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扭到
4 days ago
生日真的是看原生家庭,但我覺得6、7年級大多數家庭沒有在慶祝,反而他們當父母後都會努力記得小孩的也會買蛋糕慶祝

然後好吃的店家真的不太去說,難吃的比較會去抱怨
yui45686: 以前爸媽忙不會過生日(真要過好像比較重視農曆生日?)變成小孩長大後想彌補自己,也會在意過生日。
餐點要超好吃才會稱讚、推薦別人,不然就是默默吃完,要批評離開再說比較不失禮。
我覺得這個影片裡提到「不怎麼過生日」、「慶功宴不怎麼暢快」、「吃東西不怎麼稱讚」的對象,大多是出社會有一段時間的上班族吧。
生日:除非戀人和家人主動要慶生,不然社畜可能連生日都在上班,下班後根本沒力氣玩,如果獨居的話也不會特別做什麼,不想要麻煩他人、自己大費周章也麻煩。
慶功:工作或案子結束了,大家只想快點填飽肚子回家休息,因為這件案子之後還有無數個案子在等著,隔天可能還要繼續上班,晚回家就是少睡覺,不會想續攤或多喝酒,太累太麻煩了。
用餐:華人的民族性,只說壞不說好,再加上如果是工作場合的用餐,社畜當然不會太在乎吃得好不好吃,只在乎有沒有吃飽,工作中根本沒辦法好好享受美食。
立即下載
然後慶功的部分,我覺得是日本人太愛喝酒了,就算隔天上班、只能睡三到四個小時也要喝酒喝到半夜,但台灣社畜下班和放假只想好好休息,不是每個人都會和同事混到這麼晚。

但以上場合的對象如果是小孩子、在學學生、退休養老的人,就不會影片中所說都是淡泊的台灣人了。對生活有餘裕的人才有辦法好好享受生活,他碰到的人可能剛好都沒那個精神去享受。
台日雙方在需要應付的場合願意付出的心力落差太大,才會覺得奇怪吧?
單就雙方心理因素來說都有道理,台灣現在普遍也接受這種節約模式,不想花力氣應酬也可以。