注的東西融合成更好的作品,我覺得這種醞釀是很棒的事情,得好好的珍惜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