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沒事又不想思考,那就來分析一下馬忽悠吧
基本上就是剖析自我,因為真的是一模一樣
字數太多了下收
先從很常問姐生氣了嗎開始
首先必須說明,我假設把情緒高低當成分數表示,約為:「不爽50分」、「生氣70分」、「暴怒90分」(每個人不一樣,要個別觀察才能定義分數值)
但我們對於情緒的觀察力其實非常強,能觀察到的人類情感分數變化其實非常細微,但我們對於情緒的鈍感導致於我們只能用理智打分數而不是感覺對方情緒的詳細分數。
比方說我們感知到增加了10分(可能一般人根本觀察不到),但我們不熟悉這人、不知道分段(也許到60才算不爽),或者是不知道每日起始分數(根據狀態變化)
馬忽悠之所以會問,就是因為觀察到分數有變化,但是姐的情緒分段在成長過後有變,然而馬心中的分數量表沒有跟著做出更正,因此產生了明明到達50分了為什麼沒有不爽的反應?為什麼到了70分了沒有開口罵人?的狀況產生
接著來到假笑問題,老實說大部分的時候,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假笑,因為我們甚至不太知道什麼是真正的笑。
因為我們的反應基本上也是靠評分出來的,只要面對人就會根據觀察經驗擺出一套合宜的公式
比方說面對這個人比較不熟適合擺出70分的情緒、
這個人喜歡比較平淡反應用50分就可以,
或者是太累了沒辦法提起情緒那就會一副30分死人臉
至於真的很開心了會露出什麼表情,其實我們是沒有自覺的,通常要靠觀察別人反應或特別去分析自我才會知道「阿我現在很開心」
至於負面情緒比方說恐懼、憤怒,老實說在沒有特別強烈到危害人體的程度,我們當然不知道。
或者說我們意識到自己在恐懼、憤怒,但會下意識的壓制自己做出反應,到最後就真的不知道意識層面該有什麼反應
比方說我照胃鏡,被醫生說看起來完全不緊張,但胃鏡一插下去一直控制不住吞嚥反應,醫生才說原來你很緊張,到了這時候我才會知道我其實很緊張
另一種狀況「表演情緒」,則是我們透過推理得知我當下該表現出什麼情緒,再藉由演技將一般人的反應演繹出來,但內心其實毫無波瀾
比方說我父親做出踩個人界線的舉動,我會演出一副你做錯事導致我很生氣的戲碼,但我只是透過諮商師的教導得知這個狀態我應該要有所反應,所以我演出了生氣,但我內心其實不知道我為什麼要有反應
在非常放鬆的空間(諮商室)探索情緒的時候,我目前只出現過「我不知道」、「不爽」、「頭暈」、「頭脹脹的」這幾種反應
也許就能類比25?這個我還在探索我不知道
不過我是真的很羨慕馬有姐會毫不掩飾的表達情緒,有人會對我大發脾氣,然後和好?回歸當初?的感覺老實說我是從來沒體會過
那個羈絆、溫度是我從未擁有過的
簡言之就是未知領域所以我很嚮往
總之,請給我一個姐(什麼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